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46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曹操身后不远处躺着两具尸体,已经被夜风吹得半凉,血也凝固了,两双眼睛瞪得大大的,却没了神采。他们身上还有几枝箭,但致命伤却是咽喉,被一刀割开,涌出的鲜血浸湿了半边身子。

如果孙策或者周瑜在这里,一定认识这两个人。这是他们派往袁术大营送信的信使。

曹昂裹紧了大氅,走到曹操身边,半跪在地。“父亲,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?”

“子修,你听。”曹操竖起一根手指挡在唇边,又指了指远处的战场。“听到了什么?”

曹昂侧耳倾听。“战鼓声,还有……喊杀声?”

“这鼓声和之前的鼓声有什么区别?”

曹昂又仔细地听了听。“没有啊。”

“再仔细听。”

这时,曹安民凑了过来,轻声说道:“叔父,我感觉这鼓声有点浮躁了,不像最开始那么有信心。叔父,我说得对吗?”

曹昂惭愧地低下了头。

曹操无声地笑了。“安民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,这只是兵法上的说法,并不是每次都一样。娄子伯行虚实之计,用夜色做掩护,其实那些鼓手并不知道阵前的情况,他们只是奉命击鼓而已。以他的鼓艺,也不太可能在鼓声中传递这么多消息。要不然的话,夫子学文王操也不至于要学三个月。”

曹安民嘿嘿笑了两声。曹操拍拍曹昂的脸,又弹了一下曹安民的脑门。“小子,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我是你们的父亲、叔父,不是你们的君主,你们不需要揣摩我的心意,迎合我的想法。如果把心思用在这些上面的话,你们是学不到真正的兵法的。”

“喏。”曹昂和曹安民同声答应。
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用兵更是如此。知彼知已,方能百战不败。知彼,不仅仅是要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马,有多少粮草,驻扎在什么地方,从哪儿来,要往哪儿去,更要知道将领是谁,有什么用兵习惯。将是一军之主,就像人的脑子一样关系重大。如果他是个愚蠢的人,就算有雄兵百万也不可惧。如果他是一个聪明的人,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。娄子伯为什么久攻不下?就是因为他不知道孙伯符是什么样的人。”

“叔父,孙伯符是什么样的人?”

“孙伯符是个极谨慎的人,他既然敢独自领兵攻何家庄园,就一定有自保的能力。”曹操抬起头,看向远方。“所以,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孙伯符,而应该是袁公路。嘿嘿,孙伯符也担心这一点。只不过他少算一步,没想到我会在这儿拦他的信使,等袁公路入彀。”

惊弓之鸟

袁术坐在马背上,不住的东张西望。他将斥候派得远远的,每人手中都举着火把,一旦有情况,立刻用火把发信号。两千甲士簇拥着他前行,个个刀盾在手,弓箭在腰,神情紧张,保持着随时可以战斗的阵形,如敌大临。

不过二十里路,他们走了足足两个时辰。不是袁术不想走快,他心急如焚,恨不得肋生双翅,一口气飞到何家庄园,但上次新野遇袭的事给他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,他不想再被曹操夜袭一次。

他断定曹操此刻会像一头狼伏在阴影里,等他上钩。他甚至觉得,曹操攻击孙策是虚晃一招,诱他上钩才是真正的目的。为此,他不敢有丝毫大意,宁可走得慢一点,也不给曹操一点偷袭的机会。

这两千甲士是他的部曲,在新野时坚持到最后的就是他们,被击溃后回归最快的也是他们。孙坚从襄阳带来了一些军械,袁术优先装备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,现在要连夜赶去救孙策,袁术敢带出大营而不用担心临阵崩溃的人也只有他们。

东方既明,一抹红云出现在天际,大地渐渐露出了真容,脚下的道路也看得真切起来。袁术抹了把汗,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放松了一些,心里却更加沉重。从他接到曹操出城的消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夜,一路没看到曹操的影子,他固然为自己的安全松了一口气,却不得不为孙策捏一把冷汗。

也许曹操的目标就是孙策。

“将军,将军。”一匹快马急驰而来,马背上的骑士勒住坐骑,拨转马头,与袁术同向前进。“前面离何家庄园还有五里,能听到战鼓声,双方还在激战。”

“还在激战?”袁术大喜,用力一拍额头。“这我就放心了。”他又问道:“曹操有多少人?”

骑士摇摇头。“不知道。”

“不知道?”袁术大怒,抡起马鞭就抽。“竖子,你们都瞎了,看火把也能猜出人数啊。”

骑士不敢躲闪,也不敢护着,硬挨了袁术两鞭子,这才说道:“将军,我们到前面打探消息的人有好几个都没回来,很可能遭了对方的伏击。将军,雷校尉让我提醒将军,天色虽明,却不能放松,敌人也许会趁这个时候……”

骑士说了一半,袁术手一抬,打断了他的话。他骂了一句,拔出腰间的长刀,厉声长啸。

“敌袭——准备战斗——”

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,刀盾手面向两侧列阵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