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82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,望风而遁,仓惶逃命。

天子追到灵武谷,停止前进。再往前就是沙漠,危险系数倍增。沙漠中行军危险,他们携带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,一旦在沙漠中迷路或者断粮断水,不用鲜卑人攻击,他们就可能一败涂地。

站在贺兰山上,遥望大漠,天子感慨万千。与鲜卑人的交锋虽然短暂,但他的收获却非常多。鲜卑人不可怕,正面作战,汉军有明显的优势,可是想真正击败鲜卑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他不仅需要十万精骑,更需要充足的钱粮,足以支撑大军深入大漠,一直追到鲜卑人的老家,赶尽杀绝。

要想真正击败鲜卑人,就要先击败孙策。只有击败了孙策,平定了天下,他才能筹集足够的钱粮征伐鲜卑人。否则,就算拥有凉州精骑,他也无法远征,只能守株待兔,等鲜卑人撞上门来,无法主动出击。

天子的心情从所未有的迫切。

……

楼船缓缓靠岸,将士们从岸上扔下缆绳,放下铁锚,将楼船固定好,这才打开舷门,放下跳板。亲卫步骑鱼贯上岸,白毦士、义从营也跟着上岸,列好队型。

孙策上了岸,站在岸边等待的虞翻快步迎了上来,拱手施礼。“恭贺主公凯旋。”

孙策摆摆手。“仲翔,这些客气话等会儿再说,交州可有消息?”

虞翻笑了。“主公,没有消息。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。”

孙策同意虞翻的看法。他对孙坚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,毕竟是一路杀过来的,就算戏志才、刘繇等人联手,想一下子让孙坚全军覆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没有消息来,说明孙坚还顶得住。

“主公,你除了送消息给我,可曾有别的安排?”

孙策笑笑。“我派人去交州查看情况,还通知周公瑾,让他准备移兵南向,进入交州作战。”

虞翻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什么。两人出了码头,车马已经准备好了,上了车,队伍起动,孙策靠在车壁上,看着对面的虞翻。“仲翔以为我多虑了?”

虞翻笑笑。“主公,关心则乱。父子、兄弟,血脉相连,这也是很自然的事。不过……”他瞅瞅孙策,放慢了语速,脸上的笑容淡了气,却多了几分严肃。“即使是父子、兄弟,也不能忘了君臣之义。交州的得失固然重要,主公却不能因此乱了方寸。”

孙策没吭声,静静地看着虞翻。他一上岸,虞翻就和他说这样的话,自然是觉得非常重要,非说不可。

“主公英武,数年之间,坐拥五州,如今又得幽州之半,已经不是当年骠骑将军在襄阳作战,你可以从庐江昼夜兼程地赶过去。”虞翻顿了顿,又道:“在家为父子,出门为君臣。主公若是不相信骠骑将军有这样的能力,那就不应该托付他这样的任务,安排其他人岂不更好?难道就因为骠骑将军是你的父亲?任人唯亲,这可是为君大忌。”

“这个……是家父主动要求的。”

“他要求,主公就同意?”

孙策哭笑不得,这虞翻说话可真是一点不给留面子。

“主公,凡事过犹不及。虽说家国天下,公私还是要分清。交州出事,主公便不顾一切的发兵去救,那要是幽州也出了事,你救不救?荆州出了事,你救不救?”

孙策有些招架不住,自我解嘲地笑道:“不至于同时出事吧?”

虞翻摇摇头。“主公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主公半有天下,已是诸侯之霸,南至交州,北至幽州,西于荆州,谁还有信心凭一己之力与主公争衡?连横在所难免,主公当有所准备才好。”

风波又起

孙策转头看向窗外,一排排柳树正向后倒去,与随行的虎士身影相错,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。他安静了片刻,重新看向虞翻,嘴角挑起一丝浅笑。

“仲翔,你卜一卦吧,看看天子的西征会是什么结果。”

虞翻哈哈一笑,靠在车壁上。“臣不用卜卦也知道是什么结果。”

“说来听听。”

虞翻的眼神有些古怪。“主公不会以为天子西征真的是与羌人交战吧?主公别忘了,韩遂可是羌人叛军领袖。所谓羌乱其实就是凉州世家之乱,天子与那么多凉州世家、羌人部落和亲,凉州还能有多少作乱的羌人,还能有什么战事可言?就算有,也毋须天子出手,那些凉州世家就会出手剿灭。”

孙策笑着点点头。虞翻是难得的奇才,但他对凉州的了解太少,又局限于自已的视角,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凉州民变,只看到了凉州世家的影响,忽略了其他的因素,只能用会稽山越作乱的经验去推测凉州形势。虽说原则不变,可是具体情况不同,区别还是很大的。

至少会稽周边没有鲜卑人这样的外敌,山里的百越之民也不像羌人一样有出山抢劫的原动力。东南的丘陵地带虽然开发不足,生活不易,但温饱不成问题。只要官府不惹事,山越是不会主动惹事的。

人无完人,不能苛求啊。

“仲翔听过宋建其人吗?”

虞翻摇摇头。“扶风宋家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