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39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“小子富春孙策,见过夫人。”

黄夫人吃了一惊,赶紧还礼。“君侯驾临,民妇未能远迎,死罪死罪。”

“夫人言重了。我与子义虽是君臣,亦是知音,今日冒昧来见,还望夫人莫怪。”

“岂敢,岂敢。”黄夫人含笑打量了孙策两眼,见孙策相貌堂堂,身材高大,不怒自威,笑容却灿烂如邻家少年,让人一见辄喜。“君侯果然是少年英雄,我儿能为君侯驱驰,不负平生。”

“哈哈……”孙策朗声大笑,拱手道:“夫人,这是我最希望听到的赞语,我就却之不恭了。”

被孙策的笑声感染,黄夫人也笑出声来。她从孙策身上看不到一丝傲慢和自矜,而且不是那种装出来的平易近人,如沐春风。

孙策随即让甘梅、刘和等人上前拜见。既是登堂见母,如通家之好,这都是例行礼仪,更何况今天还有让黄夫人挑媳妇的任务。黄夫人对甘梅、甄宓都很客气,但也只是客气而已,看到刘和时却与众不同,坚持行了大礼。孙策也没拦着,刘和的长公主身份对他来说无所谓,对太史慈母女却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,承认了长公主的身份,她的陪嫁宫女才不是普通婢女,官宦出身才有意义,才配得上太史慈的身份。

刘和随即让越舞等人依次上前拜见,让黄夫人一一过目。在此之前,黄夫人已经了解了情况,也属意其中数人,今天见面做最后确定。孙策也和刘和确认过愿意嫁给太史慈的人,那几个意愿不是很强的都留在船上,没有上来,以免尴尬。

黄夫人年近半百,早就盼着抱孙子了,一直未能如愿。为了这个原因,她在邻居们面前都抬不起头来。突然看到这么多花枝招展的女子站在自己面前,随便自己挑,虽然脸上还算平静,心里却乐开了花。看看这个也不错,看看那个也不错,险些挑花了眼。

费了半天功夫,黄夫人最后挑了两人,一个是出身京兆杜氏的杜文倩,另一个是出身扶风马氏的马云礼。不得不说,黄夫人的眼光很毒,这两个人除了出身不错,相貌、身材出众之外,更是难得的稳重。杜文倩和杜畿同宗,祖父辈都做过官,马云礼和马云禄是平辈,虽是扶风马氏支庶,却比马云禄的血统更纯正,一举一动都有大家闺秀的教养,往那儿一站就有正妻的范儿。

挑着这两人,黄夫人非常满意,舍不得让她们做妾,便与刘和商量,让太史慈娶马云礼为正妻,杜文倩为平妻,择吉日成亲。

刘和求之不得,征求了孙策的意见后,一口答应。

心动

太史慈的婚礼很简单。将马云礼、杜文倩从孙策的楼船上接来,然后请了一些邻居,吃了一顿饭。三天后,刘和派人接二女回门,便算是结束了。

安排妥了家事,太史慈心无旁骛地登上孙策的楼船,扬帆起程,直奔幽州赴任。

简雍参与了整个过程,羡慕不已。他也三十多了,跟着刘备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。这也不能怪刘备,刘备自己都没找到合适的,何况他们。

人比人,气死人啊。

孙策由东莱起程,先沿着一些岛屿横渡渤海海峡,三天后在辽东沓县靠港。这条路是青州与辽东之间最顺畅的海路,简雍没走过,却经常听人说起。孙策下令在沓县停靠几天,理由是等风。简雍也没想太多。长距离的航行主要靠风帆,否则速度太慢,楫濯士的体力也无法支撑。这就是海运的短处,不仅水师如此,商船也是如此,简雍来往几次,早已了解。

但他不了解的是孙策除了等风之外,还有一些事要办。

船一靠岸,麋芳、公孙续先率部下船。岸边已经有骑士等着,引着他们飞奔而去,很快就消失在山峦之后。紧接着,沈友率领步卒登陆,太史慈、甘宁、凌操、严白虎诸将各统本部人马,总共一万余人,先后开拨,直扑沓县。

简雍没有看到这一幕,他应孙策之邀,在舱里闲聊。他不明白孙策为什么会这么有兴致,大晚上的不睡觉,和他闲扯。夜幕降临,透过舷窗,海港内停满了战船,桅杆上的信号灯融汇在夜幕之中,如星星一般。夜色平静而安祥,看不出一点异样。

“宪和,你觉得公孙度这人怎么样?”

简雍想了想,摇摇头。“请君侯恕罪。我对他不熟,不敢妄下评论。”

孙策嘴角微挑,拿起一只核桃,手指微微用力,核桃发出轻响,裂成数块,里面的桃仁完好无损。孙策拈了一块放在嘴里,慢慢嚼着。“宪和,不要客气,听说这东西能补脑。”

简雍拿起一块,握在手心,用力捏破,只是他的力度控制不如孙策,桃仁也破了。简雍玩笑道:“以君侯之智,还要补脑?”

孙策苦笑。“宪和莫要取笑,我也是骑虎难下啊。节制八州,听起来很威风,可是谁听我的啊?你就拿这幽州来说吧,张则到现在都没派人和我联络,玄德倒是派你来了,可是你们打的什么主意,你比我清楚。这公孙度也好不到哪儿去,我派人去襄平和他商量,想给他换一个郡,免得被人非议,可是他根本不理我。你看,我人都到了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