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89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承认炎汉火德已尽的现实,去天子号,行禅让之礼,效三代故事。孙将军非好杀之人,他不会赶尽杀绝,一定会给刘氏留一席之地。至于留多少,那就是要看怎么谈了,以我之见,关中不可能,汉中却是有可能的。”

杨彪沉吟片刻。“那孤注一掷呢?”

“孤注一掷,就是不认命,和孙将军决一死战。孙将军有百般优势,却有一项劣势,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,那就是战马。如果朝廷控制凉州,集结幽并凉三州士马,从西北两个方向发起攻击,先取冀州,再攻中原,未必就没有取胜的机会。中原富庶,但中原无险可守,一旦大批骑兵突入中原,即使孙将军善战,胜负依然难料。只不过朝廷也许能击败孙将军,却无法彻底战胜孙将军,孙将军一旦退守江东,坐断东南,依然有卷土重来的机会。只是这样一来,中原必然涂炭,朝廷能得地,未必能得人,父亲希望这样吗?”

杨彪沉默不语。

过了片刻,杨修又追问了一句:“父亲,凭心而论,孙将军和天子相比较,你觉得谁更适合做天下之主?谁更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?”

杨彪的脸扭曲了两下,挣扎道:“我……不知道。”

说天意

杨修没有再说,陪着杨彪慢慢地走。不经意之间一抬头,他发现杨彪比自己矮了很多,仔细一看,杨彪的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些驼,就像背负着无法承受之重,步履蹒跚。

杨修暗自叹了一口气,伸手托住了杨彪的手臂。“父亲,不管是古文尚书,还是今文尚书,第一篇都是《尧典》,尧舜禹、夏商周,以德禅让也好,武力革命也罢,王朝更替都是无法避免的事,父亲又何必放不下?”

“可是……”杨彪欲言又止,接连叹了两声。

“父亲,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?”

“你说。”

“如果有一天,我侥幸超过了你,比你更适合担任杨家家主,你是欣慰的退隐,安享晚年,还是会想办法除掉我,以保全你的家主之位?”

杨彪愣住了,停住脚步,回头看着杨修,花白的眉毛拧在一起。“你在乱说什么?”

杨修陪着笑。“父亲,我只是比喻。君臣父子嘛,这王朝更替其实也差不多,说起来都是炎黄子孙,谁坐天下不是坐,又不是让给蛮夷了。”

杨彪哼了一声,背着手,继续向前走。杨修紧紧跟上,却不敢放肆追问,只敢陪着笑。两人走到书院前,杨彪停住脚步,四处张望了一下,又道:“张子纲走了,你也该回南昌去处理公务了。来了这么多天,你还没泡过温泉,今天趁着有时间,我们父子俩去泡一泡。”

杨修大喜,连声答应,陪着杨彪向温泉方向走去。

袁夫人坐在书院小楼上,看着杨家父子走到书院前又折向远处,一时不解。“他们干什么去?”

袁权抬头看了一眼,笑道:“父子俩谈心,有什么好担心的,姑母你也太紧张了。平时说起来可没这么在意过,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。”

“说归说,毕竟是这么多年的夫妻。”袁夫人抬手拍了袁权一下,反驳道:“你别说我,你也好不到哪儿去。说是在这儿陪我,心思却早就不在这儿了,早知如此,不如让你随张子纲回去。”

袁权脸一红。“姑母你要是这么说,那我可就真的走了。说实在的,我这心里还真是有点担心呢。”

“你担心什么,担心他又纳了几个妾?说得也是,少年英武,相貌堂堂,弱冠便打下如此基业,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能做到,这样的少年英雄有几个少女不心动的。”

袁权笑道:“姑母,你说对了一半。”

“一半?”

“是的,以伯符如今的地位,想把女儿送给他的人不知几许,这一半算是说对了。不过还有一半说错了。我不担心他再纳几个妾,即使按古礼,王者除王后之外也有三夫人、九嫔共十二人,伯符如今才几个妾?我如果连这点分寸都没有,岂不是愧对我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。”

袁夫人撇了撇嘴。“那你担心什么?”

“我担心他不肯纳。”袁权把陶谦遗命简要的说了一遍。“你别看他好色,其实他是个重情之人,又与寻常男子不同,最讨厌把女子当礼物送人。如果一时意气,回绝了甘家,得罪的可不仅仅是甘家,说不定徐州都会不稳。”

“说到底还是寒门,没见识啊。”袁夫人哼了一声,有点不以为然。“所以这门当户对还是很重要的,四世三公又岂是凭能力就能维护的,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血泪呢。在家族的利益面前,个人又算得了什么,管他是少年纨绔还是白发老朽,都得嫁。唉……”

袁夫人原本是调侃孙策,说到心酸处,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。她拉着袁权的手。“阿权,说实话,姑母有时候真是有点嫉妒你呢。”

“你妒嫉我作甚?”袁权抽回手,瞅瞅外面,杨家父子的身影在树林中若隐或现。“姑父对你可不差,堂堂三公,连个妾都不肯纳。”

“他为什么要纳妾?我又不是没给他生儿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