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844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份。说到底,父母就是父母,心疼、偏袒弱势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。在亲情面前,纯粹的理性是不存在的,兄弟不和——虽然没有撕破脸——终究还是让他们难做了。

“伯阳最近怎么样?”

“挺好的。”袁衡淡淡地笑着。

“怎么个好法?”

“求仁得仁,得偿所愿,自然好了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孙策忍着笑,一本正经地点点头,随即转移了话题。

吃完晚饭,孙策又坐了一会儿,换了一身便装,出了门。当值的许褚带着一群虎士在门口等着,都是一身常服,佩着环首战刀,看起来和普通的武士差不多,只是更剽悍精壮一些。郭武等人也在,谢广隆正和刘虎凑在一起,挤眉弄眼的说着什么。

“查清楚了?”

谢广隆迎了上来,拱手施礼,神情严肃。“大王,查清楚了,马超在阳亭西的万金坊。”

“远吗?”

“不远,也就十来里地。”

“谁是幕后人?”

“一个本地游侠儿,诨号叫什么八臂神龙,赌术很不错,武艺也说得过去。”

孙策瞅了谢广隆一眼,哼了一声:“过得去的意思,就是胜过你吧?”

谢广隆讪讪地笑了笑。“臣最拿手的是射艺,不是拳脚短兵。况且赌钱喝酒,打架也只是助个兴,哪能真杀人。大王要是想端掉万金坊,不用如此兴师动众,臣带几个人去就行了。”

凌统牵来坐骑,孙策翻身上了马,在马背上坐稳,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谢广隆。

“打不过,赌得过吗?”

谢广隆的眼睛顿时亮了。他拍拍胸脯,兴高采烈。“只要大王同意,臣将八臂神龙的八条手臂都能赢来。狗日的,自己没见识,不知道射声技,非说我作弊。要不是军纪严,不能造次,老子……”

刘虎咳嗽一声,谢广隆霍然惊醒,抬手给自己一个响亮的大嘴巴。“大王恕罪,臣一激动,又管不住嘴了。”

过目不忘

孙策很少出行。一是公务确实繁杂,二是出行麻烦,为了安全和排场起见,免不了前呼后拥,少则百十人,多则上千人,实在无谓。

阳亭不同,虽说在大营外,其实紧挨着军营,相距不过五百步。很大程度上,万金坊这个赌坊就是为军营服务的。军中将士大多没什么文化,虽经他大力提倡,爱学习的人毕竟还是少数,大部分人只知道提刀砍人,当几年兵,挣些功劳,回家种地。远离家乡和亲人,闲暇时出营赌钱、喝酒是最常见的消遣。

万金坊不仅是赌坊,还有其他娱乐,可以让将士们毋须离营太远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。从东海运来的海鲜也很有特色,附近有一些人家办婚宴、寿宴也会请万金坊帮忙操持,所以万金坊在附近的名声还算可以,至少本地百姓的口碑还是不错的。

兔子不吃窝边草,这个八臂神龙不是一个简单的混混。

十来里路,转眼就到。孙策等人先进了离万金坊最近的全柔大营。全柔正在帐中独饮,儿子全琮坐在一旁背书,背得可能不太很顺利,全柔的脸色不太好,全琮的脸上则有五条红指印和没擦干净的泪痕。

见孙策进帐,全柔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,连忙起身,险些掀翻了案几。全琮起身扶住全柔,离席而起,向孙策行礼。孙策看了一眼全琮案上的战记,摸摸全琮的小脸。

“又挨打了?”

全琮低下了头。“小子读书不用心,惹父亲生气,理应受罚。”

孙策在全柔的主席上坐定。“你也真是,着什么急?才十岁的孩子就背战记,这不是揠苗助长么。”

全柔堆着笑,一边吩咐人上茶一边说道:“大王,笨鸟先飞嘛。你是不知道会稽讲武堂有多难考,臣不提前让他背战记,将来怎么能通过考试?臣是没什么指望了,只能对他严一点,希望他将来能比臣强些,也好光大门楣,别被人看轻了。”

孙策打量着全柔,哼了一声。他知道全柔心里有失落感。作为较早入幕的江东籍将领,他先是被太史慈力压,现在连朱桓都超过去了,他自然着急。

“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机会,有的来得早一些,有的来得迟一些,不是着急就有用的。你逼得太紧了,反而可能毁了他。”

“是,是,大王教训得是,臣以后注意。”

“不指望你了,你好好练兵吧。若是舍得,孩子交给我,明天让他到宫里报到。”

全柔大喜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盯着孙策看了又看,直到全琮拽他袖子,他才反应过来,一脚踢在全琮屁股上。“竖子,大王如此恩德,还不谢恩。”全琮跪倒在地,全柔也撩起衣摆,跪在地上,“呯呯”磕了两个头。孙策不仅要让他的儿子做侍从,亲自教导,还让他好好练兵,这是要大用的预兆啊。等了好久的机会终于要来了,他情难自禁。

孙策将全柔父子拉了起来,问起万金坊的情况。全柔的大营与万金坊毗邻,对情况很熟悉,一一到来。他本人没去过万金坊,对万金坊内部的事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