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475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许攸拔出腰间长剑,一剑刺出。刀剑交鸣,宛若龙吟,袁绍猝不及防,手腕一麻,思召刀已经脱手。许攸长剑一探,剑尖刺入刀环,将思召刀挑到袁绍面前。“刀都握不稳,你能战胜我吗?”

“你……”袁绍看着近在咫尺的剑锋,倒吸一口冷气。他知道许攸是什么人,也知道许攸的剑术有多好。别说他现在心浮气躁,手脚发麻,就算状态最好的时候他也不是许攸的对手。他和很多人比试过,大多是胜或和,唯一没有战胜过的人就是许攸。

不是许攸剑术最好——他当然是高手,可是比武虎贲王越、史阿来,还略逊一筹——而是许攸从来没把他当主公,不会故意藏拙。

“怒而兴师,愠而致战,都是为将的大忌。孙坚为什么会在这时候让人唱歌谣?就是为了击怒你,就是为了让你将这数万精锐消耗在浚仪城下。你如果中了他的计,这首歌谣不仅会传唱天下,还会写进史书。千年之后,你依然是一个笑话。”

袁绍的脸色变了几变,怒气渐渐褪去,只剩下满脸的颓丧,整个人都快要垮了,腿一软,向后退了两步,靠在栏杆上,身体晃了晃,险些一头栽下去。许攸还剑入鞘,又将思召刀插入袁绍的刀鞘中,顺手托住了袁绍的背,轻声说道:“本初,怒火纵盛,不能焚城,徒惹人笑耳。”

袁绍脸上青一阵白一阵,他紧紧地握着拳头,喃喃自语。“奇耻大辱,子远,奇耻大辱啊。”

“的确是奇耻大辱,欲雪此辱,唯有踏破浚仪,将孙家父子枭首戮尸,逼富春孙氏改姓,绝其子裔,使其祖宗不能血食。孙策不是号称小霸王吗?我们就让和他项羽一样,永世不得翻身。”

许攸咬牙切齿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,带着森森寒意,正与袁绍此刻的心情相合。袁绍感慨不已,还是这些老朋友心意相通啊。他抬起头,死死地盯着远处的浚仪城。

“子远,如何才能踏破浚仪城?”

许攸冷笑一声:“王贲是如何攻破大梁城的,你忘了吗?现在已是三月,用了不多久,雨季就要来了。”

袁绍如梦初醒。他回头看着许攸,又惊又喜。“子攸,此计甚妙。”

……

孙坚坐在山顶,看着袁绍一行从大营里奔出来,冲上将台,敲响命令进攻的战鼓,心中欢喜不禁。秦松编出这样的歌谣,又让将士们此刻齐声高歌,正是要激袁绍攻城,消耗他的兵力。

这就是他坚守浚仪城的目的。兵力不足,袁绍就什么也做不了。

可是事不如人愿,战鼓声敲了好一阵,袁绍的部下却没有发起进攻。中军将台上人影绰绰,最后袁绍却下令停止进攻,收兵回营,连抛石机的阵地都开始后撤。

孙坚不安地站了起来。“袁绍怎么不攻了?”

秦松也很遗憾。准备了这么久,本想看一场好戏,立一个大功,没想到袁绍不配合。不过他是军谋,做好各种方案,应对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是他的本份工作。

“将军,袁绍放弃攻城,应该是见识了我军实力之后,自知不敌,只能另寻他法。”

孙坚也知道袁绍麾下谋士很多,看破他这一计并不奇怪。“他会用什么办法?”

“要么围而不攻,要么改换战法。”秦松微微一笑:“水火无情,浚仪四周水道纵横,有王贲的战例在前,水攻应该是他们优先选择的战法。”

孙坚哈哈大笑,满意地看了秦松一眼。这些读书人就是聪明,上知天文地理,下知古今战例,即使以前没来过浚仪也能很快清楚浚仪城的优劣,早早做好准备。为了防这一手,浚仪城已经进行了重大改造,屯积了足够的物资,足以让袁绍再白忙几个月。

水攻要筑堰蓄水,工程量极大,没有两三个月是造不好的。

“如果他真的选择水攻,那我们就轻松了。”

“是啊。”秦松看着城外正在撤退的力伕们,眉心轻蹙。“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其他的准备,改造浚仪城动用了那么多的人手,不可能一点消息也不走漏。袁绍麾下谋士众多,有几个有心人也不奇怪。”

逆鳞

袁绍被那首歌谣扰得心神大乱,恨透了孙坚,恨不得立刻致孙坚于死地。他一刻也不想耽误,连夜部署任务,下令征发附近的民伕,围堰蓄水,要水淹浚仪城。

沮授表示反对。浚仪的地势的确适合水攻,也有王贲的战例成攻在前,但是水攻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,更需要时间,没有半年是不可能成功的,和围而不攻没有太多的区别。与其筑堰蓄水,不如增兵颍川,助麹义、荀衍一臂之力。他们正与黄忠对峙,如果能增加一两万人,拿下颍川,收割许县屯田的冬麦,因食于敌。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才能和孙坚、孙策对峙。无援不守,孙策来援,则败孙策于城下。孙策不来援,就等着孙坚粮绝自溃。他准备得再充分,还能守城几年不成?

袁绍不听。他等不及,他要主动进攻,逼孙策来援。说来也巧,袁绍下达筑堰的命令刚刚两天,征发来的民伕们刚刚摆开筑堰蓄水的架势,斥候来报,孙策离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