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755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满宠兴冲冲的走了,甘宁急匆匆的来了。

一进门,刚刚入座,甘宁就急不可耐的问道:“大王,是不是要用水师?”

孙策点了点头,伸手轻轻挥了挥,示意甘宁不要靠得太近。甘宁半个身体伏在案上,几乎要将结实的木案压垮,案腿在地板上叽叽作响。

“压坏了我的案,从你俸禄里扣。”

“哦,哦。”一听说有战斗任务,甘宁眉开眼笑,脾气出乎寻常的好,连忙坐回原位,双手抚膝,满脸带笑,就像幼儿园一心想要小红花的乖宝宝。“打哪儿?什么时候打?怎么打?平原、渔阳,还是渤海?”

孙策斜睨着甘宁,哼了一声:“益州,巴郡。”

“巴……巴郡?”甘宁愣住了,随即狂喜,用力一拍案几。“好啊,巴郡……”

话音未落,“喀嚓”一声,案几断成两截。甘宁顿时语塞,连忙用手扶起,将案勉强拼回原形,讪讪地笑道:“大王真是节俭,用这么薄的案,不愧明主。”

“闭嘴!”孙策又好气又好笑。甘宁看来真是憋得狠了,上次拿下乐浪之后就一直闲着,在渤海、黄海跑来跑去的当运输大队长,一听有作战任务,乐得不知所以了。“扣你一年俸禄。”

“扣两年都无妨,只要让我出战就行。不拿下巴郡,我这个水师都督不干了,天天帮人运辎重,护送商队,没劲!”甘宁用力拍着胸口,咚咚作响。

“不要夸口,三峡天险,曹操又守得严,在白帝城安排了重兵,不是那么容易攻的。”

孙策收起笑容,甘宁也不敢再吹牛,认认真真的听。孙策将有关益州的消息通报给甘宁。周瑜、黄忠两路进攻取得进展后,曹操的主力就退出了巫县,只留下一员偏将,三千人,但白帝城有重兵,主将也是他信任的夏侯惇,益州几乎所有的战船都集结于此,强攻绝不是一件易事。

“楼船能通过夔峡吗?”

甘宁认真的想了想,摇摇头。“楼船太重,体型又大,若是一心一意的操舟,勉强能过。若是一边战斗,一边逆水而上,几乎没有胜算。不过臣有应对之法,只是时间可能会长一些。”

“现在就是没时间。”孙策一声轻叹。“我只能给你三个月。三个月后,你就要回到渤海,准备对冀州展开攻击。这一次只是试探,能成更好,不能成也没关系。”

“敲山震虎?”甘宁有些失望。三个月拿下巴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大部分时间是在赶路。

孙策点点头。“如果曹操出峡,深入荆州,威胁太大。在攻冀州之前,先要震慑住曹操,让他不敢轻举妄动。待周瑜、黄忠深入益州,形成包抄之势,强攻益州才有可能。”

甘宁沉吟片刻,点点头。“大王所言甚是,三峡天险,逆水强攻不易。由汉中入蜀也有剑阁之险,可能性也不大,倒是由南中北上有些机会,当全力以赴。以周公瑾之能,想必不负大王。只是路途迂远,南中蛮夷众多,急不来,没有两三年很难真正平定。既然如此,我就先敲打敲打曹操,等收拾了袁谭,天下平定,再攻益州不迟。”

孙策很满意。甘宁看似粗猛,实际上并不缺眼光,大局观还是足够的。

……

孙策与张纮、虞翻等重臣反复商议后,决定转杜袭为丹阳太守,由枣祗补沛相,荀谌接任屯田中郎将。

军师处的汝颍系参军最先得到消息,气氛热烈,就连郭嘉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
孙策随即又让郭嘉传书钟繇,请他来一趟丹阳。原本打算安排钟繇去洛水上游屯田,现在高顺占领了卢氏城,形势有变,对钟繇的任命要进行调整。虽然知道钟繇投靠之心很坚定,回乡之后也很积极主动,利用他的影响力调整了汝颍士风,可是委以重任之前,他还要和钟繇见个面,以示郑重。

三思后行

葛陂旁,繁阳亭。

枣祗、荀谌并肩而立,向钟繇拱手施礼。“先生一路顺风。”

钟繇抚须而笑。“我路途虽远,却没什么困难,倒是你们要多加小心。沛相固然不好做,这屯田中郎将也不轻松。友若,从文还是从武,你可要早做决定,莫要耽误了这最后的机遇。”

荀谌笑着摇摇手。“我如何能统兵?先生说笑了。休若在河内,文若在关中,我安安稳稳屯几年田,到时候再迁个守相,以二千石致仕,此生足矣。”

钟繇已经一只脚跨上了台阶,听了荀谌这句话,又退了回来,端详着荀谌。“你当真这么想?”

荀谌郑重地点点头。“先生面前,不敢虚言。”

钟繇抚着胡须,沉吟良久。“虽说人说有志,不可强求,但事关汝颍系的兴衰,你还是慎重考虑为上,不要轻易决定。说起来,我汝颍人才虽盛,能如李元礼一般文武兼备的人却不多,荀家是异数。休若追随袁氏,文若效忠朝廷,也就是你和公达了。公达一步走错,此生只怕要止步于此,你是唯一可能的,为何不努力一试?”

“先生,我们兄弟……”

钟繇轻轻摆手。“你知道文丑吗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