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052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,他们的阵形很分散,以伍为单位,相互之间至少相隔十步。可是他们的配合却很默契,用手势进行联络,一旦蜀军的射击出现间隙,他们就会抓住机会向前突击。

双方弓弩手互相射,蜀军胜在人多,吴军胜在精准,尤其是几个被其他士卒重点保护的射手,几乎百发百中,每一次发射,总会有一名蜀军将士中箭,非死即伤。

近一个时辰的对射后,吴军成功的逼到了蜀军的阵地前,射杀射伤蜀军数十名将士,其中包括一个都尉,一名军侯。

黄权来自阆中大族,部下有不少是板楯蛮,弓弩本是他们的长技。可是与吴军对射,他们却没占着任何便宜。不管是他们手中的弓弩,还是身上的甲胄,都与吴军有着不小的差距。被射杀的都尉就是低估了吴军的弩箭杀伤力,以为自己戴了头盔,不用担心,结果被吴军一只破甲劲弩生生射碎了头盔,碎片划破头皮,满脸是血,险些瞎了眼睛。

虽说吴军还没取得实质性的突破,蜀军的士气却被成功压制,抛石机、重弩的连续射击,也消耗了不少铁丸、石块和箭矢,杀伤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。除了几个吴军士卒被抛石机砸死、砸伤,蜀军的弓弩对他们的伤害非常有限,除非射中面部,有精甲保护的吴军将士几乎毫发无伤,即使受伤也是轻伤,就在战场上处理包扎一下,继续战斗。

孙权站在金鸡坪上,俯瞰战场,心中大定。

按照这个进度,夺取牛马岭的可能性远远不止五成。

孙权本想加快进攻速度,在天黑之前拿下牛马岭,却被刘晔阻止了。刘晔说,我攻敌守,仓促进攻,只会让将士们之间的配合出现失误,徒增伤亡,不如慢慢耗,耗得越久,我军优势越大,发起冲锋时的难度越小。

他进一步说,夜战最考验双方将士的训练水平和心理素质,可以考虑夜战。明天一早,趁着朝阳照在蜀军脸上,影响视线的时候,发起冲锋,有机会一战成功。

孙权略微想了想,就知道刘晔此计高明。蜀军胜在地利,吴军胜在精练,夜战因为视线受阻,对吴军更有利。吴军不仅训练有素,进行过针对性的训练,而且伙食好,几乎没有夜间不能视物的将士。那些射手甚至更喜欢夜战,近距离的对射是他们的拿手好戏。

孙权随即传令,准备夜战。

命令传达出去,孙权看着刘晔,有些遗憾。若能成功拿下牛马岭,他这个万人将就稳了,按理说,可以向军师处正式申请军师。刘晔心思敏锐,临机决断逾于常人。他很希望刘晔能成为他的军师,但刘晔身为军师处仆射,是不可能到他麾下做一个普通军师的。

如果廖立能像刘晔一样就好了。廖立很聪明,反应也快,只是没有经历过军事,经验太少。要想大用,或许得等到将来出征海外。

投鼠忌器

一切正如刘晔所料,白天的战斗蜀军打得还算有声有色,夜战却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
即使有火把照明,数十步以外还是无法看清,恐惧被无限放大,很多蜀军将士都有些神经过敏,一有风吹草动就弓弩齐发,耗费了大量的箭矢不说,还让自己的精神高度紧张。

黄权暗自叫苦,却无计可施,只能下令多点火把,不断的将火把投到吴军的阵地上,然后令弓弩手对暴露的吴军进行集射。他四处奔走,巡视阵地,鼓舞士气,搞得自己疲惫不堪,嗓子都哑了。

僵持到后半夜,北坡上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沈弥部抓住一个机会,突然暴起,强行突入蜀军左翼阵地。蜀军一边反击,一边击鼓示警求援。因为吴奋部的强大战力,蜀军的防守重点一直在右翼阵地,现在左翼被意外突破,蜀军的心态遭受重击,阵势出现了混乱。

吴奋意识到战机出现,立刻下令强突。离蜀军阵地最近的一曲士卒从藏身处跃起,举起刀盾飞奔。在山坡上打了半天,他们早就看好了突击的路线,虽然有几个人失跳摔倒,大部分人却成功的突到了蜀军阵前,一声怒喝,拥盾抢入,挥刀乱砍。

吴军以伍为单位,甚至两三个人互相配合,突入蜀军阵中大砍大杀,杀得蜀军措手不及。

听到两侧山坡上的喊杀声大起,孙权又惊又喜,一边派人查看,一边向刘晔、廖立请计。

刘晔侧耳听了一会,一跃而起,大叫道:“大王,破敌就在此刻!”

孙权大喜,立刻命人击鼓,全军出击。

鼓声大作,在岭下立阵的吴军发起了冲锋。山岭下的两军步卒扔掉了笨重的木屋,向顶上奋力攀登。岭上的蜀军见状,弓弩齐发,拼命反击。只是白天消耗了太多的箭矢,箭阵有些稀疏。

双方都苦战了一个白天,半个夜晚,体力消耗都不少,可是相比之下,吴军显然要比蜀军的情况好很多。苦等的战机出现,兴奋激励着他们顾不上疲惫,全力进攻。而蜀军则心慌意乱,节节败退。

激战不到半个时辰,三路吴军就先后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,攻占了阵地,并迅速向蜀军的中军逼近。

黄权见状,知道大势已去,下令撤退,他率亲卫营断后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