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61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么,是吞剑还是弄丸?只可惜我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,不喜欢这种舞刀弄剑的把戏,劫后余生之人,也受不得如此惊吓,难免反应过激,还请兄长见谅。”

“妹妹误会了,许将军并无此意。”袁谭一边示意许攸赶紧松开剑柄,免得发生误会,一边说道:“许将军是先父与叔叔都是故友,是你我的长辈,他怎么会伤害你呢?”

袁权轻笑一声:“先父没有与许将军为友的荣幸,我也没有许将军这样的长辈,不过拙夫麾下倒有几个勇士,许将军如果喜欢百戏就算了,如果喜欢与人比武,将来倒是有机会。苌奴,散了。”

“喏!”苌奴收起刀盾,缓缓退后,却依然虎视眈眈地盯着许攸。许攸松了一口气,狠狠地瞪了袁权一眼,转身就走。袁谭叹了一口气,拱拱手,正准备要走,袁权叫住了他,眼神讥诮。

“兄长,我还能信任你吗?”

袁谭连忙拱手说道:“妹妹,这真是一场误会,你放心,绝对不会再有。”

袁权沉默片刻,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。“好吧,再信你一回,希望这只是许攸自己的荒唐之举。”

袁谭嚅嚅而退,回到车上,关上车门,命令起程赶往邺城。他靠着车壁,眼神闪烁。他不明白许攸这是什么意思,年过半百的人了,怎么会如此荒唐,居然当着杨彪夫妇的面对袁权拔剑。难道是有人在背后布局,要借许攸之手制造与孙策的冲突,造成紧张局势?

官渡大败,袁绍伤重而死,对袁谭来说是一个机会,更是一个考验。他是嫡长子不假,但他有被孙策俘虏的污点在身,如果不是郭图从中运作,袁绍又死得突然,他未必有机会如此顺利的继位。郭图帮了大忙,但他却因为田丰和郭图有分歧,还利用许攸的事和郭图交易,强行救下了田丰。如果说郭图想给他一点颜色看看,他一点也不奇怪。

不管是许攸被袁权的尖刻所激怒,还是有人在背后布局,这件事都暴露出许攸的不可控制,是个隐患。

杨彪坐在车里,将袁权车外发生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。他沉默了良久,轻声叹息。“夫人,冀州的形势很复杂啊。”

袁夫人漫不经心。“冀州的形势复杂不好么,显思内忧外患,急需朝廷道义上的支援,你才有斡旋的机会。”她顿了顿,又道:“还是说,你担心手段不如阿权,反让冀州倒向孙伯符?不过说得也是啊,换了我,我肯定愿意与孙策结盟,而不是向朝廷臣服。与孙策结盟,他可以得到孙策的支持。向朝廷臣服,却只能充当朝廷的鹰犬,四处征伐,无暇休养生息。”

杨彪很无语,也很无奈。“夫人,你这么说,将置我于何地啊?”

袁夫人斜睨了杨彪一眼。“你以为你是朝廷的忠臣,别人怎么想,可真不好说。夫君,我一直想问一句话,如果德祖不听你的,你打算怎么办?”

“他是我儿子,他能不听我的?”

“我是说如果,如果他不听,你是准备杀了他,大义灭亲,还是准备听之任之,父子各为其主?”

杨彪沉默了良久。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造化弄人

袁夫人本来咄咄逼人,一副要和杨彪呛两句的姿势,没想到杨彪战意全无,一句话就挂了免战牌,在失落的同时又有些心疼。她看看杨彪,赫然发现他又瘦了很多,眼神也充满迷茫,心里不免有些酸软。

“夫君,别想太多了,等见了他再说吧。或许…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。”

“但愿如此。”杨彪挤出一丝笑容,面容却更加凄苦,鬓边一丝白发随着马车的前进轻轻晃动。袁夫人看了他片刻,从一旁的夹柜里取出梳子,示意杨彪到她面前来。杨彪有些犹豫,指指外面,摇摇手。袁夫人眼睛一瞪。“有什么好担心的,刚刚中午,不会在黎阳住宿,到下一个传舍至少需要半个时辰。半个时辰梳个头还不够?”

“不是,老夫老妻的……”

袁夫人黛眉倒竖。“你才老呢。我还有几个月才满五十,人生尚未半百,岂敢言老。”不由分说地将杨彪拽了过来。杨彪无奈,只得解开冠缨,去了冠,抱在手中,背对着袁夫人坐着。袁夫人一看,惊愕不已。出长安之前,杨彪还只有少许白发,现在却几乎白了一半。她迟疑了一下,解开束发的发箍,将杨彪的头发解开,用梳子慢慢地梳理着。梳子每一次滑落,上面都有一团黑白相间的头发,她悄悄的握在手心,藏在袖子里。

杨彪有些走神,没注意到袁夫人的小动作。他开始还挺身坐着,后来不知不觉的靠在袁夫人的身上,闭上了眼睛,轻轻打起了鼾声。袁夫人停止了梳理,将杨彪搂在怀中,让他躺得舒服一些,眼泪却不知不觉的涌出了眼眶,顺着脸庞滑下,又滴在杨彪的脸上。杨彪动了一下,袁夫人小心翼翼地抹去泪水,吸了吸鼻子,仰起了头。

她知道杨彪为什么而发愁。这一路走来,所见所闻,实在太让人纠结。正值金秋,沿途不是秋收,就是即将秋收,浚仪以西和以东完全是两个形势。洛阳周边因为战争,百姓流失,三万多屯田兵被征发作战,大部分屯田都荒废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