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969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贾诩听了,没多说什么。天子这是调阎行回凉州任职的意思,但又没有明确,应该是看阎行的手段而定。如果阎行有这样的能力,能够稳定凉州,他自然会由辽东督转为金城督。如果他不能接替韩遂,控制不了金城形势,天子很可能还会调另外的人来接管。

贾诩迅速权衡了一下,便做出了决定,支持阎行。不管怎么说,阎行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凉州人,与天子的关系非同一般,深得天子信任。如果连他都不能稳定凉州,天子很可能会对凉州人失去信心。

“你有什么计划?需要我和大都督做些什么?”

阎行也不推辞,他的确需要贾诩的支持,更需要安西都督府的支持。他只带了百余亲卫骑从辽东赶来,原先的部属全都留在了辽东,韩遂的主力又几乎都折在了战场上,仅凭留守金城的人马是不足以向曹操复仇的。他需要都督府的支持,需要陇右世家的支持,甚至需要牛辅的支持。

“我需要骑兵,我需要军械,我需要粮食。”

贾诩一口答应。“只要凉州有的,都支持你。凉州没有的,我请鲁都督安排。少英,左都护那边,想必你已经通过气了吧?”

韩少英点点头。收到韩遂阵亡的消息后,她就向孙尚香请求返回凉州复仇,孙尚香已经安排相关的物资,只是数量巨大,要运到凉州还需要一些时间。

贾诩松了一口气。有了天子和左都护的支持,阎行夫妻报仇就不难了。他随即领着阎行、韩少英入城,与鲁肃见面。鲁肃安抚了阎行几句,随即直入正题,询问阎行的具体计划。

阎行夫妻在长安只停留了两天,与杨阜等人先后见了面,更昼夜兼程,赶往凉州。

成公英提前收到消息,亲自带着数千骑兵,赶到榆中迎接。见面之后,成公英拜倒在韩少英的马前,痛哭流涕,向韩少英请罪,随即将指挥权交给韩少英,自请为亲卫。

韩少英也没客气,接过了兵权,当着众人的面,折箭发誓,要为韩遂报仇。韩银战死官渡后,韩遂又纳了妾,生了两个庶子,只是年纪尚小,还不能主持事务。韩少英以姊姊的身份暂时接管族中事务,又从家族里挑选了一些少年,编为亲卫营,由成公英指挥。

很快,阎行、韩少英为韩遂发丧,周边数百里内的汉羌赶来送葬。凉州刺史杜畿主持丧事,左都护孙尚香、安西大都督鲁肃也派了使者来,武威督牛辅亲至,马腾也派来了代表。借着这个机会,阎行招募了一万汉羌骑兵,两万匹战马,又筹集了一些粮草,开始训练。

六月中,第一批军械送到金城。

就在这时,湟中传来消息,羌人聚众五六万人,起兵叛乱。

渐变

湟中羌是一个泛称,泛指金城郡西部湟水流域的氐羌部落,又称西羌。这里算是羌人的发源地之一,湟水河谷水草丰茂,可耕可牧,再加上被后世称为青海道的古老商路,他们活得还算自在。

可是随着汉羌矛盾的激化,最终导致持续百年的战争,不仅拖垮了大汉帝国,也让羌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战事频起,商旅减少,再加上大量的人口死于战争,湟中不再是世外桃源。

如果能艰苦朴素,自力更生,湟中倒也不是不能活下去,但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部落首领们早就习惯了对汉地货物的依赖,如何能再过苦日子。能交易则交易,不能交易则抢,也就成了最自然的结果。

正如汉人对羌人的压迫主要是贪官污吏引起,与普通百姓无关一样,羌人孜孜不倦的造反主要也是部落首领们的贪婪所致,并非普通羌人自愿。

韩遂控制金城时,与湟中各部落之间也时有争斗,但大部分时候还是相安无事的。部落首领用牛羊、马匹和韩遂交换中原来的布匹、茶叶和各种物化,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,同时不断引起小摩擦,送韩遂一些功劳,让人觉得离了韩遂不行。

在这种默契下,韩遂在金城就是这一带的土皇帝,历任凉州刺史都很难干涉金城的事务,赫赫有名的杜白虎也不例外。也正因为如此,韩遂才能放心大胆的带着主力去武都作战。

可是谁也没想到,韩遂会战死在武都。

韩遂战死,杜畿进驻金城,虽然成公英手中有兵,但他的威望不如韩遂,仅能自守,无法插手其他事务。从中原来的货物被杜畿控制,湟中羌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自如的得到中原货物,几番交涉未能如愿后,他们决定故技重施,用武力来抢。

成公英知晓内情,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阎行和韩少英,然后一言不发,静静地看着他们。

眼巴巴看着阎行夫妻的还有韩少英的几个叔叔。

韩少英明白他们的意思。他们还想和韩遂在世时一样,继续做金城的土皇帝。但是她很清楚,这是不现实的,一来这些人没有韩遂的实力,二来时代变了,大吴皇帝绝不会再容忍这样的事出现。朝廷上针对韩遂、马腾的声音早已有之,只不过皇帝陛下稳重,没有采纳而已。

如今安西大都督鲁肃已经到了关中,左都护孙尚香在洛阳,随时可能西进,韩家还想独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