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大汉天后 第172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坛高九尺,其下埋藏玉牒书。行封祀礼之后,他独与陈娇及几位侍中登泰山,行登封礼。第二日,自岱阴以下按祭后土的礼仪,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。

封禅结束后,刘彻与陈娇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,并将次年年号改为元封,割泰山前嬴、博二县奉祀泰山,名为奉高县。

在他们携手接受群臣朝拜的时候,面对百人山呼万岁的场景,玉冕玄服的天子刘彻在他耳边轻声道:“阿娇,你看,这偌大的天下,从此以后也只有你能与朕比肩。”

凤冠金凤礼服的陈娇与他携手,俯视着眼下群臣跪拜,听到那一声一声的“万岁”,忽然眼泪模糊了视线,她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想哭,或许这是她身体里那个前世孤独的灵魂终于心愿已了的慰藉。

陈娇仰起头,骄傲的让泪水在眼眶里静静的褪去,她握紧与她携手的刘彻,这一生她终于没有重蹈覆辙,她有子嗣,有家族,还有身边这个值得她信任的男人。

前世,长门的那些不甘,那些遗恨,终于有了圆满的填补,填补了她前世所有的遗憾和孤独。

封禅大典结束后天子东巡的随驾人员都得到了两日的休整。陪同刘彻的侍中霍去病和列侯随驾的张琳琅就相约在山麓遛马打猎。

张琳琅是今年三月刚完婚,此次随行连新婚妻子长寿翁主也一起带来了,两人正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时候。不过刘岁不是寻常女子,她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,来到齐鲁之地也并不是天天与张琳琅成双入对,她也有自己的朋友和亲人。

霍去病这几天封禅忙碌,跟着刘彻几乎一刻都不得放松,精神不如先前那么好,驰了半天马就勒住缰绳慢慢遛起来。

张琳琅打猎的水平是人所共知的差,他出来其实不过是因为霍去病这个还不错的朋友相邀,就当出来看看风景。

“没什么兴致?”张琳琅打马赶上霍去病问。

霍去病眺望着远处逶迤连绵的山势平声道:“我这个人向来是争强好胜,没有对手的行猎完全提不起兴致,况且你显然心不在焉。惦记你的那位?”

张琳琅知道他说的是妻子刘岁,微笑之间只有蜜色,却又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惆怅。

霍去病勇猛过人,却也是个胆大心细的人,他看着张琳琅的表情就挑了眉梢,问道:“从求取到迎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够仓促了,你这婚姻还是联姻,我早就想问问你,你到底喜不喜欢长寿翁主?”

“喜欢。”张琳琅毫不犹豫的说完就反问道,“你不觉得她很有魅力吗?”

霍去病嗤笑一声,偏过头去动作幅度很小的摇了摇头,不是不赞同而是对张琳琅的这些话有些不屑,片刻后他又问张琳琅:“那你喜欢她哪?你们赐婚前才见过几面,天就能喜欢一个人?”

“我喜欢她的,眼睛。”张琳琅歪着头答的很认真,他表现出的样子也很天真,“还有她的性格也很好,天下女子少有她那种不拘小节的风范和英气。”

听起来倒像个男人该有的气质,霍去病嗤之以鼻,心说这样的特质根本算不上什么特质,单论风度和英气他霍去病也有,那张琳琅怎么不巴巴的赞赏他?

“呵呵”霍去病撇撇嘴角刻意而不屑的笑了一声,然后向天面打了个唿哨,策马跑到前面去了。

原本天子东巡在齐鲁之地只做十几日的停留,但是封禅之后没多久天子和皇后就接到消息,堂邑侯病重。

堂邑侯的封地本就在齐地堂邑,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陈娇都必须要去探望父亲和母亲。刘彻当然与她同去,但是见了面才发现这一次堂邑侯病的确实重,就连赵谦都说有性命之忧。

所以不但陈娇走不了,连同身在长安的世子陈季须和隆虑侯都被馆陶大长公主叫了回来。

因为病情凶险恐怕要做好治丧的准备,陈娇的意思是一定要留下来为父亲侍疾。孝为汉立国本,若是远在长安她身为皇后不来也可,但人都已经在这里了,于情于理她都不能说回去就回去。刘彻也能理解尊重她,但他自己不能停留太久,毕竟辽东和西北都不宁静,他还是要尽快赶回长安。

这一分别恐怕又是两三个月,刘彻有点舍不得陈娇,临行之前在一起的时间格外多,连房|||事都比以往更加激烈和缠绵。

陈娇把看护两个孩子的事托付给赵无心,有她和大寒在陈娇对麒麟双子还是很放心。至于刘彻这个人,她在身边他就天天缠着,但若是几天见不到她,他就要犯毛病,风流成性,陈娇嘱咐了几句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进去,就这事陈娇也不想跟自己找赌,随他去。

但唯一令她隐隐生出担忧的确是另一个人。

☆、 美人李妍

齐地堂邑侯府建在沂山以南,占地远比长安的堂邑侯府大得多,前府后园设计考究,虽然没有长安府邸的朱门高台彰显尊贵却低调华丽别有风格。府邸在沂山脚下,连接着沂河的活水,风光如画园林精致,四五月间正是赏景最好的时候。

府内的后院里,纵深的长廊直引湖心,湖心建一处水榭,四面雕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