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540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,通机变者为英豪嘛。非常之事,必待非常之人,我以此心待令君,令君也当以此心待我。”

……

天子上了马车,靠在车壁上,目光透过车帘缝隙,看着不断后退的长安街景。因为坐的是荀彧的马车,没有走驰道,视角和平时略有区别,尤其是目光投向驰道一侧的时候。

天子脑海里风起云涌,不停的回想着荀彧的建议。他看着空荡荡的驰道,想着那些在暗中觊觎帝位的人,不禁苦笑。他的对手何止是袁绍、孙策啊,那些宗室同样不可忽视。大汉存亡之际,他们应该能支持朝廷吧,毕竟都是高祖子孙,大汉如果亡了,他们也没什么好处。王莽篡汉,刘氏子孙可都是被削爵了。

刘晔也是宗室,他没有投孙策,不就是因为他姓刘么?陈王与孙策关系那么好,朝廷一道诏书,他也抛下一切来到长安,同样是因为他身体内流淌着刘氏的血脉。

孙策有江东子弟兵,我就组建一支宗室子弟兵,也算不错。

一念及此,天子脑海里立刻崩出一个人:刘备。刘备来过长安,除了他身边有个叫张飞的勇士之外,没给人留下太多的印象,后来奉命回到幽州却声名鹊起,尤其是在涿县击败河北第一名将麹义,一战成名。如果能把他召到西征军中,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助力。

除此之外,还有谁?刘虞之子刘和,他曾经率骑兵进攻豫州,一度占领半个徐州,也算是知兵之人。

天子越想越多,不免有些兴奋。他看向对面端身正坐,闭目垂帘的荀彧,不禁笑了一声。“令君,我越想越觉得征召宗室是一个妙计,令君不愧是王佐之才。”

荀彧睁开眼睛,搓了搓手,淡淡地说道:“即使黔首百姓也知道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的道理,凡欲成事,无不需父子兄弟并力,一家之力不够,则举一族之力。一族之力不够,则举三族之力,莫不如是。袁绍之败,失误很多,首举兄弟失和,次为父子离心。若非和袁术争豫州,又怎么会和孙氏父子为敌。若非坐视袁谭战败而不救,又何至于河南易手。陛下,道理并不复杂,很多人都可以想到,只是帝家多顾忌,未必敢言罢了。臣读史书,常为此叹惜,如今事急,便斗胆直言,幸得陛下不忌,臣之幸也。”

“是啊,帝家的事……”天子咂了咂嘴,欲言又止。他打量着神情肃穆的荀彧,突然笑道:“令君,听说荀家家传易数,你献此计之前,有没有卜一卦,是履虎尾吗?”

“不,是利见大人。”

天子大笑。

新邻

荀彧的马车直接进了宫。他这辆马车在长安独一无二,守门的卫士认识,核对了门籍就放他进去了。来到尚书台下,荀彧下了车,站在一旁,正准备请天子下车,光禄大夫杨彪从一旁闪了出来。

“文若,最近身体可好?”

荀彧连忙示意天子不要急着下车,以免被杨彪看见,又要多费口舌。他躬身还礼。“多谢杨公关心,身体康健。”

杨彪走到荀彧面前,上下打量着荀彧,轻轻哼了一声:“腿脚呢?”

“也不错。”荀彧说着,还故意跺了两下脚以吸引杨彪的注意力,以免他抬头看。

“既然如此,进出宫门为何不下车?”杨彪虽然没有发怒,脸上却也看不出一点笑容。“你身处嫌疑之地,应当更加谨慎才是。万一宫里出了什么事,你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。”

荀彧一惊,连忙深施一礼。“杨公教训得对,是我疏忽了。”

“嗯。”杨彪点点头,转身走开了。荀彧迟疑了片刻,连忙赶上。“冒昧问一句,杨公这是去哪儿?”

杨彪转身看着荀彧,微微一笑。“明天休沐,约了士孙君荣出城一游,陛下不在宫里,我闲来无事,刚刚请了半天假,提前回家沐浴。怎么,找我有事?”

荀彧本来打算和他说说出使关东的事,听了杨彪此言,笑道:“多日未闻长者教诲,自觉鄙陋,不知道是否有幸随杨公听讲?”

杨彪转了转眼睛,笑容在嘴角一展即收。“我是荣幸之至,至于士孙君荣嘛,你自己去说。”

“那就这么说定了。”

荀彧拱手,送别杨彪。杨彪也没多说什么,转身走了。荀彧看着他离开,这才转回来,请天子下车,进了尚书台官廨。天子准备了衣物在此,换上后自行离开。荀彧想了想,又起身出了尚书台,直奔司徒府。司徒府就在宫门外不远,他也不乘马车,步行前往。

……

杨彪验对了门籍,出了宫门,刚刚张望了一下,在对面等待客人的车夫便拥了上来,争先恐后的邀杨彪坐他们的车。虽然杨彪被免职已经一年多,可是在很多百姓眼里,他还是朝廷栋梁,司徒被免只不过是天灾,迟早还会官复原职的。

杨彪掏出一把钱,数出十枚,塞进车夫手中。车夫也不谦虚,接过钱,将杨彪领到自己的车前,殷勤的拉开车门,一扬鞭子,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渐渐远去。

杨彪坐在车里,看着车外不时闪过的树荫、人影,想着刚才荀彧的异常表现,眼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