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754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个跳出来的机会,先让袁谭的大军耗尽他们的元气,到时候再收拾他们既有了由头又轻松。

好是好,就是有点损,引蛇出洞啊。

庞统设计,朱然打头阵,这两个小子都很争气。

孙策和郭嘉一边吃羹一边闲聊,气氛轻松。郭嘉只分析了方案的基础框架,具体的分析将由军师处形成报告,送给孙策及相关的人员审阅,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辩论,并不是军师处就能定的。总体而言,孙策以郭嘉的计划表示认可。青州看似危险,实际稳妥,反倒是兖州可能会有麻烦,曹昂控制不住兖州世家,反被兖州世家控制,而兖州世家同样省不得土地,对他和新政的抗拒心很重。

郭嘉的解决办法有两个重点:一是让兖州世家自己选择,是继续保持中立,还是做袁谭的马前卒;二是发动豫州百姓保护家园,尤其是那些从青州、兖州逃难过来的百姓。他们为了生存,不得不背井离乡,来到豫州,现在青州、兖州的世家还不放过他们,要侵占他们新的家园,摧毁他们刚刚稳定的生活。他们能忍?

经过几年深耕,豫州的世家已经被清理殆尽,剩下的也臣服了,普通百姓享受了新政的好处,也有更多的主人意识,再加上不久前诸葛亮在豫州推广报纸打下的舆论基础,只要兖州世家支持袁谭,向豫州进兵,这些百姓绝不会坐视,征发令一下,各县自保的兵力绰绰有余。

吕范、吕蒙、蒋钦虽然被调走了,可是满宠在啊。能不能击败曹昂、袁谭不好说,坚守一段时间,等待救援,肯定是不成问题的。

就连敲打益州,郭嘉都不想动用最精锐的中军,而是让水师都督甘宁出马。甘宁本来就是益州人,纵横长江多年,是赫赫有名的锦帆贼,如今他带着楼船和精锐之师回去,配合周瑜、黄忠作战,从中路突破,曹操估计得吓出一身冷汗,戏志才要耗不少脑子。

“这个方案只有一个目的:富强而有智的百姓才是王道之本。”郭嘉意气风发。“唯知耕战,以愚民、弱民为手段的霸道过时了。”

又见满宠

每年冬天都是孙策最忙的时候,各州刺史要述职,诸郡太守要来上计,汇报情况,九都督或是亲至,或是派代表,或是汇报今年的战绩、训练情况,或是请战,不一而足。

今年也不例外,而且更忙。一是形势严峻,几乎除了扬州之外都被波及,二是明年就是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,有些州郡任务完成得不太好,压力比较大,事先要来通气,酌情调整,免得到时候拖后腿,影响了整体计划的完成,也影响自己的前程。

孙策天天忙着接见,虽说谈不上日理万机,也很少有空闲。所以大家也识趣,事先充分准备,谈的时候开门见山,简洁明了,谈完就走,尽可能不浪费孙策的时间,有什么具体的事务,自有相关的人员接洽。除了碰上饭点,一般不留下来吃饭。孙策也很少刻意留饭。盯着他的眼睛太多,他对谁好一点,马上就会有很多人产生联想,紧跟着就有人去拉关系、托门路,不胜其烦。

这次述职,他要留两个人:豫州刺史满宠,水师都督甘宁。

……

满宠和往年一样,行色匆匆。千里迢迢的赶来,述职不到半个时辰。详细的报告交给国相张纮审核,他与孙策见面谈的事并不多。谈完之后,他正准备告辞离开,孙策留他吃晚饭,并让他先去找一下郭嘉。

满宠有些意外,随即大喜。郭嘉的军师处是负责军事的,眼下袁谭进攻青州,形势紧张,豫州也要做战前准备,孙策让他去找郭嘉,很可能是有任务交给他。军师处交待之后,孙策还要和他面谈,而且时间不会短,这才会特意留他吃晚饭。

满宠转身来到隔壁的军师处。军师处很忙,郭嘉正在安排工作,见到满宠,他点了点头,示意满宠到里间先坐一会儿。满宠目光一扫,军师处又少了几个熟面孔,多了不少生面孔,不禁暗自感慨。吴王的事业日新月异,人员变化太快了。陆议、朱然、诸葛亮等人陆续外放,新进的人员眼生得很。

满宠来到会客舱坐定,有侍者送上茶,满宠喝了两口茶,郭嘉就进来了。

“见过大王了?”郭嘉将一卷文书放在案上,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。

满宠放下茶杯,微微欠身。“刚见过,大王让我过来见祭酒,也没说什么事。”

郭嘉一边喝茶一边斜睨打量满宠,笑容狡黠。“猜不出来?如果你猜不出来,那这个任务就不能交给你了。这次任务比较敏感,需要一个聪明人。”

满宠笑而不语。郭嘉将案上的东西推开,打开带过来的那卷文书,是一副地图。满宠瞟了一眼,立刻认出是豫州与兖州接壤的防务图,西起浚仪,东到任城,有十余个点,上下错落。他顿时心动,这是全面防御作战,动用的兵力至少两万,相当于一个战区督,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战区督。

九都督中,只有周瑜、太史慈直接统领的兵力超过一万,其他人都在万人以下,有作战任务时才会临时增调,战事结束就各归防区。

“看明白了吗?”

满宠没有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