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038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鲁肃本人暂时留在关中,为左都护孙尚香压阵。

……

杨修负手,打量着精神抖擞、整装待发的骑士,笑道:“子龙,当日之言算是兑现了吧?凉州天地广阔,任子龙纵横。”

赵云感激不尽,躬身致意。重新上阵固然是喜事,却是迟早的事,可是杨修亲自赶来为他送行,这却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。可以想象,派他去酒泉绝不是安西大都督鲁肃一个人的意见,至少得到了天子首肯,杨修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“多谢杨君,云感激不尽。”

“你不要谢我,要谢就谢陛下吧。”杨修托着赵云的手臂,轻声笑道:“若不是凉州紧急,来回路途又远,陛下本来是打算召你去见一见的。这一次不凑巧,等下次吧。”

赵云笑了笑,只当是客气话,也没往心里去。他和天子没见过面,在刘备麾下时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战功,天子不可能对他有什么特别的印象。

杨修看出了赵云的疑惑,微微一笑。“告诉你一件事,你一定很高兴。”

赵云转头看向杨修,心中好笑。杨修越来越不像世家子弟了,故作神秘,能有什么事需要这么郑重?

“陛下封阿斗为关内侯,由杜夫人养育,又赐了婚,是曲阿侯(弘咨)的小女。曲阿侯是陛下的姊夫,地位尊崇。他的女儿就是陛下的外甥女,有了这门亲事,没人敢欺负阿斗,你可以放心了。”

赵云愣了一下,又惊又喜,随即又问:“毛王后,不,毛夫人呢?”

“毛夫人?”杨修哈哈一笑。“她没什么耐心,早就想改嫁了,只是怕云长发怒,不敢说。云长刚去襄阳统兵,她就改嫁了。益德听说,亲自赶去将阿斗接了回来,又禀报了陛下。陛下这才如此安排。”

赵云长出一口气,再次向杨修行礼。“感激不尽。请杨君转告陛下,不平鲜卑,云誓不还朝。”

凉州代言人

贾诩拱着手,面色温和,甚至有些慈祥。

张绣站在贾诩面前,躬着腰,陪着笑,不停的搓着手。

他年轻气盛,武艺超群,可是在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老者面前,他每说一句话都要反复思考,不敢有任何放肆。

凉州不缺勇士,缺智者,尤其是能与天子对话的智者。

贾诩就是那种百年不遇的智者。他虽然只与天子见过一面,如今也只是安西都督府的军师,影响力却不可小觑。凉州人能在今天的大吴朝堂上立足,至少有一大半功劳是贾诩的。

韩遂曾经是凉州影响力最大的名士,一度统兵十余万,威镇凉州。可是他已经死了,而且死得很屈辱。贾诩孤身一人,却活得好好的,还为凉州争取到了难得的机会。

“子文,回到对牛督和你叔叔说,以韩文约为鉴,别忘了武者的本份,须知荣辱生死只在一念之间。”

“喏。”张绣拱手施礼。

“去吧。”贾诩挥挥手,转身向赵云走去,再也没有看张绣一眼。

张绣连连点头,转身一看,正看到赵云与杨修有说有笑,不过他眼力好,似乎看到赵云眼中有泪光,不禁心中疑惑。赵云可不是那种感情外露的人,他今天是怎么了?

贾诩缓步走过去,脸上露出春风般的笑容。“杨德祖,又鼓唇摇舌?”

杨修连忙说道:“贾文和,你不要血口喷人。子龙,你可要为我作证。”

赵云含泪带笑,没有参与贾诩和杨修的互相打趣。他们都是高人,所谈之事不是他能参与的。他再次向二人行了礼,下令出发。

悠长的号角声响起,三千骑士翻身上马,按辔而行。虽然没有穿甲胄,身上只有单薄的夏装常服,但严肃的面容,挺直的身体,和长矛闲着寒光的矛头,被风拂动的火红矛缨,还是完美的展现了精锐之师应有的风貌,激起路边群众的一阵阵欢呼。

三千骑士,既有幽并凉三州骑士,也有中原甚至江东的劲卒。此时此刻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:大吴安西都督府骑士,有一个共同的目标:向西,击破鲜卑,横行西域。

骑士们鱼贯从面前经过,马蹄踢起灰尘,杨修、贾诩眯起了眼睛,闭上了嘴巴,却没有抬手掩口鼻。作为天子使者和安西都督府的军师,他们不会表现出任何对出征将士的不敬或者排斥,以免落人话柄。

直到最后一个骑士缓缓远去,两人才转头相视而笑,一起转身向停在路边的马车走去。

“上我的车吧。”杨修说道:“你那车太破了。”

“凉州穷苦,我们习惯了。”贾诩不紧不慢地说道。

杨修扭头打量着贾诩,“噗嗤”一笑。来到马车前,侍者打开车门,杨修伸手相邀,贾诩也不谦让,上了车,四下看了看,又伸手摸了摸面前的小案和一侧的小书架。

“这是豫章的樟木?”

杨修坐定,示意马车启程,静静地看着贾诩,嘴角带笑,却不说话。贾诩瞥了他一眼,也笑了,自己从一侧的抽屉里取出酒壶、酒杯,自己斟了一杯冰镇的果酒,有滋有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