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15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孙策正准备跟进去听听,朱然快步走了过来,看起来有些紧张。孙策眉头微挑,有些不悦。今天是他们父子衣锦还乡、荣归故里的大喜日子,就算有什么事也没必要现在说吧。

朱然看出了孙策的不悦,连忙说道:“将军,六百里加急。”

听说是六百里加急,孙策不敢怠慢,但脸上也没太多的动静。既然是六百里加急,自然是远处的消息,远处的消息就算知道了也很难立刻做出反应。

“哪儿来的?”

“南边一份,北边一份。”

孙策再次惊讶。要么不来,一来就两份,一南一北,这么巧?他看看四周,转身回到江边。

“说。”

“北边是麋将军转来的,公孙瓒与刘和大战,同归于尽,刘备接管了公孙瓒的部属,袁谭接管了涿郡。”

孙策脑袋有点疼。公孙瓒怎么这么废,就这么死了,我那些投资岂不是全便宜了大耳贼?这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,我刚刚想打辽东的主意,策应公孙瓒,决议还没敲定,公孙瓒先挂了。他有点明白郭嘉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通知他了。既然消息送到他手里,公孙续很快就能见到信使,如果不事先考虑妥当,公孙续可能会失态。

“南方又是什么事?”

“交州刺史朱符被夷人杀了。”

孙策一愣。“什么?”

“交州刺史被人杀了,说是当地夷人干的,但具体情况还在查。”

“卧操!”孙策脱口而出,有点沉不住气。朱符是朱儁的长子,脾气不太好,性格粗暴。他做交州刺史有几年了。朱儁被罢免之后,他就开始派人与朱符接触,希望朱符能够支持他,免得他劳师远征。不知道是觉得交州太远,孙策鞭长莫及,还是觉得孙家父子都是朱儁的故吏,朱符的态度一直暧昧。孙策最近在考虑是不是用兵交州,同样没有决定,结果朱符挂了。

这是故意给我找麻烦么?一南一北,同时出事,而且当事人都与他有关系。荆州那边还没定,周瑜暂时也脱不了身,老爹孙坚一心要去长安做忠臣,谁去交州比较合适?

孙策来回转了几圈,对朱然说道:“告诉祭酒,先派人安抚公孙续,稳住他。朱公那边我亲自去说。”

朱然应了一声,转身匆匆走了。孙策调整了一下呼吸,让自己恢复平静,来到孙坚身后,笑眯眯地看着孙坚和一群书生说笑。孙坚抽空看了他一眼,用眼神询问他出了什么事,孙策笑笑,不动声色地附在孙坚耳边说道:“没什么大事,一点小问题。”

孙坚将信将疑。

一人得道

孙家本是商人,小有资财,但是没什么文化底蕴,在仕途上没有希望,所以在乡里也没什么声望。不料时势造英雄,大汉日落西山,富春孙氏却扶摇直上,而且一发不可收拾,让很多人大感意外。如果说当初孙坚用战刀砍出一个乌程侯还有运气的成份,那今天孙策独据五州就不是普通的运气了,只能是王气。

富春乡绅虽然心里腹诽老天爷不开眼,这王气居然落在了卖瓜的孙家头上,但形势比人强,人不能与天斗,既然孙家气势已成,不能不来凑个热闹。毕竟乡里出了这么一个大人物,身为乡党,脸上也有光,万一运气好,也能分一杯羹,做个县令甚至太守之类也不是什么问题,从龙都是飞黄腾达的捷径。

是以孙策父子返乡过年,富春县的乡绅悉数到场,将孙家老宅挤得水泄不通,有不少人甚至无法进门,只能在外面候着。普通百姓也跟着沾光,孙静大摆流水宴,来者有份。富春长关南也提前接到了消息,给全城的普通百姓发福利,按照年龄发米发肉,发布发钱,总之要皆大欢喜,普天同庆。

孙钟去世早,长子孙羌也已经去世了,孙坚这一辈只剩下他和孙静兄弟俩,此外还有一个嫁给徐家的妹妹孙淑。孙坚又很少回家,只有孙静一个人守着祖宅,冷清得很,突然之间如此热闹,孙静既喜且忧,担心忙不过来。好在孙策安排了虞翻主持全局,调配物资,又有富春县寺协助,减轻了孙静的负担,他只要照顾好家里人就行。

对孙策的安排,孙静非常满意,全程笑容满面,对孙策赞不绝口。他的儿子孙暠在一旁侍候着,进退合礼,举止得当,也博得了一片赞赏声,更让孙静脸上增光。

“伯符啊,你可是帮了大忙了。”孙静乐得合不拢嘴,拉着孙策的手臂摇个不停。“伯高在汝南这几年不仅学问长了,气度也有所增益,有点成人的模样了。”

孙策看看孙暠,也很满意。他其实对孙暠印象并不好,历史上这货有点不安分,所以在身边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送到汝南太守府做掾吏,让张昭调教。从张昭的反馈来看,孙暠还是不错的,至少比孙权踏实,不像孙权隔三岔五的溜出去打猎。

“叔父,你这可别谢我,要谢就谢张子布先生。”孙策揽着孙静的手臂,笑盈盈地说道:“如果你还满意的话,过了年,让仲异也去吧。跟着张先生读几年书,然后看他是好文还是好武,好文就入郡学或者政务堂,好武就入讲武堂,差不多二十三四岁毕业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