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072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也不能算吧。”使者掏出手绢,擦去额头的细汗。“我只是一个书佐,偶尔练些粗浅武艺健身,不能算的。哦,对了,我认识令郎。”

“子修?”曹操一惊。“他在对面?”

“不是,不是,是曹彰。他在大王子身边做侍从,随陛下征伐,在军师处见习军事。他力气大,武艺很好,陛下和大王子都很喜欢他,我们军师处的同仁也喜欢他。”

突然听到多年未见的儿子消息,曹操心情激动。“他可有什么话要带给我?”

使者愣了一下。“他不知道我要来。就算知道,应该也不会有吧,平时也没听他提起过大王。”

曹操无语,恨恨地骂了一句“竖子”,也不知道是骂曹彰,还是骂使者。不过他也看出来了,这书佐出身的使者有点迂,不像是说谎的人,这份军报应该是真的。

一想到夏侯惇战死他乡,身首异处,曹操悲从中来,黯然神伤。

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。当年南阳之战就是先折了夏侯渊,如今又折了夏侯惇,看来此战又和南阳之战一样,怕是要惨淡收场。

打发走了使者,曹操看着军报,忍不住又哭了一回。

法正站在一旁,脸色变幻不定。一会儿激愤,一会儿沮丧。虽然他依然不相信夏侯惇会战死,对江州的得失却不敢太乐观。江州失守,他们腹背受敌,战败已经是必然。就算山崩地裂,彭羕如愿毁掉了吴军的南陵滩大营,也无法挽回局势。

法正突然觉得浑身无力,疲惫感就像一座山压了下来,压得他连呼吸都有些吃力。

真是可惜啊。坚持了这么久,想了那么多办法,还是看不到哪怕是一丝丝希望。

法正眼前一黑,身体直挺挺的倒在地上,“轰”的一声,尘土飞扬。

心死

“法正晕了?”孙策和郭嘉异口同声的问道。

刚刚回来的军师处书佐很紧张。这是他第一次担任这样的任务,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,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闯了祸。面对天子和军情处祭酒的同声责问,他慌了神,结结巴巴了半天,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。

孙策见状,哑然失笑,示意书佐不必紧张,把事情详细地说一遍。他命人将周瑜的军报送给曹操,只是希望曹操能对形势有所了解,并没有太多的想法,否则也不会随便派一个没有经验的书佐过去。

听书佐详细说完经过,孙策后悔了,暗自警醒。看来曹操、法正都已经乱了阵脚,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撑着,如果派个能说会道的过去,连敲带打,趁胜追击,说不定就这么搞定了。

这是一种轻率的表现,是自以为胜劵在握的轻狂。

“陛下,蜀军三军夺帅矣。”郭嘉的羽扇摇得呼呼作响,发亮的眼睛盯着对面的蜀军阵地,神情说不出的兴奋。天色已晚,双方都点起了火把,两个山岭像是戴上了璀璨的环状皇冠,煞是壮观。“或许,明天真能解决战斗。”

孙策收起情绪,淡淡的说道:“顺其自然吧,毋须强求。差那么几天有什么关系?我倒希望他们能多坚持几天,最好能等到春耕以后,叔弼和尚香夹击成都得手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郭嘉大笑。“臣不认为曹操能支撑到那个时候。”

孙策也笑了。

郭嘉同意孙策的意见,在这种时候不必冒险。不过这不代表不能尝试一下,万一能成呢?练兵练将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,该有的教训也有了,再打下去意义不大,纯属浪费军费开支。

郭嘉建议,不给蜀军喘息的机会进行夜战,连续攻击,争取压垮他们的最后一丝士气。

比如说,抢在曹操之前,将江州易手、夏侯惇阵亡的消息告诉蜀军将士。江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,江州失守会对蜀军士气造成致命打击,估计曹操不会轻易宣布。他不说,我们可以说,顺便还能让蜀军将士对他产生怀疑,君臣相疑。

孙策没有反对,找来沮授商量,看看战术上有没有可能性。

沮授表示赞同。虽说诸将并不知道孙策夸口要在除夕之前结束战斗,但除夕是一年之末,每个人都会有正常的心理,希望今年事今年了,有个完美的结果。这两天攻击顺利,之前几个月的实战演练成果斐然,士气也很高,正是一鼓作气,拿下摩天岭的好机会。

沮授最后说道:“陛下养性有成,不动如山,可是武猛、武卫营的勇士却没这么好的心性。陛下不让他们舒展一下筋骨吗?”

孙策转头看看郭武等人。沮授说的是武猛营、武卫营,实际上他们比武猛营、武卫营的虎士们还要眼热。天天训练,身负超卓的武艺,战场近在咫尺,却只能看着,不能上阵,心里怎么可能不痒。

孙策忍不住笑了。他两世为人,又刻意修心,定力之高,可以说独步当世。但别人没有这样的经历,要求他们不动心,实在太难了。

“那就准备一下吧,如果有机会,就上阵一战。让孙瑜、孙皎来见我。”

“唯!”郭武心中大喜,转身去传令。时间不长,武猛营、武卫营传来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