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36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那好,甲胄还是军械?我最多只能送你套,多了可不行。”

钟繇在案上叩了叩手指,不动声色的瞥了荀彧一眼。见蒋干答应得这么爽快,荀彧也是精神一振,连连向钟繇使眼色,希望他赶紧答应蒋干,看看能不能讨要金丝锦甲。蒋干看得清楚,却不说破。

“都需要。”钟繇笑着拱手致谢。“我听说除了常用的甲胄外,还有一种贴身穿的金丝锦甲,不知子翼能否也提供几套?”

“金丝锦甲啊。”蒋干有些为难地咂着嘴。“这是软甲,上阵时不能单独使用,需要配合精甲才行。你如果需要,我倒是可以提供,但最多一套。”

“这么小气?这可不像是你蒋子翼小孟尝的绰号。”

“不是小气,这种锦甲本来就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,全是手工打造,而且一旦中箭次数太多,里面铺排的金丝乱了,这件锦甲也就废了,修补都没用,所以成本太高,产量很少,价格也居高不下。我可送你一件,如果你需要很多,那就只能下单订制了。”

“说来说去,不就是金子么?”钟繇佯作不快,一拍案几。“你说吧,多少金一件,我现在就把金子给你,大不了我多写几通墓碑。”

“这倒不用。”蒋干抬手。“百金而已,我还是付得起的。行,你把尺寸写给我,我送到汝南,一个月后,你就能拿到为你量身订做的金丝锦甲。”他忽然看了荀彧一眼。“令君,你不会又是想仿制吧?”

荀彧一惊,随即强笑道:“怎么,你怕了?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蒋干大笑,笑得荀彧很窘迫,又不能发怒。他在关中建木学堂也不是什么秘密,但丢人的是不论他怎么用心,就是仿不出南阳木学堂的技术,不论是马车还是甲胄都是如此,比以前是有进步,但和南阳造一比就相形出绌。蒋干笑了一阵。“其实啊,这金丝锦甲比马车简单,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仿制。”

“哪两个条件?”

“首先,你得有钱。”

荀彧哑然失笑,又不以为然。他当然知道金丝锦甲成本高,刚才蒋干也说了,一件百金,而且使用次数有限。不过对于天子的安全来说,百金根本不值一提。

蒋干看得清楚,心中暗笑。钟繇无动于衷——即使对钟繇来说,百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——荀彧的反应却更强烈,由此看来,要这件金丝锦甲的人并不是钟繇,而是荀彧。他接着说道:“其实,你要找一个会拉丝的工匠,将金子制成金丝。剩下的事就好办了,和做一件普通的夹袄没什么区别。”

“就这么简单?”

“说简单也简单,说不简单也不简单。”蒋干笑道:“大道至简,知道者又有几人?令君,你先准备个千八百金,慢慢试,总能试出来的。就算不能形神皆似,至少比没有强。”

荀彧哭笑不得,却也将蒋干的话记在心里。蒋干说到了一个词:拉丝。金丝是拉出来的,不是熔铸出来的。他在尚方里监造军械,听工匠们说过,拉丝看似简单,其实很难,但拉出来的金丝、银丝更坚韧,这可能就是锦甲可以挡箭的关键所在。他决定离开这儿之后就回去试试,说不定能早点完成任务。

黄金是个问题,宫里全部搜一下,可能都没有一千金。就算有,也不可能全部拿来拉丝织甲。蒋干说得对,要造金丝锦甲,首先你得有钱,而且不是普通的钱,是真正的黄金。

不管怎么说,这么轻易就从蒋干嘴里打听到金丝锦甲的消息,荀彧还是很高兴的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孙策无意与朝廷撕破脸,这更是一个好消息。如此一来,天子就有时间平定凉州了。平定凉州不仅是为稳定后方,控制战马,建立属于天子的军队,更是让天子练习用兵。等他历练几年,真正将兵法学以致用,手握十万精骑,面对孙策就更有底气了。

虽说身为儒生,他不喜欢法家的霸道,但不得不承认,两军交锋,能决定胜负的还是兵强马壮、器甲精良。天下只能马上取,如果不能在战场上击败孙策,就算天子想行王道也没机会。

荀彧忽然灵机一动。既然蒋干连金丝锦甲的秘密都可以告诉他,那是不是可以让孙策进贡一些甲胄,为天子装备一些近卫虎贲、羽林郎?有一只装备精良的近卫在手,天子的安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。

荀彧眨眨眼睛,笑道:“我之前听辛佐治说,袁显思和张孟卓都曾向孙将军购买过军械,可有此事?”

“确有此事。”

“那元常你何不也买一些?套能顶什么用,要想安全,至少百套,组建一个亲卫营吧。”

钟繇会意,说道:“怎么样,子翼能帮忙吗?”

蒋干笑笑。“百套够吗?”

荀彧倒是想多要一些,可是他担心引起蒋干怀疑,只好闭口不言。钟繇却清楚荀彧的心思。“我倒是多多益善,问题是孙将军肯卖吗?如果因为我,导致子翼被孙将军责备,那我岂不是连累朋友。”

“不瞒二位说,据我所知,从各种渠道进入关中的南阳甲胄总数逐年增长,这半年就超过一千,全年超过三千应该不是问题,所以你想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