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316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郭嘉走到孙策对面坐下。“蒋子翼有消息来了。”

孙策一听,顿时精神起来。拿下会稽后,蒋干就去了徐州,正常情况下每五天送一次消息,有紧急情况随时通报。“说些什么?”

“徐州形势不妙,陶恭祖可能会派使者与将军商讨。”

孙策没吭声。蒋干去徐州,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想和陶谦结盟,共同对抗袁绍。但陶谦警惕性非常高,即使是在孙策将鲁国白送给他的情况下,他还是不肯让孙策进入徐州。蒋干去了这么久,一直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。眼下南方秋收已经结束,北方却还没有完成,战事还没有真正开始,陶谦突然转变态度,实在不太寻常。

“徐州内部出事了?”

郭嘉笑着点点头。“陈珪派人和袁绍联络,被子翼抓住了。”

孙策却没笑。陈家父子一直不支持陶谦,陈登又死在他手中,眼看着陶谦有可能和他结盟,陈珪和袁绍暗中联系几乎是必然的事,就算蒋干不出手,陶谦也会留神他们。

“徐州世家看好袁绍,那豫州世家呢?”

郭嘉漫不经心地说道:“跳出来未必是坏事,只要控制住局面就好。”

孙策点点头。他和郭嘉有着常人难及的默契。郭嘉既然说了这句话,肯定已经做了相应的安排,他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“将军,时间紧迫,我们应该抓住机会进入徐州,以免陶谦再变卦。”

孙策没说话。他知道徐州很重要,但他并不打算现在进入徐州。陶谦不是什么善人,他要结盟只是迫于内外交迫的形势,未必是真心,也许只是做给陈珪等人看的。他不想成为陶谦的棋子或者虎皮。

“我想再等等。”孙策站了起来,来回踱了两步。“奉孝,对我们来说,豫章更重要。”

郭嘉摇摇头,神情难得的凝重。“将军,最近我从叔没什么消息来,我怀疑要么是他被排除在袁绍的核心之外,不知道袁绍的真正计划,要么是他在故意隐瞒,不想让我知道。不管是哪种情况,这肯定是能决定双方形势的胜负手。”

孙策心中一紧,沉吟片刻。“你担心袁绍想一举拿下豫州?”

郭嘉点点头。“将军,不仅仅是豫州,有豫州世家做内应,袁绍甚至有可能抢占庐江、九江二郡,将战线推至长沙,与豫章联成一片。抢先布局徐州,护住侧翼,可以牵制他南下的步伐。以青州为战场,也对将军最有利。”

孙策走到地图前,目光来回逡巡了良久,还是难以决定。他不想过早与袁绍对决,让其他人渔利。可如果袁绍真的大举南下,非要拿下豫州不可,甚至直抵长江,他也不能拱手相让。孙坚和陶谦对付袁谭、袁熙没什么问题,面对袁绍本人,他们可能会比较吃力。

可是这样一来,豫章就只能先放一放了,这和他的计划不符。他正在练兵,还打算用豫章当演武场,检验这些新兵的训练成果呢。面对刘繇、高干和豫章郡兵,他有较大的胜算。可是一下子就面对袁绍的主力,他没什么胜算可言,伤亡可能会非常大。

孰轻孰重,孰先孰后,孙策一时难以决断。他转向庞统。“士元,你怎么看?”

庞统天天和孙策在一起,对孙策的计划了如指掌。他也不赞成郭嘉的建议,觉得,就算不能全取豫章,也应该打痛刘繇和高干,让他们无力生乱。至于青徐,袁绍虽然做出挥师南下的态势,但他会不会在公孙瓒实力尚存的情况下全力以赴,眼下还无法定论。

万一他只是虚张声势呢?

郭嘉和庞统相执不下,各有各的道理。孙策见状,决召扩大讨论规模,召集诸将一起议事。

沈友、贺齐、董袭、全柔等人应邀而来,但他们也没能统一意见,甘宁、全柔建议先取豫章,肃清内患,沈友、董袭则支持先赴徐州,众说纷纭,无法统一意见。

孙策决定征询虞翻的建议。

狂者无畏

虞翻最近很忙,在会稽和吴郡之间来回跑。为了节省时间,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完善了吴会两郡的驿站,为每个驿站都配备了马匹,这样他就可以在极端的情况下每隔三十里换一匹马,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来往于会稽和吴郡绝大部分的县国。

马匹是他从各家征集来的,不仅不给一个钱,还要世家提供养马服务,半个月轮换一次。对于缺马的江东来说,他是怎么做到的,又付出了什么样的条件,孙策一直没有过问。

得知孙策找他,正在曲阿处理屯田事务的虞翻连夜赶回。他到达大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,孙策正准备休息。看到虞翻出现在面前,孙策很吃惊。

“你不是去曲阿了么?”

“是啊,我在曲阿吃的午饭,听说将军找我有事,连夜赶回来的,晚饭还没吃呢。”

孙策苦笑。“至于么?等两天又不会有事的。这大半夜的,要是被人劫了怎么办?”

“将军没有事,我还有事啊。”虞翻得意的笑笑。“我虽然不是将军的对手,但个小贼还不是我的对手。况且我行踪不定,来去如风,就算有人想伏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