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21节(1 / 5)

加入书签

“就为了这个?”大庭怀恩一听急了:“这种事情如果失败了可是要灭族的,那时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?”

“对于萨满和部落大人来说可能还有别的原因,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,新罗人应该还许诺帮助他们成为契丹人的汗!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三年就要轮换一次的部落大人。除此之外,这几年我们大庭部的实力增长的太快了,已经是八部之冠,他们应该也有借机打压我们大庭部的意思!”

“混账东西!先前您真不应该拦我,让我一刀宰了那两个老东西!”大庭怀恩怒道,他拔出钢刀:“不过现在还不晚……”说罢他便向外冲去却被父亲拉住了:“别急,别急!”

“我怎么能不急,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契丹人就要灭族了!”

“不,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!”老人露出了诡秘的笑容:“孩子,你可以立刻离开这里,逃回唐人那儿,把这类的情况禀告唐人的将军们,向唐人表示忠诚!”

“我立刻逃走?那您呢?”大庭怀恩话刚出口,脑子里顿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:“您还要留在这里?”

“是的!”老人笑道: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两手准备,无论是唐人赢了,还是新罗人赢了,大庭部都必须延续下去,孩子,你说是不是呢?”

宫中

长安,太极宫。

太监用毛巾擦干天子的脚,让李弘赤裸的脚心发痒。

“御史台的谏官真是发傻!”天子扭了一下脖子,活动了一下紧张的肩膀:“今天又有人上书弹劾大将军,说什么师老无功,玩寇自重,反正列了十几条大罪状,真是笑死人了!”

杨妃一边轻柔的替丈夫取下纱帽,一边笑道:“陛下也别这么说,臣妾看您整日里愁眉苦脸的,御史台的谏官们是不是发傻妾身不管,可能让您开心笑一笑却是真的,就凭这点,妾身就要念他们的好!”

“哈哈哈!”李弘大笑起来:“那你念好的人可就多了,弹劾大将军的天就有一封,用不着十天半月,朝中文武你就得念好个遍了!”

“我不信!”杨妃一边替丈夫取下簪子,梳理头发,一边嗔道:“至少妾身的父亲应该还没有弹劾大将军吧!”

“嗯,确实他没有,张文瓘没有,户部的刘培吉也没有!”李弘回忆了一会:“哎,朝中大臣鲜知兵事,再有的就是人云亦云,剩下的就是别有用心了!”说到这里,他不禁长叹了一声。

“陛下您看看,刚刚好不容易有点笑影,现在就又没了!”杨妃抚摸了一下李弘的面颊:“咱们不是说好了,朝中是朝中,宫里是宫里,妾身不会插手朝中的事,您也别把朝中的不痛快带回宫里来,您忘记了吗?”

“是,是,寡人没有忘!”李弘叹了口气,强笑了两声:“但是寡人身为天子,又怎么能甩得开那么多事情,以前大将军在的时候,很多事情都不用操心,现在他去了辽东,才觉得这副担子何等之重!”

“那他什么时候能回来?”杨妃好奇的问道。

“不知道!”李弘摇了摇头:“不过要很长一段时间,出发前他和寡人商议方略时,就已经说过了,要缓进速战!”

“缓进速战?”

“对,所以寡人才说朝中大臣鲜知兵事,很多他们弹劾的罪状,三郎在出发前都已经和寡人提过了,他把自己要如何做的原因,和可能引起朝中群臣的反应都说的很清楚,现在看来简直是一模一样!”

“陛下的意思是,大将军预先就知道自己会被弹劾的罪状?”杨妃满脸惊色。

“不错,所以你明白寡人为何说御史台的人在发傻吧?”李弘摇了摇头:“只可惜老天只给了寡人一个三郎,若是有两个就好了,一个在外平贼,一个可以留在朝中辅佐寡人!”

“陛下还真是贪心!大将军这等人一个都难遇到,您居然还想要两个!”杨妃笑道:“对了,您方才说有人别有用心,这个又是怎么说?”

“还能有谁!”李弘叹了口气,向中宫方向看了一眼:“想着念着乘三郎不在朝中的时候,把他踢下去,自己取而代之呗!人贵自知,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知道,难道还要别人说吗?”

杨妃见到李弘的举动,心中一惊,面上却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:“把大将军踢下去?自己取而代之?这怎么可能?大将军是何等才具,他人岂能及之?”

“这不仅仅是才具的事情!三郎待寡人以赤诚,当初皇太后因贺兰敏之的事情,令酷吏周兴四出拷掠,朝中人人自危,就算是寡人亦难以自保。若非三郎挺身相救,莫说是寡人,便是杨仆射只怕也脱不了干系!”

“是呀!叔父当时被捕入狱中,家中一夕三惊,都是多亏了大将军!”杨妃叹了口气:“叔父一直都念着大将军的情份,常说他是当世奇男子!对了,那陛下您如何处置那些弹劾呢?”

“还能怎么办?写个“知道了”便丢到一边去呗!”李弘苦笑道:“不动后面的正主,责罚前面的小喽啰根本无济于事,若是动后面的正主,皇后又会哭哭啼啼的来求情。寡人又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