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72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…不是,我想着……如果暂时没什么事,我想去洛阳看看。”

孙策斜睨了孙翊一眼,知道这个弟弟静极思动了。也真是难为他,如今南北都在开战,襄阳作为漩涡中心反而是最安静的,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安静下去。孙翊是个好动的性子,他能熬到现在才说也算是有长进。

“洛阳就别去了,鲁子敬怕是没精力来照顾你,去了也是添乱。你去迎亲吧,沿着睢水走一趟,实地考察一下。”

“真的?”

“当然是真的。”孙策搂着孙翊的肩膀,轻轻晃了晃。“不过有一个要求。”

“你说。”

“只许用眼睛看,用耳朵听,用心记,不准说,不准做任何干扰当地官员的事。”

“没问题。”孙翊拍着胸脯,眉开眼笑。

“去准备吧,带上朱然,找庞德要五十骑随行。”

“耶!”孙翊喜出望外,一蹦三尺高,飞奔着去了。“义封,义封——”

朱然从一旁闪了出来,眼神兴奋,脸上却不肯失态,躬身答道:“二将军。”

“快走,快走。”孙翊迫不及待,拉着朱然就要去义从营找庞德要骑士。朱然却稳重得多,转身去草拟军令,又来到孙策面前,请孙策签字。孙策很满意,朱然今年十八,在他身边见习了几年,也该放出去试飞了。

“义封,你在任城住几天,看看情况,然后再去济南转转。”

“喏。”朱然躬身领命。

朱然拿着命令,陪着孙翊去了。郭嘉从里面走了出来,看了一下两个少年雀跃的背影,笑了一声。“大王,他们沿着睢水走一圈,有人要紧张了。”

孙策哈哈一笑。孙翊是他的弟弟,朱然是他的侍从,这两个人出行自然不可能是春游,怎么得也负有使命。从襄阳出发,经颍川,沿睢水走一圈,最后出现在济南,整个北部的防线都会震动,曹昂、袁谭会有什么反应,他非常好奇。

“你们有什么新方案?”

“有。”郭嘉摇摇羽扇。“军谋处建议在汝南设立印坊,印行报纸,进行战争动员。”

孙策眼神微闪。“有这个必要?”

“借这机会试探一下百姓的反应,同时让朝廷以为得逞,看看他们下一步能有什么动作,何乐而不为?”

孙策一声轻叹。郭嘉太阴险了,这是要挖一个大坑啊。“谁去负责比较好?”

“孔明。”郭嘉笑道:“义封都上阵了,孔明也不能闲着。”

孙策忽然觉得有些奇怪。不久前,他刚刚委任了王朗接任汝南太守,现在又让诸葛亮去汝南负责舆论宣传,会不会误伤王朗?

“既然如此,那伯言也别闲着,让他去浚仪见见世面。”

郭嘉莞尔。“大王真是看得起沮授啊。”

孙策笑而不语。他派陆议去浚仪协助吕岱可不仅仅是为了沮授。既然袁谭已经到了河内,想来那位冢虎也该出山了。只是比历史上要早了七八年,这位冢虎是虎是猫,能不能打真是个问题。

……

荥阳。

袁谭登上城头,极目远眺,心情有些郁闷。

渡过大河,进军荥阳,他原本以为会迎来一场艰苦的攻城战,却没想到鲁肃根本没有交战之意,直接撤走了人马,将荥阳拱手相让。他连一枝箭都没来得及发,荥阳就得手了。

虽然这不影响战报——在写给朝廷的战报中,荥阳之战可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战,足以表现他对朝廷的忠诚——可是对他来说,这却是一个不祥的信号,更是一个尴尬的境地。

轻取荥阳是不错,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办?向东是浚仪,向西是洛阳,向南是嵩山,不论向哪个方向,他都要面对坚城。在没有攻克浚仪之前,向南是不太现实的,向西也不太合适。离冀州越远,他心里越没底。

身后有脚步声响起,袁谭转身,看到沮授走了上来。

“公与?”

“主公还在犹豫?”

袁谭笑了笑,有些苦涩。轻取荥阳,不少将领很兴奋,一心想再接再厉,进攻洛阳。洛阳是旧都,意义重大。洛阳向南可以威胁南阳,有迅速与孙策决战的可能。可是袁谭根本不想与孙策决战,也不觉得洛阳也能像荥阳一样轻易得手,所以一直没有表态。

他想取浚仪。浚仪是关东枢纽,又是陈留郡界的重镇,拿下浚仪,直接可以威胁陈留。陈留户口多,这两年三面逢源,民众殷富,也能解决一些财政问题。再加上父亲袁绍就是浚仪不下才兵败官渡,攻打浚仪对他个人而言有复仇的意义。

“公与有什么妙计?”

“主公,我也建议西取洛阳。”

“哦?”

“浚仪是关东咽喉,一旦浚仪易手,不仅豫州会受到威胁,兖州也会受影响。曹子修不会坐视不理,张孟卓兄弟为了自保,很可能举郡投降吴王,届时我们除非放弃浚仪,否则一场大战在所难免。”

袁谭点点头。他也考虑到了这个后果,这才一直没有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