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92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策不露面,这任务就无限期停滞。

袁夫人不愿意让袁权看出她的不安,便旁敲侧击地问孙策的行踪。袁权心中明镜也似,却装作不知道,敷衍说可能是练兵比较忙,忙完了自然会来。袁夫人也不好追问,只能耐心地等待,过了两天又问,袁权还是说不清楚。

不知不觉间,半个月过去了,孙策连影子都没看着。不知不觉,又半个月过去了,漫山遍野的树都绿了,小院里桃花也开了,孙策还是没有来。又过了大半个月,院里院外的桃花落尽,结出了果实,孙策还是没露面。

杨彪等得心急,派人来问任务进展,袁夫人也急了,追问袁权,袁权这才说,孙策不敢来,他怕被姑母责备,只能敬而远之。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,她还特地拿出那封信,上面有孙策亲笔回复,很漂亮的四个字:敬而远之。

看了信上的日期,袁夫人哭笑不得。她来秣陵的当天,孙策就决定躲着她,她却蒙在鼓里,傻乎乎地等着孙策来见。这要是不追问袁权,住得再久也没用啊。

袁夫人很郁闷,却无法生气。孙策敬畏她,不敢来见,这可不是失礼,正是有羞耻心的表现,总不能再批评,打击他进步。

袁夫人心里高兴,又不肯自降身份,主动去见孙策,便让袁耀带着相关文书去玄武湖见孙策。过了两天,袁耀回来了。孙策看到了赵岐给天子的上疏,但他不能决定,打算派袁耀去豫章问问杨修的意见。如果杨修也不能决断,那就把杨修召回来,留在身边做参谋,时时请益。

听了这话,袁夫人急了。杨修现在是豫章太守,召回来做参谋那是降职啊。关系到儿子的前程,袁夫人决定降尊纡贵,亲自去找孙策。袁权劝不住,只好安排人准备船只,直奔玄武湖。

孙策正在操练水师。旌旗招展,战鼓雷鸣,数十艘楼船在湖中变换阵型,往来争先,激起水花阵阵。蒙冲走舸在大船之间穿梭,快若奔马。

袁夫人在太湖见过楼船,但楼船在太湖中行驶时都比较慢,井然有序,就像稳重有礼,从容不迫的谦谦君子。眼前的楼船却是另外一副模样,硕大的船体在无数巨桨的推动下,劈波斩浪,相互追逐,船上的将士齐声呐喊,士气如虹,激烈着人的耳膜,让人心襟摇荡。

孙策正在将台上指挥,得知袁夫人来了,他在将台上探出半个身子,冲着袁权连连挥手,喊了几声。战鼓声激烈,袁夫人根本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,袁权附在她耳边,转达了孙策的意思,说这里是军营,不宜待客,怕怠慢了姑母,请她先回去。

袁夫人等了两个多月,已经等得心烦意乱,哪里肯回去。袁权无奈,让袁夫人在一旁候着,她自己拾级登台,来到孙策身边。孙策在扶着栏杆,察看湖中的战船,见袁权登台,不禁笑出声来。

“老人家怎么样?”

袁权嗔道:“姑母才四十出头,怎么能叫老人家。”

“她是人没老,心老了,不知道与时俱进,还以为是三十年前呢。”孙策笑容渐淡。“过两天,你送她回去,把阿衡接来。天天和她在一起,我怕阿衡跟她一样老气横秋,未老先衰。”

袁权有些尴尬。孙策一向敬老,很少对长者口出恶言,尤其是对她的长辈,这样的重话极为罕见。

“夫君,我……”

“跟你没关系。”孙策摆摆手,诸葛亮等人会意,鱼贯退下,将台上只剩下他们二人。孙策牵起袁权的手,将她拉到身边,搂在怀中,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,伸手一指远处。“看到中间那艘楼船了吗?”

袁权眯起眼睛,凝神细看,这才注意到湖中十几艘楼船并不是随意混战,反倒像是十几艘船在围追堵截其中一艘,只是那艘楼船速度极快,左冲右突,几次突出重围。她很是吃惊。楼船体量大,速度慢,什么时候能跑这么快了?

“这是阿楚这两个月的心血。”

袁权又惊又喜。“阿楚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?”

“虽然还没有最终完成,但是有方向了。”孙策笑容欣慰。他顿了顿,又道:“你回去告诉姑母,我不反对姑父和赵公的建议,不过要修改一下,我本人不去长安,没兴趣和那些人扯皮,浪费青春。”

“你不去,还有谁能去?”

“谁想去谁去。”孙策思索片刻,又笑道:“你去问问姑母,让德祖代我去怎么样。”

袁权嗔道:“晾了她两个月,你还没消气?德祖是她的独子,又没你这样的身手和实力,送到长安去让人挤兑,杨家这脸面还要不要了?”

孙策歪着头,打量着袁权。“你觉得我是针对你姑母?”

袁权很诧异。听孙策这口气,他不是在开玩笑,而是真想接受赵岐等人的建议,并且要派杨修去长安代替他执政?

“我想了很久,赵公的这个建议虽说有点想当然,却不妨利用一下,至少要让天下人看看朝廷究竟是怎么想的。”孙策揽着袁权的纤腰,手有些不规矩起来,贴在她鬓边嗅了嗅。“还好,还好,没什么老人味,要不然可就亏大了。”袁权哭笑不得,又被孙策的亲昵弄得面红耳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