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57节(2 / 5)

加入书签

有什么眩目离奇的战法,只是更加迅速,更加坚决,没有犹豫,没有拖泥带水,力争一击必中。

不过息,江东军将士就完成了变阵,冲在最前面的突击勇士和辽东军接战。

肩膀抵着盾牌,借着冲击的速度,顶着对方刺出的长矛向前猛突,长刀贴着盾牌,在对方阵势被撞开一道缝隙的时候劈入,躲在盾牌后的辽东军士卒被撞得立足不稳,手中的长刀还没来得及刺出,江东军将士手中的雪亮长刀已经抢先一步砍中他们的脖子,刺入他们的胸膛。

生死只在一瞬间,双方将士搅在一起,一方猛攻,一方固守,刀矛交加,血花四溅,近身肉搏,江东军的优势更加明显,仅仅数息,付出寥寥数人的伤亡,他们便成功的撕开了对方的阵地,更多的士卒蜂拥而入,将优势扩大,迅速突到刀盾手、长矛手身后,展开对弓弩手的攻击。

弓弩手刚刚完成一通鼓的急射,手臂酸软无力,虽然身上佩有战刀,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江东军士卒时却无一战之力,伤亡惨重。

甘宁很满意,他命令弓弩手上前列阵,准备下一次打击。鼓声响起,令旗摇动,弓弩手在各级军侯、都伯的指挥下,整体向前移动,同时迅速活动手臂,调整箭囊,准备下一波射击。

甘宁带着亲卫营冲了上去,向辽东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。阵势被对方击破,身后弓弩手的惨叫声此起彼伏,这些辽东军刀盾手、长矛手已经慌了神,面对凶神恶煞的甘宁,他们肝胆俱裂,勉强坚持了片刻,被甘宁手起刀落,砍翻数人,防线便摇摇欲坠。

负责指挥的校尉刚刚树起求援的双兔大旗,敲响求援的战鼓,甘宁便杀到了他跟前,狞笑着挥起战刀,一口气连杀数名上前阻击的亲卫,接着一刀砍断校尉拔刀的手腕,再一刀割断了他的脖子,身后的亲卫拥上前去,迅速杀死掌旗兵,砍倒了战旗。

战旗哗啦啦的倒下,士气崩溃,幸存的将士无心再战,纷纷撤退。

甘宁举起战刀,摇动战旗,重新列阵完毕的弓弩手接到命令,开始齐射,时机、射程都掌握得刚刚好,箭矢越过江东军将士的头顶,射向逃跑的辽东军将士,辽东军将士背对弓弩手,虽然极力将盾牌挡住身后,还是护不周全,被射倒一片。

箭阵刚刚停息,甘宁便再次率部上前,对倒地的辽东军士卒进行补刀,确保他们没有起身的可能,同时重新列阵,准备迎接第二次战斗。

远处列阵的辽东军士卒看得真切,一个个胆战心惊,头皮发麻。

……

公孙度脸色阴沉,愤怒的甩了一下袖子。

第一战败得太快,败得太惨,超出了他的预期。

江东军的攻击流畅得让人叹为观止,数千将士进退有致,宛若一人,守如磐石,坚不可摧,攻如泄洪,无孔不入,公孙度自认做不到,即使是他麾下最精锐的亲卫营也无法实现如此流畅的攻击。

如果甘宁部就有这样的战力,那孙策的亲卫营又将有什么样的战力?

他冷着脸,强忍着喝问许攸的冲动。他觉得许攸没有对他说实话,但他却不想让许攸看出他的不安。事到如今,责问许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如何扳回一局,重整士气才是关键。如果坐视不管,任凭士气受挫,形势对他更加不利。

“传令,骑兵做好突击准备,亲卫营上前接战。”

稳扎稳打

“且慢!”许攸出声阻止。

公孙度转身,眼神严厉,怒意隐而不发。许攸报以冷笑。“怎么,是不是有些意外,以为我有所隐瞒?”

公孙度不吭声,但他的神情却带着几分嘲讽。

“升济,我对你说过的话都是事实,但我无法告诉你我不了解的事。和你一样,我也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孙策的步卒。”他顿了顿,又道:“这也许是好事,至少我没有低估孙策,给你一个不切实际的预期。”

公孙度神色稍缓,承认许攸说得有理。许攸虽然确信他有机会战胜孙策,但他从来没有说可以轻易战胜孙策,一直强调孙策练兵有方,这将是一场恶战。反倒是他自己一直没有做好心理准备,没有预料形势会严峻到如此地步。

“子远有何妙计?”

“升济,虽说用兵当随机应变,但不可轻变,尤其是在没有搞清对手真正实力的时候。这才是试探,你没有尽全力,孙策也没有尽全力,你现在就派上最精锐的亲卫骑营,如果不能取胜,又待如何?”

公孙度若有所思,轻轻叹了一口气。

“我们之前就说过,孙策的优势在士卒精练,你的优势在兵力雄厚,同等兵力下,你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,尤其是在前半程。”许攸挥了挥手。“这些人都是要死的,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能战胜孙策,只能指望他们能消耗孙策的锐气,磨损他的战刀,耗尽他的箭矢。”他又指向两侧高地上的骑兵。“那些骑兵也不是为了现在出击而准备的,他们只是一种存在,提醒孙策他还没有胜利,让他紧张,然后麻木、松懈,直到精疲力尽,现在孙策初战得胜,士气正锐,你就让骑兵出击,若不能胜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