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796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吴王称臣。”

凉茂一愣。他对此事略有耳闻,但具体情况不清楚。袁谭入境之前,的确传出风声,说曹昂打算向孙策称臣,只是孙策坚持要没收兖州世家的田产,兖州世家集体反对,这才没谈成。曹昂被袁谭击败,远走益州,袁谭再次入主兖州,以至于有今日。

“先生当时是支持的?”

“我当时也是反对的,但现在想来,当时是乡愿了。”毛玠抬起头,看着凉茂,眼神中多了几分惭愧。“其实我对豫州的情况很熟悉,知道曹使君的决定是对的,只是不愿违众,所以才反对。”

“豫州的情况……”

“你经过豫州,应该知道那些交出土地,向吴王俯首的豫州世家现在过得都不错,财富就算没有暴增,也不比之前差。吴王是赎买,不是掠夺。伯方,至少我看到的上计中,没有因此困顿的,倒是不少人产业增涨迅速,为了交税而钻营苟且,丑态百出。嘿嘿,兖州战事结束,满伯宁回到豫州,怕是又要杀几个才能捺住这股歪风。”

凉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“先生,你的意思是说,兖州也应该像豫州一样经营工商?”

“经营工商有什么不好?”毛玠摆摆手,示意凉茂不要着急。“重工商是会影响务农的人口,影响粮食生产,但什么事都有度,不能一概而论。凡事过犹不及,重农而导致的土地兼并已经成了痼疾,这比重工商引发的问题更多。吴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,才想办法从世家手中赎买土地。衍生的问题有没有?肯定有,但值得一试。伯方,夫子也没嫌弃工商,子贡就是一个大商人。”

凉茂没说话。他被毛玠的态度惊呆了。他知道毛玠的学问比他好,而且是真君子,他说这些话绝不会是为了献媚孙策,而是发自肺腑的劝告。他只是不明白,为什么毛玠会这么说。毛玠刚才提到豫州世家,豫州世家怎么了,难道那些传言都是真的,不是孙策为粉饰自己的谎言?

过了好一会儿,凉茂总算回过神来。“先生,豫州……真的太平?”

毛玠皱了皱眉,有些遗憾地看了凉茂一眼。“伯方,你就是太急了。如果这一路上走得慢一些,留点心,多看看,也许你根本不用到建业来。行了,既来之,则安之,在建业多呆一些日子吧,好好看看。如果愿意留下,我可以做你的举荐人。”

“我?”凉茂哭笑不得。“入仕吴国?”

“有什么不可以?你的学问、能力都是有的,只要肯脚踏实地,做一个县令绰绰有余。兖州迟早会向吴王称臣,届时你想回去也可以,手里有了权,不是更能照顾乡党?”

凉茂心中一动,觉得毛玠所说未尝不是一个办法。“吴王能同意?我刚才可能惹怒他了。”

“你过虑了。”毛玠似笑非笑。

“什……什么意思?”

“没什么。”毛玠挥了挥手,笑着转向别外,向远处看了一眼。船沿着秦淮水向前,不远处是一座形状别致的拱桥,桥上有亭,亭顶有一只火红的大鸟,展翅欲飞,正是传说中的神兽朱雀。桥上行人如织,笑语盈盈,下了桥便是宽阔的沿河大街,无数店肆沿街而列,每一家都摆满了商品。

凉茂吃了一惊。“先生,这建业市怎么没有市墙?”

毛玠笑了。“有市墙围着,晚上还怎么做生意?别急,我们先上岸,为你定两身换洗衣服,然后找一个酒楼,边喝边说。你喜欢什么酒?野王甘醪还是宜城醪,江陵春还是九酝露,要不喝西域葡萄酒吧,初入口有些怪,习惯了却着实不错。”

乌衣巷

凉茂晕乎乎的跟着毛玠上了岸,眼前一下子热闹起来,笑语盈耳,香气扑鼻,到处都是人,既有云鬓半斜、粉面如霞的女子,也有扶刀带剑、顾盼自雄的男子,不时有力伕推着满载的货车,一路吆喝着“借光”,一边喊着沿街店肆的名字,顺手扔出一件件货物,脚下却不停一步,被叫到的店肆中也有人一边应着,一边接过货物,顺手摆在一旁。

看着像杂耍似的场景,凉茂目瞪口呆。从这些人的配合默契来看,这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,想必是双方都习惯了如此。

“嘿嘿,哪来的蛮夷?走路长点眼睛。”一声清叱打断了凉茂。凉茂举头一看,见一个少年横眉冷目地瞪着他,双手叉腰,袖子撸到肘弯,一副要动手打架的模样。腰间扎着剑带,带着一口长刀。少年神情凶悍,相貌却清秀得很,不仅面皮白晳,露出的手臂也雪白如玉,只是手有些黑。

“别闹了。”旁边一个同样装束的少年笑着,将那少年拉走。“别欺负人,外乡逃难来的,不容易。”

刚刚被人称作蛮夷,凉茂已经很不舒服,此刻又被当作难民,凉茂按捺不住,抬手就要叫住那两个少年,毛玠眼疾手快,一把拽住。“伯方,别多事。”

“我怎么就成了蛮夷?我怎么就成了难民?我像个难民吗?”凉茂有些气急败坏,引来了不少路人的注视,一个个眼神平静,浑不以为然。

“在这条街上,就你最像难民了。”毛玠忍着笑,伸手一指斜背着一个装满了报纸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