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68节(2 / 5)

加入书签

用力敲响大鼓,战鼓声如惊雷一般在山谷上空炸响。眨眼之间,两侧的山坡上就响起了回应的战鼓声,数十面战鼓交相呼应,来回震荡。

在战鼓声中,无数隐身于山坡后的骑士冲上山坡,沿着山坡开始加速,马蹄声越来越急,越来越密,渐渐联成一片,与战鼓声应和,雄壮威武。

公孙续高高举起手中的双头钢矛,厉声长啸。“白马——”

“无敌!”数十名白马义从在他身侧,大声呼喝着,拉开手中的角弓,全力射击。此时此刻,他们仿佛又回到了跟着公孙瓒冲锋陷阵的时光,有几个骑士甚至流出了激动的泪水,却依然哑着嗓子,嘶声大呼,尽情宣泄着自己心中的豪情。

“白马——”

“无敌!”更多的骑士大声狂呼,跟着公孙续和白马义从策马加速,沿着山坡呼啸而下,杀向乱成一团的鲜卑人。

听到战鼓声,看到山坡上出现的骑兵身影时,百战部落的鲜卑人已经知道大事不妙,中了埋伏。当他们看到白马公孙的战旗,听到数千骑兵高呼“白马无敌”,沿着山坡飞奔而下时,后背直冒凉气。公孙瓒曾经长期担任辽东属国长史,和鲜卑人无数次交手,白马将军、双头铁矛的赫赫威名让很多鲜卑人不敢小视,此刻看到公孙续等人奔驰而来,他们仿佛又看到了公孙瓒,下意识的便想避开正面。

借着山坡加速,公孙续等人先射出一阵箭雨,然后冲入鲜卑人的阵中。他们不求杀伤,策马狂奔,迅速切割鲜卑人的阵势。尽管如此,他们还是给鲜卑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,借助战马的速度,长矛刺破鲜卑人的战甲、胸膛,战刀割开鲜卑人的皮甲、咽喉,追击两日,筋疲力尽的鲜卑人根本挡不住这些如下山猛虎的汉军骑士,被杀得四处奔逃。

在另一侧,阳猛率领两千渔阳突骑也冲下了山坡,杀进了鲜卑人阵中。虽然刘备关照过,他们只是助太史慈一臂之力,立功多少并不重要,可是眼前的形势再明显不过,鲜卑人已经是强弩之末,这时候不抢功劳什么时候抢功劳?不用太史慈关照,这些渔阳突骑就决定全力以赴,不是为太史慈,而是为他们自己。

五千骑兵以千人为一队,在各自校尉、司马的率领下,在鲜卑人的阵中穿插奔驰,迅速切断了弥加的退路,杀得鲜卑人人仰马翻,惨叫连连。鲜卑人虽然极力组织反击,但侧面受敌,体力又不支,敌人从两侧杀来,就像剪刀一样剪断了他们的阵势,兵不见将,将不见兵,号角声此起彼伏,却无法传递任何有效的信息,空有优势兵力却无从发挥,一交战便陷入全面被动。

弥加头皮一阵阵发麻。他没有理会身后响成一片的号角声,只是死死盯着前面的山坡。他相信,最致命的一击肯定会从那里发起,那里才是正面突击的最佳位置,两侧的骑兵只是为了截断他的退路而已。

对面的山坡上,数千骑兵沿着山坡依次排开,每个人都穿着闪亮的甲胄,举着长矛,整个队型就像一口寒光闪闪的环刀,随时可能呼啸而下。队型的中央,一将横矛立马,威风凛凛,一面大纛在他身后,在风中微微拂动,上面绣着一只浴火凤凰,火焰升腾,凤凰展翅欲飞,昂首欲鸣。

时乎运乎

田畴立马太史慈身后,看着太史慈一动不动的身影,由衷钦佩。

太史慈武艺高强,射艺、矛法都堪称绝世高手,但他绝不是匹夫之勇,他是指挥若定的大将,知道怎么将各部优势发挥到最大。阎柔诱敌,公孙续、阳猛突阵,百战部落已经中伏,后路被截,败亡在即,太史慈却不急于出击,仅是亮出阵势牵制谷中的弥加,让他不敢轻举妄动,以便公孙续、阳猛尽情冲杀。

听说太史慈去过辽东,又追随过刘繇,最后却还是成了孙策的部下。这大概就是运数吧,除了孙策,没人能让太史慈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,也没有人能尽太史慈所长,让他建功立业。

马蹄轻响,阎柔提着长矛,单骑而来,拱手向太史慈称谢。“多谢都督。”阎柔眉开眼笑,精神亢奋,伸手抹着肩甲上的一道伤痕。“有了这精甲长矛,我们简直是如虎添翼,与鲜卑人交手十几年,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。”

“你不用谢我。”太史慈笑道:“等将来见了吴侯,你可以谢吴侯,或者向黄大匠父女道谢也可以。这些甲胄、武器都是他们父女的智慧。”

“是啊,是啊,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。”阎柔乐得合不拢嘴。“不仅是黄大匠父女,还有本草堂的医匠们,他们研制的伤药太好了,简直是起死回生。唉,以后可得对读书人客气点,他们的功劳太大了。”

阎柔说完,抑制不住开心,放声大笑。太史慈也笑了。田畴心里却是一动。他与阎柔相交日久,阎柔对他一向很客气,但他也清楚,阎柔这样的武夫对读书人的敬意只是迫于无奈,表面文章而已,背后不知道怎么说他呢,像今天这样发自肺腑的感激读书人是非常难得的事。

黄大匠父女是什么人,本草堂的医匠又是怎么回事?田畴忽然发现,自己虽然和太史慈相处了好些日子,却没真正听太史慈说过中原的事,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太史慈向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