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61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袁谭翻身下马,几步赶到杨彪、袁夫人面前,深施一礼,只喊了一声姑父、姑母,眼泪就涌了出来。杨彪叹了一口气,摇摇头。袁夫人扶起袁谭,看着他身上的孝服、消瘦的面庞和充满血丝的眼睛,露出不忍之色,怒意也散了大半。

“显思,你还好吗?”

“有诸位叔伯辅助,显奕支持,情况还算稳定。”袁谭再次拱手施礼,又走到袁权面前,深施一礼。“妹妹能来,我感激不尽,当初在平舆时多得妹妹照顾,今天能有机会回报妹妹,略尽地主之谊,是我的荣幸。”

袁权还礼,从容说道:“兄长知恩图报,自是好的,只不过照顾你的是孙将军,如果不是他,我也没有机会关照你,你也没有机会做东道主。”

“是,是,我这条命都是他救的呢。”袁谭抹着眼泪,强笑道:“只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,将来如果在战场上再遇,万一上天护佑,给我报仇的机会,我会还他这个人情。”

袁权嘴角微挑。“兄长,你孝心可嘉,不过我建议你还是不要有这种想法,免得旧债未去,又添新债。”

袁谭尴尬地笑了笑。“妹妹说得有理,伯符勇冠天下,我的确不是他的对手。不过父仇不能不报,只能尽力而为,还请妹妹见谅。”

“行,我会转告拙夫,让他等着你,也希望你不要让他失望。”袁权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杨彪。“既然你这么有孝心,看来姑父此行要白费辛苦了。兄长,你不要用担心,还是想想怎么回答姑父吧。”

袁谭打量着袁权,一声轻叹。“可惜妹妹是个女儿身,否则……”他摆摆手,强笑道:“不说了,妹妹且上车,到邺城再说。”

袁权转身上了车,又拉开车窗,眼神讥讽地打量着袁谭。“不是女儿身又如何,同父兄弟尚且不能同心,还能指望从兄弟断金?兄长,你若真想像个大丈夫一样与拙君一战,还是从大处着眼,别把心思用在这些雕虫小技上。要不然他胜之不武也就罢了,白白冒着生命危险,救你于泥沼之中。”

暗流

袁谭被噎得无言以对。

远处的许攸虽然听不清袁谭和袁权说些什么,见袁谭站在袁权的车前,神情尴尬,估计是与袁权的交锋中吃了苦头,暗自叹了一口气。袁谭被孙策俘虏了一回,行事是比以前沉稳了不少,但有利必有弊,饱受摧折之后难免消沉,没有年轻人应有的锋芒。连袁权一个女子都应付不了,将来如何面对孙策?

许攸下了车,扶了扶冠,又整理了一下衣服,将腰间的长剑拨正,负着手,缓步走了过来。袁权已经关上车窗,等待出发,袁谭也转身欲走,许攸咳嗽一声,示意袁谭等会儿再走。袁谭不解,但还是停住了。

袁权从车窗里看到了许攸,却一动不动。她当然认识许攸,也知道许攸想干什么,却没有给他面子的兴趣。在袁绍和袁术之间,许攸是袁绍的支持者,从来没给过袁术好脸色,她现在当然也没有必要给许攸好脸色。

见车窗半天没开,许攸只得再次咳嗽一声:“夫人不认识我了吗?”

袁权缓缓拉开车窗,淡淡地扫了许攸一眼。“恕我眼拙,不知足下是哪位?”

“南阳许攸,曾与令尊往来,你没听说过?”

“南阳许攸,莫非是浚仪城外筑垒不成的许攸许子远将军?”袁权转身看了许攸一眼,露出意味深长的浅笑。“家父没有提起过将军,浚仪周边的百姓可记得你。”

许攸的脸顿时火辣辣的,像是被抽了一耳光似的。官渡之战,袁绍大败,回到邺城后难免要论功过,他在浚仪城外筑垒的事成了他的污点。审配自杀,袁绍还留下遗令要杀田丰,冀州系岂能善罢甘休,他们紧紧抓住许攸贪污军费的事不放,要追究许攸的责任,是袁谭从中斡旋,以赦免田丰为条件保住了许攸。虽然逃过一劫,但这件事却让许攸好久抬不起头来。

现在袁权一见面就揭破了他的伤疤,让他忍无可忍。他伸手握住剑柄,声色俱厉。“夫人不愧是袁公路的女儿,既无长幼之序,又无尊卑之礼,更无同族之情,言辞如刀,咄咄逼人,就不怕招惹祸殃么?”

“保护夫人!”一旁的苌奴厉声大喝,摘下盾牌,一跃下马,护住袁权的马车。其他骑士也迅速行动,近处的举盾持刀,护住马车,远处的摘下手弩,上弦上箭,瞄准许攸,“哗哗”的上弦声、脚步声、甲胄撞击声不绝于耳,也就是一两息的功夫,两百名骑士就将许攸、袁谭四面围住,剑拔弩张,一触即发。

许攸倒吸一口冷气,脸涨得通红,却一动也不敢动。他剑术是好,单挑不惧任何人,可是面对这两百全副武装的骑士,他没有任何胜算。他一点也不怀疑,只要他敢有一丝轻举妄动,这些骑士会毫不犹豫的射杀他。他甚至有一种感觉,袁权这是有备而来,要不然这些骑士的反应怎么会如此迅速?

袁谭也措手不及。突然被人围起来,数十具弓弩指着,换了谁都有些心慌腿软。

“妹妹,不可!”

袁权隔着车窗,静静地看着袁谭。“兄长,你这是为我准备的百戏表演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