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90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“年青人有志向当然是好事,值得鼓励,但治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急不来。老子云:治大国如烹小鲜。推行新政,革除弊政,这当然是好事,可是变易制度,牵一发而动全身,岂能随心所欲?若是见小利而忘大义,除小害而生大患,殷鉴不远,我担心他会步王莽后尘啊。与其如此,不如退一步,缓一缓,去鼎革之心而存更化之志,岂不更佳?”

杨修抬起眼皮,看着杨彪。“父亲想与孙将军面谈?”

“我知道可能无济于事,可是不试一试,总是不死心。”

杨修苦笑了两声。“也好,不过我劝你不要太急。张子纲刚走,你现在追上去也没用,不如等几天,看看孙将军的反应再说。”

杨彪点了点头,闭上眼睛,靠在石壁之上。

……

张纮追上孙策的时候,孙策刚到丹阳郡治宛陵。

宛陵城几乎是全城出动,不仅大小世家、豪强全部派出代表,到城外三十里迎接,不少百姓们也闻风而动,夹道观望,就连里墙的墙头上都趴了不少人。里正们非常紧张,担心有人会对孙策不利,来回呼喝,密切注视,以防出现意外。

祖郎再次争取了导行的任务,率领二十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。泾县离宛陵不远,宛陵的百姓对祖郎都不陌生,看到这位曾经威风八面的宗帅心甘情愿的为孙策导行,心中平生敬畏之心。

甘琰作为代理太守的郡丞,当仁不让地率领丹阳太守府的掾吏跟在祖郎的后面,满面春风的向周围群众招手。普通百姓不清楚,但有点身份的人都知道甘琰已经和孙策结成婚姻,代理太守即将成为真太守,很快就要走马上任,由一个郡吏一跃而为二千石,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得直咬牙,琢磨着要和孙家结亲,即使不能攀上孙策,也要攀上他的弟妹,哪怕是他身边的将领也行。

甘琰等人过去,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陈到率领的亲卫骑、庞德率领的义从骑,然后是典韦、许禇率领同的义从营,看到这些雄壮的战马和威武的骑士,百姓们既惊叹又有些恐惧。丹阳经济落后,但尚武之风兴盛,应募为兵的人非常多,或是亲自经历,或是道听途说,大多有一定的战场经验,知道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明显,看到这些精锐骑士,亲眼见证了孙策的实力,畏惧之心又添几分。

义从营过去,孙策在郭武等人的陪同下出现在众人面前。他穿着比较简单,没有戴冠,只戴了一顶武弁,又细又长,有点像屈原所说的切云之冠,楚风甚浓,配上剑眉朗目,挺拔身姿,既英武又有几分飘逸。丹阳本是楚地,即使入汉四百年,依然保留了不少楚国遗风,看到孙策这副打扮,立刻引为乡党,不少人高声赞美,喝采声此起彼伏,络绎不绝。

甘梅与麋兰、尹姁一起,骑着骏马,紧随孙策之后。麋兰、尹姁很识趣,知道这是甘梅向家乡人展示的大好机会,自觉的退后一步,让甘梅走在前面,迎接众人的欢声。甘梅看着前面不远处孙策伟岸的身影和威武之师,既兴奋又有些羞涩,如白玉一般的面庞上泛起红晕,更添几分娇艳。她虽然刻意在马背上坐得端正,不左顾右盼,但眼神却控制不住的在人群中搜寻,每当看到熟悉的面孔,她就不自觉的露出浅笑。

孙策的队伍很长,速度也不快,走了半天才进治城。孙策进入后堂休息,甘琰赶到前面去接待要拜见孙策的人,芮氏来向孙策请示,带着甘梅去接待访客的女眷。得到孙策的同意后,甘梅跟随芮氏来到后院,几十个女眷已经在等着,甘梅母女一露面,她们就拥了上来,年长的围着芮氏,年少的则围着甘梅。丹阳民风质朴,没多少顾忌,一群小姊妹围着甘梅叽叽喳喳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,有的夸甘梅运气好,既为家族提供了助力,又嫁了一位佳婿,有的则直接问甘梅孙策身边还缺不缺人,能不能将她们引荐给孙策,以后继续做姊妹。

甘梅应接不暇,招架不住小姊妹们的逼问,将孙策身边的几个女子一一说了出来。同龄人在一起,说话本来就随便,见长辈们在一旁说话,顾不上她们,便有人悄悄问甘梅。

“孙将军虽然看起来强壮结实,可是他身边这么多女子,应付得来吗?”

甘梅瞅了一眼那女子,忍不住说道:“你看他像是精力不济的样子吗?”

那女子也不恼,笑眯眯地说道:“这我可不知道,也许为了今天,他休息了好久,又或者吃了什么补药呢。你刚才也说了,那位姓尹的女子通晓医术,南阳本草堂聚集了那么多名医,配点补药应该不成问题的。至于他的脸色,谁知道是真的好还是胭脂抹出来的?这种事又不新鲜,姊妹们,你们说对不对?”

一群小姑娘哄笑起来,戏谑地看着甘梅。虽说交情都不错,可是看到甘梅嫁了这么好的夫婿,心里难免妒嫉,如果孙策真是外强中干,她们心理也能平衡一些,即使并非如此,有机会调侃甘梅几句也是好的。甘梅知道她们的心思,却不肯让孙策背负这无名之罪,她咬咬牙,柳眉轻挑。

“你要这么说,我也没办法。他可不是无所事事的浮浪少年,天天在你们身边打转,就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壮。你们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