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95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都是官话,楼麓听得明白,不敢放肆,连忙行礼。陈琳很满意,夸了两句,引着他们进殿。来到大殿门口,拾级而上,沈友、楼麓在殿外候着,解了腰间刀剑,放在一旁的兰錡上,回到殿门口,恭恭敬敬的等着。孙策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
沈友进了殿,撩起衣襟,拜倒在地。“云中督,臣友,拜见大王。”

楼麓也跟着跪倒在地,以额抵地。“黑翎校尉,上谷乌桓楼麓,拜见大王。”

“起来,起来。”孙策扶起沈友,上下打量了沈友两眼,捏捏沈友结实的手臂,满意地点点头。“子正,辛苦了。”

“不辛苦。”沈友正色道:“臣坐收其功,不敢言苦。”

孙策和张纮交换了一个眼神,会心而笑。张纮抚须说道:“沈督这是没打痛快啊。”

“根本就没打。”沈友无奈的摊摊手。“准备了那么久,结果……”

“善战者,无赫赫之功。不战而屈人之兵,有什么不好?”

“话虽如此,终究还是有些遗憾。”沈友偷偷瞟了孙策一眼,见孙策没有接话的意思,立刻转换了话题。“臣当然能理解大王爱惜民力的良苦用心,只是将士们有些不甘。王氏兄弟就此逃过一劫,实在太便宜他们了。”

“哼!”孙策伸手指指沈友。“就你沈三妙能言善辩,明明是自己好战,偏要借将士们的名义。过来,让你看一样东西。”说着,转身向侧殿走去。

“喏。”沈友快步跟了过去,一进门,就被迎面一个巨大的沙盘震住了。他站在门口,仰着头,看着地图,迅速扫了一遍,发现这是益州的沙盘,上面已经插了一些旗帜。

“大王,这是……准备攻蜀?”

“只是计划而已。”孙策淡淡地说道:“有没有兴趣插一脚?”

沈友再次扫视地图,发现了周瑜的战旗、黄忠的战旗,还有鲁肃的战旗,苦笑道:“臣虽有意,可是有周黄鲁三位在前,哪里还有臣的机会。再说了,区区曹操,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。”

“沈督,益州易守难攻,虽有周黄诸位,却未必能顺利攻克。”张纮沉声道:“是以在周黄鲁三位之外,大王还准备了两路人马,一路是太史子义,他将从交州方向发起进攻,与周公瑾夹击南中;另一路则从关中起兵,与黄汉升、鲁子敬三面进攻汉中。”

见张纮说得郑重,沈友知道孙策不是向他问计,而是已经做出了决定,只是问他有没有兴趣参与其中而已。他不敢孟浪,收起笑容,仔细盘算起来,良久才摇了摇头。

“大王,臣虽求战心切,但此战胜负不在兵将多寡,而是钱粮供应能否充足,很可能是一场消耗战。既有周黄鲁太史诸将,有没有臣,区别不大,臣还是为大王镇守并州为好。”

孙策嘴角微挑。“当真不参与攻蜀?”

沈友坚决的摇了摇头。“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。”

孙策和张纮对视了一眼,放声大笑。沈友心中狐疑,却不敢多问,只是静静地站着。张纮笑了两声,点点头。“还是大王知人,沈督果然是个识大体的。”

孙策笑道:“可当一方之任否?”

“有沈督镇守太原,北方可安。”

沈友松了一口气,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被攻蜀的战功迷惑了心神。返京之前,他已经和庞统反复商量过。孙策进攻益州的时候肯定需要一员大将镇守北疆,统筹西至凉州、东至幽州的防务。这不是一个战区督可以担当的责任,孙策很可能会安排一个大都督,统率数名战区督,全面负责北疆战事。

在太史慈调离幽州的情况下,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。可若是他求战心切,被攻蜀的战功所诱惑,那这个大都督就是别人的了。

吴王麾下良将如云,能够担任大都督的人选就有好几个。他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,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。

化胡为夏

孙策原本属意的北疆大将是太史慈。

太史慈弓马纯熟,为人机敏,能打硬仗,为人重信有义,是一员难得的骑将。有他镇守北疆,胡虏不敢放肆。

但是很可惜,太史慈被好战的公孙度拖累,错失了这个机会,便宜了沈友。

论个人武力,甚至临阵指挥能力,沈友不如太史慈。但沈友有沈友的优势,一是他更加稳健,能从大局出发,不急功近利。为了准备并州之战,他前后准备了一年多,有足够的耐心,这才等来了一战击破弹汗山的机会。二是他文武双全,读书多,能从文化的高度考虑制夷化夷的问题。仅仅几个月,楼麓就成了他的迷弟,上谷、代郡乌桓也因此一战而定。

更重要的是,他是江东人,不用担心任何人的猜忌,马超、陈到等人也不会质疑他的资历。

能不能付沈友以北疆之任,取决于沈友本人能不能胜任,没有太多其他的考虑。

在攻蜀的大功面前,沈友能抑制住自己建功立业的欲望,服从大局,这让孙策放了心。他最怕安排了沈友镇守北疆,沈友却不安心,一心要在攻蜀中分一杯羹,未免让人质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