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行三国 第928节(1 / 4)
“妾只是一个建议,岂敢越俎代庖,为大王选人。”
孙策沉吟片刻。“孤有你们几个,心满意足,暂时没有再纳夫人的想法。你如果有合适的人选,不妨为孤的几个弟弟张罗着,尤其是仲谋,年纪也不小了,胡姬成群,正妻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。太后虽然不说,心里还是着急的,你多费点心思吧。”
“喏。”
……
天井关。
令狐邵背着手,在城头来回踱步,不时地看一眼关外的羊肠小路。站在关城之上,可以一眼看出十余里,曲折的羊肠坂尽收眼底,推着小车,挑着担子,在羊肠坂上艰难前行的民伕像蚂蚁一样缓缓移动。
正是秋收季节,这些百姓却被征发来运送军粮,心中怨气可想而知,仅仅半天时间就发生了四五起民伕与关塞士卒发生冲突的事。若是平时,令狐邵不会放在心上,抓住几个刺头打一顿就好了。可是现在他不敢如此轻率,吴军攻城在即,司马懿急需这些粮食守城,一天也耽误不得。
突如其来的压力让他焦灼不安,心浮气躁,没有了往日的从容。
“都尉,都尉。”一个士卒一边气喘吁吁地喊着,一边奋力爬了上来。
“什么事,慌慌张张的,成何体统?”令狐邵没好气的喝了一声,瞪起了眼睛。士卒吓了一跳,连忙站住,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,递上一柄短刀。令狐邵不解其意,接过短刀,打量了一番,觉得此刀与众不同,不仅装饰华美,而且上面有一个展翅欲飞的凤凰标志,这是平时没见过的,却很容易让人想到吴国,联想到以凤凰自号的吴王。
“哪来的?”令狐邵一边说,一边拔出短刀。短刀细长,寒光闪烁,做工很精致。令狐邵用拇指试了试刀锋,刀锋很薄,很锐利。
“关外巡逻的士卒在珏山附近捡到的。”
“珏山附近?”令狐邵心里咯噔一下。珏山在天井关东北,丹水从山脚下流过,一直向南,通往河内。虽说那条路不好走,不可能通行大队人马,可是十人从河内溯水而上,还是有可能越过太行山,进入并州腹地的。现在正是粮食运输的关键时刻,若是被吴军细作混了进来,烧毁粮草,那可是个麻烦事。
“有多少人?”
“人数不明,还在追查,但是……”士卒指了指刀鞘上的凤凰标志,咽了口唾沫。“都尉,有人说,这个标志像是吴国羽林卫特有的军徽。”
“吴国羽林卫?”令狐邵再次打量了一眼手中的短刀,心跳忽然加速。吴国羽林卫是由孙策的妹妹孙尚香指挥的,难道说孙尚香不在孟津大营,到了珏山?就算不是孙尚香本人,这也非同小可。羽林卫是孙策近卫,如果能擒住几个,那可是不小的功劳,还能折辱孙策,振奋一下士气。
更重要的是,羽林卫全是女子,战力有限,人数又不多,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功劳。
令狐邵没有过多犹豫,很快做出决定,从关中抽调三百精锐,由儿子令狐华率领,赶去珏山围捕这些吴国羽林卫。
天井关
天井关是纯粹的军事要塞,地处太行山顶,地形受限,规模并不大,总兵力不过五百人,但令狐邵深知山中捕人不易,没有足够的人手很难成功,这才派出大半兵力。至于天井关,他不觉得吴军主力能够悄无声息的通过这十里长坂,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他面前。
尽管如此,他还是叮嘱令狐华时刻注意关中的消息,一旦有警,立刻赶回关中增援。天井关的西北方向不远有一个山峰,是这座山岭的最高点,比天井关还要高出十几丈,上面有个烽火台,白天举烟,夜晚举火,周围的十余里都能看到。
珏山在天井关之北,上下落差不过百丈,比关南的路好走。来敌出现在羊肠坂时示警,他们最多两个时辰就能赶回关中,而敌人却未必能在两个时辰内通过羊肠坂,到达关前。
令狐华一口答应,率领三百精锐匆匆而去。羽林卫与众不同,是吴国的宫省禁军,擒获她们的功劳不亚于击败吴军的主力。
令狐华离开后,令狐邵又派人检查烽火台,确保一旦有事,烽火台能及时示警。天井关是并州南大门,王凌将天井关交给他,他不能有丝毫大意。随后,他就坐镇关中,密切注视着关南的十里长坂,以防意外。
关门敞开,一队队民伕鱼贯来到关前,领了粮食和凭证,又转身回去,沿着十里羊肠坂下山,赶往邘城。羊肠坂曲折迂回,道路狭窄,小车难以通行,大部分人都是肩挑手抬,极是辛苦。令狐邵看在眼中,很是不忍。秋收季节,若非万不得已,谁会丢下自家的庄稼不收,跑来这里运粮。
乱世人,不如太平犬。中平以来,天下大乱近二十年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。
令狐邵越想越悲观。太平也许会来,却与并州无关,吴军四面围攻,并州接下来的几年必然烽烟四起,就算吴军攻不进来,并州也会因为战争的巨大消耗被拖垮,只能依靠地利勉强支撑,直到形势出现转机。
……
羊肠坂的南端,离山路不远一个山凹里,孙尚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