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299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。关羽留在了南阳,赵云又爽约,刘备现在只能带他们两个人进蓟城,比当初离开幽州的时候还要惨,心情很糟糕,这时候提关羽不合适。

刘备当然希望关羽跟他来幽州,但关羽的父亲在南阳,他怎么能让他们父子分离。

蓟城在望,刘备又回头看了一眼,官道是依然一片空寥。刘备一声长叹,向城门奔去。城门前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,看城门的士卒正在检查。刘备勒住坐骑,下了马,跟着人群往前走。走到护城河边,正准备上吊桥,一个年轻汉子突然挤了过来。刘备一看,手下意识的按在了刀柄上。

“敢问足下可是涿郡刘备?”

刘备打量了那人一番,又用眼角的余光看看四周,见张飞和简雍在身后站定,面前这人又不像有恶意的模样,这才点头道:“正是,敢问足下是……”

那年轻人笑了,拱手施礼。“我是常山赵家的部曲赵复,奉家君赵云之命,在此等候刘君多日。”

“子龙?”刘备狂喜,四处张望。“他在哪儿?”

“在南门云阳亭,请刘君随我来。”

赵复解下系在一旁的坐骑,翻身上马,向南门驰去。刘备不敢怠慢,也跟着飞身上马,紧随其后。张飞和简雍也非常兴奋,连忙上马跟上。刘备赶上赵复,问起情况,这才知道被张飞言中,他们走岔了道。刘备离开五天后,赵云就出了门,昼夜兼程,但一直没追上刘备,直到进了蓟县也没碰上。赵云估计他们是走岔了,便在城外相候,他本人在南门等,派赵复在西门等。他们已经在这儿等了快十天了,如果再等不到刘备,赵云就准备回头找了。

刘备暗自惭愧。他为了能早点和赵云会合,他在中山、常山的郡界停了两天,大概就是那时候错过了。按照赵复的时间计算,他那时候刚刚进中山国的毋极县。

来到南门外云阳亭西的山坡上,刘备看到了赵云,又惊又喜。赵云带的人太多了,足足有五百多人,而且全是骑兵,亭里根本住不下,他们就在山坡上扎起了营盘。刘备赶到的时候,赵云正在演练骑术,几十名骑兵在坡下往来奔驰,士气高昂。

看到刘备,赵云迎了过来,老远就拱手施礼。刘备跳下马,奔了过去,抱着赵云,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,眼泪就涌了出来。“子龙,我……”

赵云笑着拍拍刘备的肩膀。“玄德,我第一次来蓟县,走错了,让玄德担心了。”

“没事,没事,来了就好,来了就好。”刘备欢喜不禁,看着围过来的骑士。“这些都是你带来的?”

赵云点点头,拍拍手。“诸君,这就是我和你们说的刘君玄德,还不过来见礼。”

骑士们纷纷拱手施礼,朗声道:“见过刘君。”

刘备欣喜不已,一一还礼。有了赵云和这五百多骑,他的腰杆就硬气多了。这些人都是青壮汉子,堪称精锐。他又向赵云致谢。“子龙,有了你的这些人马,大事可成。”

赵云摇摇头。“玄德,这不是我的人马,是你的部曲。”

刘备愣住了,张着嘴巴,眼睛瞪得溜圆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这些人是赵云的部曲还是他的部曲,区别很大。过了一会儿,他回过神来,连连摇头。“不不不,子龙,你能来帮我,我就很高兴了,怎么能……”

“玄德毋须推辞,这些都是我常山健儿,闻说玄德奉诏书安抚河北,都愿意来助玄德一臂之力,并非只为功业。玄德,有件事很紧急,你要尽快想办法通知刘使君,以备不虞。”

刘备还沉浸在突然多了五百骑的兴奋之中,心不在焉地连连点头。赵云将他拉到一旁,很严肃地说道:“我经过河间的时候听说袁绍正在征兵,有可能会南下攻取青州。”

刘备心里咯噔一下,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。“现在?”

“是不是很反常?”

刘备没说话,心里迅速分析着赵云这句话背后的含义。现在是春天,马上就要春耕,一般来说不会劳师远征,否则会耽误农时。袁绍肯定遇到了非这么做不可的困难,这才违反常规。春天马瘦,对骑兵不利,袁绍选择这个时候攻青州,等于放弃了自己的骑兵优势,除非他的目标不是青州,而是另有其人,比如更依赖骑兵的公孙瓒——青州的赋税是幽州必不可少的补充,袁绍攻青州,公孙瓒不可能坐视不理。

“子龙,这听起来像是一计啊。”

赵云点点头。“是的,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,如果利用得好,未尝不是一个机会。”

机会

刘备回幽州,明面上的任务是调解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,私下里的目标则是在幽州站稳脚跟,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。在中原转了几年,他受够了中原世家的白眼,也见识了袁谭、孙策等人的实力,知道那里没什么机会,不如回幽州。幽州没什么大的世家,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。

但不管是哪个任务,他都要面对公孙瓒。虽说曾经是同窗,虽说他当年将公孙瓒当兄长一样看待,但公孙瓒对他并无特别之处,有了他转投陶谦、袁绍这个波折之后,公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