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00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“杨德祖,有生以来,是不是第一次如此心怀戚戚?”

“呃……”杨修舔了舔嘴唇,老老实实地说道:“是,陛下一语中的。”

“还想说吗?”

“想。”

孙策转头,瞥了杨修一眼,嘴角微挑。杨修的脸虽然还有些红,眼神却很从容,迎着孙策的注视,平静如渊。过了片刻,孙策收回目光,看向远处。

“那就说吧。”

“唯。”杨修拱拱手,轻声说道:“陛下……想长生吗?”

“长生?”孙策皱了皱眉,再次瞅了杨修一眼,神情已经有些不悦。

他知道杨修和卢夫人的女儿张玉兰两情相悦,却遭到了其母袁夫人的强烈反对。杨氏、张氏的门第相差太远,杨氏作为杨彪独子,身负杨氏、袁氏血脉,想嫁给他的世家女子数不胜数,随便挑一个出来都不是张玉兰能比的。

因此,当卢夫人求到杨修面前,希望杨修能为张鲁求得天师之位时,杨修动了心。如果张家成了朝廷承认的天师,门户自然高了,他和张玉兰的婚事也就有了可能。

正因为如此,杨修还没开口,他就从杨修的一脸春色上看出了端倪,直接给他一个下马威。本以为杨修会知趣,不再提这个话题,没想到杨修居然不死心。

果然恋爱中的人都是智商余额不足的,聪明如杨修也不能例外。

“是你有长生药,还是天师道有不老方?”孙策沉声道,神情有些冷。

“都没有。”

“既然都没有,如何长生?”

杨修面不改色。“既然不能长生,那陛下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百年之后的事?”

孙策愣住了,片刻之后,他缓了脸色,点点头,示意杨修接着说。

杨修说道:“陛下革故鼎新,移风易俗,有圣人之功业,为天下之主,诚为宜然。然,人生有常,不过百年。百年之后,天下焉归?嗣位之君若无陛下之功业,又如何服众,君临天下?”

孙策目光一转,看向不远处的皇后袁衡,沉默不语。这的确是个问题,而且是一个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。他尽可能的维护了袁衡的地位,袁衡也很争气,为他生下了嫡子,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嗣君。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难逃三代之律。

三代以后怎么办?

在他的记忆中,两千年的封建王朝,传国百年以上的就那么几个,大部分王朝都是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,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继承人不行。即使那几个传国两三百年的王朝,真正称得上政治清明的时间也大多在三代以前,三代以后就是苟延残喘。

这还是在君权神授的加持下。如今他否定了天命,三代之后的嗣君必然会面临这个难题。就算其他家族不跳出来,皇室内部也会出现危机。

都是一样的血脉,凭什么你能君临天下,我却只能为臣?

没有了君权神授,只剩下嫡长子继承制,还能不能维持皇权的有序传承,着实是个问题。

难道靠选举?

选举的确是个方向,而且是他矢志以求的未来,但那毕竟只是未来,不是现在。能不能在百年以内实现,他不清楚,也没把握。

既然如此,他至少需要一个备用方案,一个能维持目前秩序稳定的方案。

杨修想假公济私,借这个问题为天师道张目?

世道人心

虽然有些生气,有些失望,但孙策毕竟不是当年刚入职场的愤怒青年。在这个时代浸淫多年,身边不论男女,大多是这个时代的精英,城府多少还是有一些,喜怒不形于色还是能做到的。

“德祖,你有什么好办法?”孙策口气淡淡的问道。

杨修抬起头,看向远方,眼神中露出别样的神采。“陛下,臣这些天见过很多人,也听过很多言论,初时觉得各有妙处,仔细想来,却又觉得皆是片面之辞,终究不够圆满。昨夜独坐,忽然若有所思,方知其中原因。陛下,治国如用兵,当虚实相间,阴阳平衡,如今我大吴虽前程似锦,却缺了些虚玄,缺了些阴柔。纵使被称作玄学的新学,也是锐意进取者多,深谋远虑者少。依医者之言,此为阳亢之症。”

孙策心中微动,有些明白了杨修的意思。

就和科学技术一样,科学理论是虚,具体技术是实,必须均衡发展,才有长久进步。如果只重视理论,不重视技术,理论缺乏技术验证,很容易走偏,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。如果只看到技术,却忽视理论建设,技术就会在低水平徘徊,走不出经验主义的范畴。

从更高的层次来说,科学技术又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支撑。一味强调科学技术,忽视人文精神,缺少人文关怀,最后很容易陷入机械论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,人的精神世界却是一片荒芜,这样的世界自然也没什么幸福可言。

他为了改变历史进程,强调务实,取得了很大的成果,也不可避免地矫枉过正。

具体而言,就是在人文关怀方向有所欠缺,对个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不多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