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58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精英之间已经没有本质上的隔阂,如果一定要说有,那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陌生,这个时代的精英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完成了转变,他们也许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,但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。荀彧等人引凉州汉羌入关,太史慈提出化胡之说,都是在这种心态转变下才能实现的产物。

他的优势已经不多。正因为如此,他必须尽快拿下辽东,弥补战马不足的短板。万一天子平定了凉州,卷土重来,他也有迎战的资本。

富是强的基础,但有了富未必就一定能强,也有可能成为别人口中的肥肉。在以后两千年的历史上,这种落后文明以武力蹂躏先进文明的悲剧一再发生。孙策不希望自己的努力也落到这步田地,哪怕这个落后文明是他曾经以为骄傲的大汉文明。

皇家手足

“凉州士马强劲,使用得当,的确是一支劲旅,但文武殊途,尤其是对以骑兵为主的凉州兵来说,满腹经纶、温文尔雅之辈是无法如臂使指的,如果没有强悍的武力,想统领凉州兵无异于小儿弄刀,未伤人先伤己。天子虽通兵法、武艺,毕竟宫里长大,骨子里的骄傲是放不下的。不脱几层皮,他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马上天子。”

郭嘉顿了顿,又道:“刘晔等人也不例外,关东人对关西人的鄙视已经深入骨髓,很难一朝尽弃。少年骤贵,执掌中枢,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好事。”

孙策转过身,看了郭嘉一眼。“奉孝,不要低估他们,在生死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放弃的。几年前,你能想到荀文若会是现在这副模样?”

郭嘉眉梢轻挑,点了点头。“主公所言甚是。”他在坡上来回踱了两圈,又道:“纵使他们能得胜归来,主公也无须忌惮,朝廷不过苟延残喘而已,出不了武关、函谷。率羌胡之兵而临中原,天子已经不是中原人的天子,大汉不亡而亡。除非他先在关中蜇伏十年,将那些羌胡教化成功。”

孙策忍不住笑了。即使不羁如郭嘉,与天子对阵也有心理压力,总要给自己找些理由。相比之下,倒是他对此比较漠然。如果不是他将来也可能成为天子,他不知道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。

两人说了几句闲话,郭嘉将蒋干打探到的消息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,和孙策之前预计差不多。荀彧留守关中,天子亲征,皇甫嵩以太尉之尊,协助天子统兵,马超作为羽林中郎将,统领羽林骑随征,吕布以执金吾的身份统领并州军,已经返回凉州的韩遂、牛辅等人自不例外。

让孙策意外的只有一点:曹操率领两万益州军出武都。

“曹操这么忠于朝廷?”

“说不准。”郭嘉摇摇头。“当初曹操被主公击败,西走长安,本来就是借助朝廷名份与袁绍决裂,他到益州也是仰仗朝廷的任命,如今朝廷西征,他岂能不襄助一二?不过我不觉得他会全力支持天子西征,除非天子进展顺利,万众归心。真到了那一步,天子也需要借益州来平衡凉州,他自有用武之地。此外,他说是去武都,焉知不是去汉中,迎战周公瑾?”

孙策哑然失笑。伟人说得对,党内无派,千奇百怪。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派系,不分势力大小,真正的万众一心是不存在的,有这种奢望本身就是一个幼稚病。

……

孙策回到中军,坐了一会,又起身出了大帐,去了水营。刘和正靠着床头看书,见孙策走进来,不免有些意外,连忙披衣起身。

孙策示意她不用费事。他来并无其他的事,只是将天子西征的消息转告她。抛却朝堂上的你死我活,天子是她仅存的亲人,他的动向有必要通知她,虽然她也帮不上什么忙,说不定反要为天子担心。

刘和听完,倒是一点也不意外。她早就估计到了这一天。天子做出了那么多的让步,目的就是西征,就是平定凉州,稳住身后,再挥师东出。虽然希望很渺茫,他却不得不全力一搏。

刘和抱着被子,半躺在床上,盯着孙策看了一会儿。“我希望他能凯旋归来,有机会与夫君一决高下。”

孙策本来打算说完就走,听了刘和这句话,愣了片刻,重新在床边坐了下来,摸了摸刘和的脸。“为什么?”

刘和脸颊有些发热。她嫁给孙策这么久,还是第一次有肌肤之亲。她有些窘迫,却又舍不得让开,伸手抓住孙策的手,据在手心。“凉州羌乱百年,已经是朝廷的痼疾,他若能平定凉州,不枉这几年辛苦。夫君天下无敌,败在你手下绝非耻辱,若能胜上一两合,九泉之下面对列代先帝也毋须惭愧。”

孙策忍不住笑道:“你不希望他击败我,中兴大汉吗?”

“想,可这是不可能的。”刘和低下了头。“我想,他自己也知道,只是不肯说出来罢了。”过了一会儿,她重新抬起头,脸涨得有些红,眼神却坚定了很多。“夫君,我能有一个请求吗?”

孙策沉吟片刻。“说来听听。”

“如果一定要杀他,让他死得像个天子,不要羞辱他,行不行?”

孙策嘴角微挑。“他如果有机会站在我面前,就值得我尊重。”他抽出手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