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39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县了,他连一个使者都没有,更别说亲迎了。节制八州?这他么就是一个笑话。”

简雍有些尴尬,却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。“君侯要给公孙度换到哪儿去?”

“他是襄平人,按制不能做辽东太守,我想将他换到乐浪去。”孙策又拿起一颗核桃。“乐浪太守张岐,你熟悉吗?”

简雍心头一动。“略知一二,他是冀州清河人,是袁家故吏。当初袁绍欲立刘虞为帝,他也有份。”

孙策笑了一声。“看来宪和消息还是灵通的。没错,这个张岐是袁绍、刘虞一党。如今袁绍、刘虞都死了,朝廷也宣布了袁绍的罪名,这张岐岂能逍遥法外?我既奉诏节制八州,总不能不管不问。所以我打算转公孙度为乐浪太守,抓拿张岐问罪。一举两得,对不对?”

简雍笑着摇摇头。孙策太想当然了,这话骗小孩子还差不多,公孙度不会信,他简雍当然也不会信。不过孙策和公孙度开战并不是坏事,只要打起来,短期内他就无法顾及刘备和袁谭了。

“公孙度一向骄横,在辽东横行惯了,没见识过君侯的手段,不知天高地厚也是正常。”

孙策瞥了简雍一眼,歪着嘴笑了。“我把你当朋友,你把我当傻子。简宪和,你这么做可有点不厚道。”

简雍哈哈大笑。“只有傻子才会将君侯当傻子,君侯,我像傻子吗?”

孙策笑道:“有点,要不然你怎么会跟着刘玄德一条道走到黑?别跟我说什么同乡之谊,我才不信呢。宪和,我以前就邀请过你,现在还是这样,只要你愿意,我随时欢迎。蒋干太辛苦了,我一直想找个人帮他分担一些责任。”

简雍眨眨眼睛,似笑非笑。要说不心动,那是骗人的。蒋干在孙策麾下是什么待遇,他非常清楚,绝非他能够比拟的。可是他再心动也不能答应,刘备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,他如果就这么背弃了刘备,就算孙策不计较,别人也会鄙视他。就算要转投孙策,也要挑更好的机会,而不是现在这样。

“君侯,你这么做,是不是也有点不厚道?”

“来而不往,非礼也。哈哈哈……”孙策笑了几声,又正色道:“不过我的邀请是发自肺腑的,宪和不要猜疑。其实不仅是你,包括玄德在内,我都非常欣赏,要不然当初也不会留着他。我们都是寒门,本应互相扶持,一起平定天下,共享富贵,奈何玄德志向高远,我也不能拦着他,对吧?回去之后,你对他讲,他什么时候回心转意了,我随时欢迎,二千石是少不了的,我觉得他做个太守还是称职的。”

简雍不置可否。虽然孙策这话说得有点狂妄,但他赞同孙策此言,刘备也就是一郡太守的能力,让他统领一州,他也没那能力。只是刘备不这么看,他如果满足于一郡太守,就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了。

“我一定转告玄德。”

“嗯。”

孙策和简雍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,就像朋友之间一样,没什么特定的主题,完全是说到哪儿就是哪儿。简雍很享受这种气氛。他是刘备身边的幕僚,衣冠打扮都是儒生模样,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。他之所以跟着刘备,就是因为他和刘备谈得来,而现在,他发现自己和孙策更谈得来。他和刘备只是性格相似,和孙策则是相投,两人都喜欢开玩笑,而且开得起玩笑,经常自嘲。在这一点上,刘备远远不及孙策,刘备喜欢开别人玩笑,却是一个开不起玩笑的人。

简雍和孙策聊得很晚,很尽兴,直到子时才告辞回舱。他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说服刘备一起投降孙策,从此成为孙策的使者,像蒋干一样以三寸不烂之舌攻城掠地,立功封侯。封侯之日,他欢喜不禁,放声大笑,翻身坐起,方知是一场美梦。

简雍拥被而坐,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,一声轻叹。

李代桃僵

孙策还没有睡。

简雍走后,他就一个人坐在船舱里,对着地图,反复推敲拟定好的幽州方略。取沓县只是一场很小的战事,以沈友、太史慈等人的能力,拿下沓县并不是什么难事。在此之前,奉命出使的孙乾传回消息说,公孙度正在玄莬郡与扶余人作战,沓县守军只有一千多人,将领柳甫是长史柳毅的族人,才能不过中人。郭嘉已经安排了细作混进城中,里应外合,破城不是难事。

他要考虑的是拿下沓县之后辽东的形势变化,不仅仅是辽东的,还有河北的,天下的。

稳住刘备是为了能让太史慈腾出手来,与公孙范一起向东攻击,迅速拿下辽东,稳定辽东形势,别让乌桓人、鲜卑人钻了空子。但公孙度不是等闲之辈,他做过尚书,做过冀州刺史,有相当的行政经验,能在数年间将辽东牢牢的控制在手中,足以证明他的能力。

四十多岁,正当壮年,现在的公孙度是巅峰状态,也是一个自信心最爆棚的时候,这几年在辽东的战绩也很辉煌,内扫豪强,外击诸胡,可谓是战无不胜,知难而退的可能性不大,一旦得知他进据沓县,必然统兵来攻。而他为了威慑刘备和袁谭,又不能留下太多的兵力守沓县,凌操和麋芳能不能守住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