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002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“行了,行了,你阿翁有多大力气,阿母知道。”黄月英抱过孩子,含笑瞥了孙策一眼。“你可别把他们惯坏了,我阿母可禁不住他们这么折腾。”

“哈哈,这些天辛苦阿母了,就让平平、安安在宫里呆几天吧,阿母好好休息几天。”

“那也行,只是怕吵着皇后。”黄月英笑嘻嘻地说道:“最近荆襄来了不少人,迎来送往的,阿母分身乏术,早就想送到宫里来了,只是不好意思开口。”

袁衡白了黄月英一眼。“大匠姊姊,平平、安安虽说一个姓孙,一个姓黄,毕竟都是陛下的血脉,这宫里永远有他们的位置。蔡夫人疼他们,舍不得放手,我也能理解。可你这么说,未免是欲加之罪。这样吧,我作主,从今天起,这两个孩子就留在宫里,一个月送去大匠府一天。”

“皇后,臣妾错了。”黄月英连忙讨饶。“是臣妾失言,请皇后恕罪。你可不知道,这两个孩子如今是我阿母的心头肉,要是一天见不着这两个孩子,我阿母怕是连觉都睡不好。”

袁衡忍着笑,故意说道:“我的名声也就罢了,万一被人说成陛下偏心,那可如何是好?”

“不会,不会,谁敢这么说,我打他的嘴。”

“这可是你说的。”袁衡笑出声来,将孙平、黄安拉了过去。“啧啧,说起来,还是蔡夫人有经验,这两孩子收拾得真好。这是什么香囊,味道真好,连宫里都没有呢。”

“皇后若是喜欢,明天我就让人送几个来。”

“那就多谢了。”袁衡起身,一手牵一个,说道:“平平,安安,走,跟着阿母去拿好吃的。”

听说有好吃的,两个小家伙乐得直流口水,蹦蹦跳跳的跟着袁衡走了。黄月英撇了撇嘴,有些沮丧。“陛下,臣妾是不是很失败啊,这两个小子和谁都亲,就是和我不亲。”

“让你多花时间陪陪他们嘛。”孙策牵起黄月英的手,并肩而坐。“你别以为他们还小,有的是时间。孩子长起来快得很,一转眼就大了。到时候你想陪他们,他们还不要你陪呢。”

“是啊,可是木学堂的事那么多,实在抽不开身啊。”

“事情多,多带几个人就是了,何必什么事都亲力亲为?”孙策抚着黄月英的手。“你要腾出点空来,趁着年轻,再生几个。”

黄月英斜睨了孙策一眼,脸上泛起红霞。她有些害羞,收回目光,低下头,若有所思。

“有事就直说,遮遮掩掩的不是你的风格。”孙策轻声笑道。“荆襄那边有人求官?”

“求官倒不至于。荆襄人在朝中实力尚可,仕途还算顺利。”

“那是求财?”孙策笑出了声。“这似乎更没必要吧。”

黄月英也笑了。“那倒不是。他们不仅不向朝廷要钱,还想募集一部分资金,为朝廷分忧。”

孙策目光微闪。听黄月英这意思,荆襄人是铁了心要支持黄忠立功啊,甚至不惜自掏腰包。这也可以理解,黄忠所部将士十有七八是荆襄人、南阳人,能否立功,直接影响着荆襄、南阳的整体实力。之前几年,黄忠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,这次好容易杀入益州,他们当然不愿意轻易放弃。

但军队是国家重器,孙策在其他方面都可以放权,军权却不容任何人染指。南阳、荆襄世家想出私钱支持黄忠作战,必须得到他的允许,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,惹火烧身。南阳曾是帝乡,出了太多的世家,深谙权力规则,对这一点自然清楚,事先派人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再正常不过。

孙策略作思索,心中微动。既然南阳、荆襄人这么有钱,何不借这个机会敲他们一笔。

“大军作战的开支可不是小数目。”孙策幽幽地说道:“他们能募集多少资金?两百亿,还是三百亿?”

黄月英脸色一变。“这么多?”

借力打力

孙策无声而笑。“你是觉得军费开支太大,还是我要得太多?”

黄月英毕竟是见过世面的——她每年经手的开发费用也是以十亿计的,更清楚荆襄商人每年的进项——迅速镇定下来,睨着孙策,笑道:“臣妾觉得陛下在吓我。”

“还真不是吓你。”孙策说道:“我简单地算笔账吧。眼下进攻益州,或者正准备进攻益州的将士有五部,分别是天竺大都督周瑜部,安南大都督太史慈部,安西大都督鲁肃部,安东大都督甘宁部,再就是中领军黄忠部,共计将士十七万有余,每月耗米六十万石,折合一亿两千万钱,饷钱五亿,这六亿两千万是每个月的最少开支,而且是非战时……”

孙策不紧不慢,将军费开支一项项的算来。他之所以急着结束战事,就是因为军费开支太大。没有大的战事时,一年开支就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亿,占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。开战之后,各项开支飚升,初步估计,一年至少需要两百五十亿,甚至可能超过三百亿。

黄月英听完,眼珠一转。“陛下的账算得没错,可这么多大军,总不能全让荆襄人供养吧。那是陛下的大军,还是荆襄人的大军?本想献金助军,平白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