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477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断盘旋着郭嘉的计划。

天空的新月渐渐西斜,夜色已深,夜风也有点凉。一旁的诸葛亮挪了一下身体,裹紧了衣服。孙策回头看了他一眼,站起身,向楼下走去。楼上风大,他又喝了酒,很容易受凉。

“孔明,你觉得祭酒的这个计划怎么样?”

“太冒险。”诸葛亮不假思索的说道:“成功的机率不超过两成。”

“两成?”孙策忍不住笑了一声。以郭嘉的性格,如果有两成机率,他根本不需要如此慎重,以至于喝酒壮胆。在他看来,成功的机率有一成就不错了。不过他没有简单的否定诸葛亮,他想听听这个天生谨慎的天才是怎么看的。郭嘉说孙尚香是天才,那只是一句鼓励的话,诸葛亮却是真正的天才,这些天跟着军谋处旁听,进步非常明显。“如果让你来实施这个计划,你打算怎么做?”

诸葛亮诧异地看了一眼孙策,孙策笑笑,鼓励地点点头。诸葛亮挠挠头,想了好一会。“将军,能给我两天时间吗?我要好好想一想。”

“当然可以。如果你需要人参谋,也可以找他们商量。听说你和石广元处得不错?”

诸葛亮点点头。他和石韬的关系的确很好,军谋处的人都知道。他瞅瞅孙策,鼓起勇气。“将军,陆伯言……可以吗?”

“可以,你想和谁商量都行。”

“多谢将军。”

手足

孙策牵着孙尚香的手,下了楼,穿过军谋处的院子,走过中庭,进了后院,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。

孙尚香低着头,轻声抽泣,小小的身体抖动着,泪珠子啪嗒啪嗒地往下掉。孙策蹲了下来,看着孙尚香哭花的小脸,想安慰她两句,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。兄妹两人四目相对,泪眼婆娑。

麋兰听到声音,开了门,轻轻叹了一口气,拿起孙策的大氅,走到孙策身边。孙策接过大氅,裹住孙尚香,将她抱起,用鼻子蹭蹭她的脸。“不哭了,说不定如你所猜,阿翊命大,还活得好好的呢。我们孙家的人没那么容易死。”

孙策不说还好,孙策这么一说,孙尚香更忍不住了,抱着孙策的脖子号陶大哭。孙策心中酸楚,抱着孙尚香进了屋,让麋兰帮孙尚香洗漱,就在屋里休息,他自己到一旁的书房休息。他本来想考虑一下郭嘉的建议,分散一下注意力,可是刚坐下一会儿,酒劲上涌,眼皮越来越沉,不知不觉的睡着了。

他做了一个梦,梦见孙翊站在他面前,咧着嘴,露出天真的笑容,丝毫不知道自己身上全是血。他冲上前去,抱着孙翊用力摇了摇两下,孙翊的首级忽然了下来,鲜血从腔子里冲出来,溅了他一脸。

“啊——”孙策一声大叫,惊醒过来,一身冷汗。

眼前空荡荡的,一个人也没有,门口有亮光,徐盛站在举着灯笼站在门口。“将军,又做噩梦了?”

孙策定了定神,摆摆手,示意徐盛没事。徐盛刚要离开,孙策又叫住了他,把他叫到跟前。“文向,你是琅琊人,对大河熟悉吗?”

徐盛摇摇头。“不熟悉,我从来没有见过大河。”他顿了顿,又道:“将军,怎么了?”

孙策把郭嘉的计划说了一遍。他最大的疑问有一点,黄河下游泥沙沉积严重,河道很浅,能不能通过楼船。真正能对袁绍形成威胁的就是能装配抛石机和强弩的楼船,如果楼船不能进入黄河,那郭嘉的计划就完全没有实施的可能。

徐盛想了一会儿。“为什么一定要经过黄河?黄河千里,都在敌境之内,要想不被发现太难了。不如从颍水,进浪荡渠,我们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,楼船完全没问题。”

孙策苦笑。“走浪荡渠?恐怕还没到扶乐就被发现了,况且袁绍在筑堰蓄水淹浚仪城,浪荡渠的水位肯定会下降,未必能走得了楼船。”

徐盛尴尬地笑了笑,转了转眼睛,又道:“那就虚虚实实,齐头并进。如果袁绍筑堰蓄水,就从黄河上游来。如果袁绍掘堰放水,就由下游进。再说了,袁绍可以筑堰,难道将军不可以?袁绍在浚仪筑堰,将军就在扶乐筑堰,这一段地势相当,在哪儿筑堰区别并不大。”

孙策眼前一亮,觉得徐盛这个建议有点意思,至少可以考虑。他看看徐盛,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:徐盛可不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个会用脑子打仗的将领,历史上的他曾经用疑兵之计吓退过曹丕。

曹丕现在还小,也许可以用来吓一吓袁绍。不管郭嘉的计划最后能不能实施,先调戏一下袁绍也是好的。用兵之道,虚虚实实,先来几个虚的吓唬一下袁绍,他如果疲了,放松了警惕,说不定机会就来了。

“这个计划有点意思。你再仔细想想,具体该怎么实施,明天报给军谋处详议,如果可行,就让你去负责这件事,如何?”

徐盛又惊又喜,连声应喏。他退了下去,顺手掩上门,孙策起身去栓门,忽然看到对面内室的门打开了,孙尚香穿着单衣,赤着脚,站在门口,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道:“阿翊,阿翊,你在哪儿?”

麋兰披着衣服跟了出来,要将孙尚香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