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38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“查什么?”

“阿母你可不知道,之前不是有一些豫州世家逃到广陵、下邳了么?他们原本指望等袁绍打赢了再回来,现在袁绍死了,他们无路可逃,又不想老老实实地接受惩罚,就走各种门路,难保里面没有人想通过结亲逃过一劫。我让人查查他们的底细,别让他们蒙混过关,再耽误了尚英。”

听孙策这么说,吴夫人没有再坚持,让人去抄录名单。想求亲的人都会投名刺进来,她当然不能把名刺直接给孙策,需要派人抄写一遍。孙策说了几句闲话,起身走到二妹孙尚英的门口,敲了敲门。孙尚英将门打开一条缝,泪眼婆娑。

“大兄。”

“哭能解决什么问题?”孙策低声说道:“快去找抄写名单的人,把你不喜欢的人全加上去,一劳永逸的解决掉,省得他们再来烦你。”

孙尚英眼睛一亮,连连点头。“我洗个脸就去。”

孙策进了门,坐在一旁,看着孙尚英洗脸、补妆,压低声音问道:“跟大兄说,是不是有意中人了?”

孙尚英瞅了孙策一眼,用布巾捂着脸,迟疑了片刻,闷声闷气的说道:“没有的。”

“真没有?”

“真……没有,我还不打算成亲。”

“那就算了。”孙策一本正经的说道:“说实话,我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,一直没和你说。既然你暂时不打算成亲,我就不提了。反正我们家也不缺你一口饭吃,你就算是一辈子不想嫁也没事。”

“谁……谁啊?”

“唉,算了,算了。”孙策站起身来。“你过两天就回平舆吧,省得阿母看见你又着急。你告诉权姊姊,我可能要迟两天,曹昂要来谈合作的事。”

孙尚英立刻转过身来。“他什么时候来?”话一出口,看到孙策诡异的笑容,立刻明白自己上了当,连忙又转了回去,嘟着嘴。“你又骗我,都是拜将封侯的人了,也没人正经。”

“谁说我骗你了?”孙策忍着笑。“唉,我说妹妹啊,你怎么会看上他的?你和他也没见几次啊,而且他长得又不好看,贼眉鼠眼的,出身又不好,更要命的是他夹在我和袁谭之间,迟早是个死……”

孙尚英放下手中的布巾,低着头,呆坐在梳妆台前,一动不动,神情沮丧。孙策凑了过去,笑眯眯地打量着孙尚英。“又怎么了?”

孙尚英一声长叹,幽幽地说道:“大兄,我知道我帮不上你什么忙,可是也不能给你添麻烦,还是算了吧。你刚才说有个合适的人选,是谁啊?”

“你愿意听我的?”孙策坐在榻上,双手抱着胸前,翘着二郎腿。

孙尚英嗯了一声,头低得更低,下巴都抵着胸口了,泪珠子啪嗒啪嗒的往下掉,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,捏得关节发白。孙策看在眼里,微微一笑。“我说好也未必有用,要不这样吧,你等两天,他可能要过来谈合作的事,到时候你也看看,相得中,我就替你提亲,相不中就算了……”

“哦。”孙尚英默默地就了一声。

孙策起身出门,顺手带上了门。孙尚英一动不动,听到门页合上的轻响,这才突然反应过来,顿时满脸通红。她看着镜中的自己,双手捂着发烫的脸,忍不住笑出声来,嗔道:“坏兄长,又戏弄我。”

前车之鉴

孙策拿到名单,交给郭嘉,让他安排人查一查。

郭嘉扫了一眼名单,屈指一弹。“将军,你还别说,你这直觉真准,就我所知道的,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与那些逃亡的家族有关。”他想了想,又道:“将军真打算一查到底?”

“你觉得可以吗?”

“可以,袁绍战败,袁谭忙着接管冀州,暂时没有实力和将军对抗,更不会为了这些人得罪将军。有附逆的大义在先,朝廷方面也没人敢为他们出头,这是收拾他们的最好机会。只不过兵法讲究围三阙一,穷寇莫追,如果一点余地都不留,只怕会有人铤而走险,落草为寇。大战过后,将士需要休整,随时准备应对关中或者河北的攻击,这时候再去剿寇怕是不合适。”

“是啊,所以我想了一个主意,也许可以和立功将士的赏赐一起解决。有些将士因伤致残,不能再上阵了,回家务农也有点力从不心,我想安排他们回乡做里正、亭长之类,识文断字,伤势较轻的可以做县尉。他们通晓战斗,就算是最普通的战士,训练、指挥十来个人也没什么问题。就目前所知,需要遣返的有两千多人,将他们安排到广陵、下邳,就算一个人领五个人也有一万多人马,剿寇绰绰有余。”

郭嘉思索片刻。“这些人可是以豫州人、扬州人为主,将他们迁到徐州,他们能愿意?不如从洛阳的屯田兵里遣返一些人回乡,好腾出一些位置安置我们的人。县尉之类的官职由豫州人、扬州人担任,亭长、里正由本地人担任。”

“里正由本地人担任,亭长也由外地人担任,设定任期,三到五年一转。”

郭嘉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。“将军,就算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也是到县为止,没有到乡亭一级的,这么做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