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08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区别可能只在于孙坚有一个好儿子,而他没有。孙坚的儿子可以青出于蓝,早早当家,他的儿子只能到孙策身边做人质,以换取孙策的支援。

关靖知道公孙瓒的性格,非常担心公孙瓒一时冲动,犯下大错。幽州的形势复杂,几方势力犬牙交错,犯一点错都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,偏偏公孙瓒以为袁绍已死,大河以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,只等一个出击的机会。他从蓟县移驻到安次来,与其说是不想看到张则,不如说是想找机会袭击刘和,挑起一场大战。

“有人来了。”公孙瓒突然说了一句。

关靖举头看去,只见地平线上一个黑点越来越大,从移动速度来看,应该是骑士。看到骑士如此不惜马力的狂奔,关靖心头隐隐不安,总有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祥之感。

“你担心什么?”公孙瓒斜睨着关靖,有些不屑。“怕我一败涂地?”

关靖苦笑。“将军,兵者,死生之地,任何人都有可能一败涂地。如今将军处处是敌,自然是谨慎一点好。猛虎也怕群狼,败在这些人手上,实在有损将军的威名。”

公孙瓒冷笑一声,拍拍腰间的白马战刀。“他们想打败我,可没那么容易。白马义从虽不足三千之数,可是有孙策支援的军械,在幽州尚无敌手。”他想了想,又有些不满。“若不是张则从中作梗,让我多买一些军械,我早把刘和灭了。”

关靖很无语。孙策怎么可能无限量供应军械,国之利器,不可轻与,就算孙策再傻也会知道这个道理。别的不说,孙策先送了一口白马刀,后来公孙续又托人带回几柄百折钢矛,都比孙策出售的批量军械优良,这说明孙策一直有所保留,最好的军械绝不轻易出手,更别说不限量供应了。

等了一会儿,骑士来到城下,翻身下马,快步上了城,向公孙瓒、关靖行了礼,取出一份最新密报。公孙瓒看了一眼,嘴角不由得一挑,转手交给关靖。关靖看了,也有些惊讶。朝廷来了诏书,要调刘和回京,刘和出城与袁谭会面后,回府大发无名之火,接连因为小事鞭挞了几个卫士。

“看来没谈拢啊。”公孙瓒笑道:“说到底,这竖子和刘虞一般惯会空谈,言过其实。真想报仇,何必拖延至今。既然他不敢来,那我就去,免得他千里迢迢地跑去长安丢脸。”

关靖眉头皱得更紧。“将军,还是等一等吧,兵不厌诈,谁知道刘和是不是在和袁谭故意作伪?他们……”

“放心吧,我不会轻举妄动的,派斥候注意袁谭动静,看他会不会进幽州境。如果他敢越过易水,那我就先击破他,回头再收拾刘和。”

关靖松了一口气。“还是联络刘备,让他出兵配合一下吧。”

“他?”公孙瓒“嗤”的一声冷笑,一甩袖子。“那大耳贼最不可信,我邀他助阵岂不是与虎谋皮,万万不可。他若是来了,涿郡就不是我的了。”公孙瓒想了想,又有些好笑。“他到中原走了一圈,倒也不是一无所得,这满口仁义道德的倒有点名士风度,和读书的时候大不一样。看来他家那株桑树砍了还是有用的。等我拿下涿郡,一定要在他们家院子里再种一株。”

公孙瓒转身下城,大声下达命令,安排斥候打探消息,声音高亢。关靖听了,一声轻叹,抬头看了看天色,暗自祈祷,最好能下一场大雪,阻一阻公孙瓒的行程。

现在能劝住公孙瓒的大概也只有老天了。

幽州形势

蓟城,刺史府。

张则坐在堂上,看着摇曳的火苗出神,眼中充满血丝,还有一丝无奈。额头皱纹深如刀刻,双颊浓陷,颧骨高耸,被冻坏的皮肤像两团阴影。他伸出双手,烤着火,一动不动,就像被冻住了一般。

种劭坐在对面,裹紧了皮裘,低着眉,不看张则,一是不忍,二是不敢。他从涿县赶来,向张则通报了朝廷的诏书,张则接完诏之后就没有说一句话,长时间的沉默让他非常不安。卧虎的威势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过了好一会儿,张则收回手,拢在袖中,抬起头看了种劭一眼。“申甫,朝廷究竟有什么打算,就这么放弃了?”

“使君何出此言?”种劭暗自松了一口气,露出一丝略显勉强的笑容。

“公主为妾,朝廷威严何在?形势若此,之所以没有崩溃,就是因为朝廷迁都关中,有自守之力,天下人知正朔所在,心中有汉,期盼着朝廷能中兴,重现太平。如果朝廷自己先放弃了四百年基业,将这天下拱手相让,那还能指望天下人心中有朝廷吗?人心崩坏甚易,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。”

种劭拢在袖子里的双手用力握在一起,手指发麻发胀。他瞟了瞟四周,又看看张则。张则会意,挥挥手,示意一旁侍候的卫士、侍者退下,堂上只剩下他和种劭两人。种劭向张则挪了挪,离火堆也近了一些,双眼被火光照得发亮。

“使君,愚意妄测,陛下是欲行尺蠖之变。幽州乃是陛下寄予厚望之地,非使君不能筹措。”

张则瞅瞅种劭,示意他继续说。种劭掏出手巾,擦了擦鼻子,擤去被冻出的鼻涕。这幽州的天气实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