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454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“公台,我带人去己氏接应。”

陈宫连连摇头。“来不及了,使君心意已定,我们拦不住他。唉,是我无能,让使君受辱。”

曹仁也叹了一口气,安慰道:“公台,这半年多亏你费心操持,要不然兖州早就崩溃了。子修对你一向敬重,绝无责备之意。他这么做也是形势所迫,并非有意擅行其意,还望公台不要介怀。”

陈宫托着额头,长吁短叹。曹昂这一手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,更来不及反应。己氏就在两郡边境,现在曹昂很可能已经渡过睢水,他就算派人追赶也未必追得上,追得上也未必劝得回。经过几年的历练,曹昂已经不知不觉的长大了,他愿意担起兖州这副担子,也能担得起。

“求仁得仁,夫复何怨?”陈宫沉吟良久,幽幽地说道:“也许,这就是他的命,兖州的命。曹将军,尽可能集结人马,如果使君不能安全归来,我们就和孙策拼个死活。如果使君能活着回来,我们就为孙策挡住袁绍,报救命之恩。”

曹仁惊讶不已。“与盟主对阵?”

“见死不救,他还有什么面目为盟主?”陈宫苦笑道:“希望使君之举能让我兖州的士人看清谁才是真正的仁者,从此不要三心二意。集结一州之力,兖州依然有机会证明自己并非可有可无。”

曹仁看着神情越发坚毅的陈宫,点了点头,正准备转身出去,又被陈宫叫住了。“将军,我要出去十来天,府中的事,有毛阶、王彧等人主持,军务由你主持,希望你们能配合默契,不负使君所望。”

“公台,你要去哪儿?”曹仁很紧张。“疫情这么严重,你到处走很危险的。”

“我要去各家走走。就算是求,也要求他们发发善心。”

分徐州

郯县,州牧府。

陶谦躺在病榻上,抱着厚厚的被子,却依然感觉不到一丝暖意。他感觉到生命正一丝丝离他远去,无边的黑暗悄无声息的聚拢过来,即将将他吞没。

可是他还不死,他还放不下,放不下徐州,放不下这两个儿子。

看着跪在榻前的陶商、陶应,陶谦暗自叹了一口气。老天真是不公,孙文台的出身不如我,生了几个好儿女,我横行一生,却生了这两个废物,连徐州这点基业都保不住,迟早要落到孙策或者袁熙手中。孙策和袁绍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?不知道。胜负未分,不能孤注一掷,两个儿子至少要活一个,这样才能保证陶家的血脉和富贵。

想到陶家的前程,陶谦强撑着睁开了眼睛,声若游丝。

“伯允……”

陶商连忙上前一步,泪眼婆娑地拉着陶谦的手。陶谦的手又潮又冷,像一条濒死的鱼。

“阿翁。”

“刘和到哪儿了?”

“在下邳,等我们的消息。”陶商心虚地看了陶应一眼,低声说道。

“你把之前抓的东海世家都放了,给他一个见面礼,然后你亲自带兵护送他们去青州,和袁熙见一面。”

“我……”

“照我说的去做。”

陶商不敢反驳,弱弱地应了一声。陶谦又把陶应叫到跟前。“仲允,你送我回丹阳。”

陶应大急。陶商是长子,不送陶谦回丹阳,却让他这个次子送他回丹阳,陶谦这分明是偏心,要将徐州留给陶商。他刚要说话,一旁的甘夫人瞪了他一眼。陶应不解其意,不过他还是跪下了。老母爱幺儿,甘夫人得子迟,两个儿子中最疼他,他相信母亲不会骗他。

“东海、琅琊付伯允,下邳、广陵付你,伯允北上,你西归。我死之后,你们分头报丧。至于朝廷那边,我已经安排好了,毋须你们担心。”陶谦喘了几口气,挺身欲起,甘夫人连忙将他扶起,又拿过一个枕头塞在他手身。陶谦喘息着,将陶商也叫到榻前,一手握着一个。“你们……明白我的……意思吗?”

陶商、陶应互相看了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悲凉。他们当然明白陶谦的意思。陶谦担心他们守不住徐州的基业,所以一分为二,让他们分投孙袁,将来不管是孙策胜还是袁绍胜,他们兄弟都能保全一人,陶家的富贵还有延续下去的可能。

陶商首先承诺。“阿翁,你放心吧,如果是袁氏胜,我一定会全力救出仲允。”

陶应感动不已,也跟着保证。只要有可能,将来一定保得陶商安全,不让他死于非命。陶谦听了,嘴角露出一丝笑容。“如此,我死也瞑目了。你们出去,我还有几句话要对你们母亲说。”

陶商、陶应抹着眼泪出去了。甘夫人在榻边坐下,陶谦拉着她的手,喘息着:“我知道,你偏爱仲允,会觉得我偏心。可是除此之外,我没有更好的安排。就算将东海留给仲允,仲允也守不住。只有琅琊一国,又不足以让伯允立足,只能如此了。”

甘夫人抹着泪,抽泣着。

“不过,我还有一个想法。”陶谦看着甘夫人。“孙策年少好色,你那个从女相貌出众,更兼肤白如玉,如果你能将她献与孙策,或可助仲允一臂之力。你从弟甘琰已经是孙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