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823节(3 / 4)

加入书签

锋便伤了半数,顿时士气崩溃,纷纷撤离战场,落荒而逃。

战场渐渐沉寂下来,但董越却陷入了慌乱之中,面对逼到大营前的吕范,他欲哭无泪。

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董越暴跳如雷,额头上全是冷汗。这些天子身边的鼓吹在他营门击鼓摇旗,搞得像是他出营似的,摆明了就是栽赃陷害。问题是这些人逃走了,他没有证据,没法证明自己的清白,想向孙策投降都不敢了。

这不是坑人么?他满腔怒气无处发泄,全部落在了毌丘兴身上。如果不是毌丘兴突然来到他的大营,让他产生了误会,不会有这些事。毌丘兴也明白了。刘晔从头到尾都没信任他,在将台上说的那些话都是骗他的,就是为了让他来找董越,造成误会。

既然如此,那你就别怪我了。毌丘兴一咬牙。“将军,你想投吴王吗?”

“我还能投吗?”董越气急败坏。

“只要有足够分量的见面礼,就可以。”

未了的心愿

夕阳西斜,半轮红日在地平线上挣扎着不肯落下,半边天空被染得血红。

孙策负手站在城墙上,看着渐渐黯淡的落日,心情无比宁静。

身后有脚步声响起,缓慢而沉重。孙策没有回头。他知道来的是谁,也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是枉然,与其如此,不如不说。

荀彧拱着手,在孙策身后数步停下,看着被落日余晖镶上一道血色轮廓的孙策,看着他头上简朴的皮弁,一声轻叹。

“大王,听说有战报来了?”

孙策点点头,伸手一指。“日已落,黑夜将至。”

“日虽落,明日依旧会升起,只是彼日非此日。”

孙策转身看了一眼荀彧,微微一笑。“彼日即此日,只不过彼时非此时。令君,你读书自读书,生活自生活,还未能融为一炉,难怪生涩。”

荀彧怔了片刻,苦笑。“习气使然。”

“非是不能,乃是不愿。”孙策意味深长的笑笑。“长公主可好?”

“还算平静,只是有些憔悴。她不愿失礼于大王,这两天想独处静思,找我代向大王请罪。”

“请什么罪啊。”孙策摆摆手,转身向马道走去。荀彧跟上,落后孙策一步,两人谁也不说话。下了城,来到太守府中,在堂上入座。正在等候的大桥上前请示,孙策安排开饭,大桥应了,转身去安排,时间不长,送来几样饭菜,点心。

“和夫人那里送了没有?”

“和姊姊那里已经送了去,只是她吃得不多。”

孙策点点头,拿起筷子,招呼荀彧开吃。荀彧也没什么胃口,勉强吃了两口就放下了。看着狼吞虎咽、风卷残云的孙策,他暗自叹息。看这样子,孙策虽然没有亲临战场,心力却也消耗得不少。一场决定天下形势的大战,孙策居然没有亲临战阵指挥,而是交给两个弱冠左右的年轻人,这份胆识令人咋舌。

看孙策这样子,想必是胜了,只是具体如何还不得而知。荀彧想问,却又不敢问。他生怕听到天子大败,甚至阵亡的消息。虽说从双方的兵力来看,似乎各有千秋,天子应该不至于惨败,但世事难料,谁能说得准呢。当初袁绍渡河,来势汹汹,谁能想到半年后他会战死?

孙策吃完,取过手绢抹嘴,见荀彧面前的食物几乎未动,不免一笑。“听说荀公达入狱,饮食如故,相比之下,荀君未免患得患失。”

荀彧点点头。“大王所言甚是,论处变不惊,我的确不如公达。”

孙策没有再说什么,比了个手势。甄像上前,将最后收到的军报递给荀彧。荀彧接在手中,薄薄的一页纸,却沉甸甸如千斤之重。他吁了一口气,缓缓打开,细细读了一遍,看到“天子突围,下落不明”八字,长长的出了一口气。

“放心了?”

“彧为大王喜。”荀彧将军报重新叠好,还给甄像,向孙策拱拱手。“大王可以免于弑君之名矣。”

孙策扬扬眉。“吾见一独夫,何来弑君?”他顿了顿,又道:“就算是弑君,又有何妨?上了战阵,生死胜负各凭本事,所谓天子的尊号还不如一套精甲来得实在,尤其是我送的精甲。可惜荀君学我新政十年,连一套精甲都仿制不出来。若是七千骑尽披精甲,持钢矛,何至于惨败如斯。”

荀彧尴尬,无言以对。

孙策放下抹嘴的手绢。“何谓王道?天地人一以贯之,是为王道。三才之中,人最为贵,得人者王。我比你们更能得人,我就是王。刘协行霸道,自弃于天下,乃是独夫民贼,今自取其咎,何来弑君?”

荀彧面红耳赤,长声叹息。

……

天子勒住坐骑,抬起头,看着初升的明月,一时无言。

晚风徐来,芦苇随风摇摆,哗哗作响,似低语,似叹息。

天子眯起了眼睛,混乱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。身后有战马的喷鼻声,沉重的脚步声,痛苦的呻吟声,还有压抑的抽泣声。

得知吕布阵亡,首级被人斩下示众,英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