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299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孙策一听就愣住了。这郑家来头不小啊,居然是郑吉之后,那可是他景仰已久的英雄,五夺车师,第一任西域都护,是汉朝在西域奠定统治地位的功臣之一。这样的人怎么也成了自己的敌人?

“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我,阻止我入境?是为袁绍吗?”

“是不是为袁绍,我不清楚。我估计真正的原因不外乎两个:一是他们自恃门户,瞧不起武人;二是将军要均田,他们不愿意放弃产业。”

“我不是白要他们的……”

全柔笑了,笑得很神秘。“将军,你肯给他们的,袁绍都肯给,你不肯给他们的,袁绍还肯给。说实话,我若不是武人,我也未必愿意支持将军。”

孙策立刻闭上了嘴巴。他知道自己不该解释,解释是没有意义的,那些人又不聋,不可能一点风声也听不到,更何况沈直不久前就在固陵城里。他最多是等价交换,袁绍却能给他们更多的好处,他们凭什么支持他,不支持袁绍?至于天下崩坏,谁关心那么多。嘴上说说还行,真要割自己的肉,没几个人愿意,少拿一点都不行。但凡变法,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些既得利益者。想靠赎买来取得他们的支持,最后只会让变法中途而废,或者成为他们捞取更多利益的工具。

全柔说得很实在,他和凌操、董袭等人一样,若不是受到排斥,仕途受阻,谁愿意支持他?

不流血,哪能变法成功。该狠的时候还得狠,要不然什么事也做不成。

……

固陵城头,郭异与王晟并肩而立,极目远眺,面容愁苦。远处溪口的大营火光点点,有若繁星,倒映在湖水中。微风徐来,繁星微微晃动,有一种眩晕感。

两人都有些晕。

早上刚刚盛气凌人的拒绝了全柔的劝降,下午就被孙策切断了退路。孙策就像一只喷着怒火的凤鸟,从天而降,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。忽然之间,形势逆转。就算是再天真的人,也知道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。固陵存粮有限,后路断绝,就算盛宪赶到馀暨,收集到了粮食,也无法送到固陵来。实际上,他们根本不敢指望盛宪,馀暨没什么兵,盛宪也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。

郭异有些后悔,不该拒绝盛宪的推荐,应该让沈直留下,至少可以听听他的意见。

“王公,事已至此,奈何?”

王晟年近七十,头发花白,满脸皱纹。他抚着稀疏的胡须,沉吟半晌。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请明府派勇士潜行过江,与严白虎联络,请他派兵袭扰孙策后方,断孙策后路,前后夹击,也许能反败为胜,大破孙策,毕其功于一役。”

郭异瞅瞅远处的贺纯,低声说道:“听说贺纯从子贺齐能战,何不派人去太末,邀他前来解围,反倒去寻严白虎?严白虎一山贼尔,安能胜孙策?”

王晟苦笑。“贺齐兵少,太末偏远,来回近千里,不若召严白虎迅捷,渡江即至。”

郭异连声叹息。下午一战,让他对山贼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。孙策的部下太强悍了,严白虎在山里还能折腾折腾,出了山,与孙策对阵,他还有机会吗?可是事已至此,除了严白虎,他也没什么人能指望得上,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,接受王晟的建议,派人联络严白虎。

喜相逢

初平四年,三月中。蓟县。

刘备一手勒着缰绳,一手搭在眉上,极目远眺。

远处似乎有烟尘,隐隐约约,看得不是很清楚。三月份的蓟县风沙很大,经常有沙尘不期而至。一路走来,刘备已经几次误判,每次都以为是赵云追上来了,等啊等啊,短的半个时辰,长的一个时辰,最后都是失望。

已经进入蓟县,再往前走二三十里,他们就要走进蓟城,拜见幽州牧刘虞,赵云却还是不见踪影。刘备心里其实已经绝望了,赵云可能不会来了,他只是不死心而已。

风定,尘散,官道上空无一人。

“玄德,走吧。”简雍轻声说道,拨转马头。

刘备默默地应了一声,低下了头,轻踢战马,跟着简雍驰下了土坡。张飞在坡下等着,一手拿着酒壶,一手拿着肉干,大口大口的吃得正香。见刘备走来,站起身,将干粮和酒递了过来。刘备一点胃口也没有,挥挥手。

“走吧。”

张飞很诧异,看看刘备,又看看简雍,知道又等了个空。他倒是早有心理准备,一点也不着急,安慰道:“也许是子龙在路上耽误了。冀州、幽州正在交战,也许是路传不好办吧,又或者子龙人多,大路上走太招摇,所以走便道,和我们走岔了。”

刘备看看张飞,强笑道:“益德,你现在口才不错啊,会安慰人了。”

张飞哈哈一笑。“我本来就会安慰人啊,以前云长在,总呲我,我不想和他争吵,所以才不怎么说话。”话音未落,他又叹了一口气。“也不知道云长在南阳好不好,说不定他也去了长安找我们呢。玄德,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消息的。”

刘备没吭声,快马加鞭,向前急驰而去。简雍瞪了张飞一眼。张飞歪歪嘴,讪讪地笑了笑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