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46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还等什么,郭朝阳,你他么傻啦,组织弓弩手,射啊。”孙策一边后退一边大叫。“撤,撤!”

将士们如梦初醒,郭暾厉声长啸:“弓弩手,给老子射!”

大车后面的弓弩手听了,纷纷举起弓,连续发射。对面岸边的却以刀盾手为主,负责掩护的弓弩手还在后面,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事,等听到孙策和郭暾的喊声,又看到箭矢飞驰,前面的同伴惊叫声四起,才知道出了事,连忙下令射击掩护。

刹那间,双方箭矢交驰,孙策只觉得后背几声闷响,知道中了箭,更不敢停留,拖着长刀奔回大营,纵身跃过大车,连滚带爬,藏到大车后面。刚刚定神,就发现一双眼睛盯着他。邓展目瞪口呆,像是看到了外星人一般。

孙策不以为然,拔下嵌在甲叶里的一枝箭矢,插入一旁弓箭手的箭囊里。

“看什么看,我也是人,又不是神,射中要害一样要挂。”

邓展转过头,顾左右而言他。“我知道为什么黄汉升蹉跎半生,跟着你却平步青云了。”

孙策哈哈大笑,满不在乎。“你想说举止轻佻就说吧,何必扯上黄汉升。”

临阵教子

娄圭大怒,下令中军继续攻击。

南阳郡兵再次组织攻势,在箭阵的掩护下搭建浮桥,强行突破。

箭如雨下,就连孙策都被压得抬不起头来,只能躲在大车后面,听着大车被密集的箭矢射得像雨打芭蕉,响成一片,一会儿功夫就像长了一层毛似的。地面更是如此,箭矢密如蓬草,找不到立足之地。

孙策粗粗的估计了一下,河对面至少有两千弓箭手,其中还有不少强弩。按照通常的弓弩手比例算,河对面至少有一万人,远远超过他的估计,不禁紧张起来。如果曹操不惜代价的强攻,他的损失会非常大,甚至有可能全线崩溃。

曹操这是疯了,宁可丢了宛城也要我的命?说得也是,他和何进不仅同出寒门,又有上下级关系,其他关系也不错,他可是娶了何进的儿媳妇尹妇,还收养了何进的孙子何晏。

孙策躲在大车后面,一边等待着反击的开始,一边自言自语。邓展被捆得像粽子,本来应该送到中军去,因为箭雨太密集,暂时只能藏在大车后面,听到孙策喋喋不休的骂曹操,不由得说了一句。

“对面指挥的不是曹操,是娄子伯。”

“娄子伯?”孙策觉得这个名字耳熟,却没什么太深的印象。不过,得知对面不是曹操,他还是非常意外。怎么宛城里除了曹操,还有人能指挥一万大军出战?“曹操在哪儿?”

邓展紧紧地闭上了嘴巴,没吭声。孙策也没再问,叫过一个义从,让他把这个消息送到中军,告诉周瑜,然后和邓展聊起了天。“你是新野邓家的人?”

邓展还是不说话,黑暗中,也看不到他的脸色。

“认识一个叫邓艾的吗?”

“邓艾?”邓展想了好一会儿,摇摇头。“没听说过。”

看来不是还没生,就是还在吃奶。孙策暗忖道。他已经习惯了很多名人还在读幼稚园或者小学这个事实。没办法,生得太早了,三国时代刚刚拉开大幕,很多后来大放异彩的人不是没遇到,就是还没走上舞台,甚至还没生。

突然一阵鼓响,对面的箭阵停止了射击,步卒开始冲锋。孙策一跃而起,身先士卒,挥刀猛劈。他的身形虽然不如典韦那么魁梧,但依然比普通士卒高大,即使是在平均身高超出普通人的义从中也很显眼。比起典韦的狂暴,孙策的长刀迅疾如风,又快又快,一出手必是要害,杀人的效率非常高。

在典韦和一群义从的掩护下,孙策来往冲杀,所向披靡,一次又一次击退南阳郡兵的进攻。

没有了武艺高强的邓展打头阵,南阳郡兵虽然攻势如潮,却迟迟无法突破,几次进攻除了扔下数百具尸体之外,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。但孙策也很谨慎,他全力防守,却不肯过河一步,哪怕娄圭故意示弱,露出破绽,他也不肯主动出击。

强攻无果,示弱又不成,娄圭心急如焚,暴跳如雷,情急之下,连何咸都被他骂了几句难听的,气得脸色煞白,却不敢还嘴。何家部曲出庄不久就没了消息,不管他怎么联系,庄园大门都没有再打开。娄圭怪他何家不出力,他也是有苦说不出。

眼看天色将明,娄圭犹豫不决,一旦天亮,自己的兵力部署就会暴露无遗,此时撤走还为时不晚,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。一万人攻不下孙策四千人的大营,这以后还怎么见人,特别是怎么回去见曹操?

沉吟再三,娄圭决定做最后一次尝试。

一时间,鼓声再起,惊天动地。

……

五里外,曹操坐在山坡之上,静静地看着远处的战场。

战鼓声清晰可闻,但一个多时辰的猛烈攻击依然没能取胜,他知道娄圭已经没什么希望了,现在已经骑虎难下,只能做困兽之斗。

“孙伯符,你果然谨慎。”曹操轻声笑道:“只是太年轻了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