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341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文丑没有犹豫,决定立刻出发。考虑到路途可能比较远,而对手又已经走了一天,双方相距可能在一百里以上,他要求更多的马匹携带辎重。刘和答应了,除了必须的战马之外,又给了文丑两千匹驮马,用于运载骑士所需的粮食、武器,足以让文丑进入兖州。

临行之前,刘和写了一封亲笔信,交给文丑。“子俊,我给袁兖州写了一封信。如果你在进入兖州之前就完成了任务,那就返回下邳。如果没能完成任务,你就派人将这封信送给袁兖州,他会提供你需要的粮食补给。如果他需要你协助,你就暂时留在兖州。不需要,你就回来,我们继续并肩作战。”

文丑答应了,拱手作别。

……

阴平,安武亭。

孙策一边啃着干粮,一边听赶来的斥候汇报情况。文丑已经赶来,相距有一百余里,追得很急。不过他有数量充足的备马,骑士又是胡人为主,体力应该不成问题。

听完报告,孙策在心里骂了一句,笮融啊,你该下地狱,为什么不死在我手里?你要是死在我手里,那三千多匹马就是我的了。三千多马,那是什么概念?老子所有的家当加起来都没这么多。

骂完了笮融,孙策叫来马超,盘算文丑大概什么时候体力会最弱。马超不假思索。

“当然是现在。长途急行军,开始的一两天是最容易感到疲惫的时候,再往后,慢慢适应了,反而不会觉得那么累。”

“你说的是人,马呢?”

“马也一样,只要舍得喂精料,一两天之后跑开了,体力反而好。你看我们的马匹,今天的情况是不是比昨天好一些?”

孙策正准备说话,见徐盛欲言又止,似乎有话要说,便示意他不要客气,直言无讳。徐盛大受鼓舞,说道:“徐州人养马一般舍不得全用粮食,通常都是用草料或者刍藳,据我所知,战马突然改用粮食喂要加更多的盐。徐州大多是海盐,如果质量不好,可能会比较苦,马不爱吃,要天才能适应。”

“有这回事?”马超将信将疑。“我们一直用粮食喂马,怎么没出过这样的事?”

“那是我们用的一直是上等的海盐。”孙策示意徐盛接着说。“怎么才能判断那些马用粮食喂了多久?”

“看马粪。吃粮食拉的粪和吃草拉的粪不一样,量也不一样,看马粪里的草多不多,看马粪的大小数量,就能看出那些马吃的是粮食还是草,适不适应。”

“看不出你对养马这么了解。”马超笑着拍拍徐盛的肩膀。“跟你一比,我简直是个假的西凉人。”

徐盛笑笑。“徐州与西凉不同,能有一匹合格的战马是很不容易的事。我的战马都是自己喂,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。”

孙策点点头。“文向,你领两个人留下,等文丑赶来,探清虚实,再去追我们。”

“喏。”

魔鬼与细节

孙策和马超、徐盛等人聊了很久。他要寻找一个最合适的伏击时间、地点,首先要考虑双方的体力。文丑每人有一匹备马,他有两匹,时间越长,对他越有利。但他又赶时间,必须抢在过湖陆之前干掉文丑,等过了湖陆,他就没有充裕的时间。一旦袁谭或者曹昂收到消息,赶来增援,他必败无疑。

当然还要有一个好的地点。两百对两千,以一当十,风险极高,他必须尽可能地利用所有因素削弱文丑的实力,为突击创造机会。要么不打,要打就必须胜,而且是速胜,否则损失过大,他同样承受不起。

实力不足,只能算筋算骨,将每一个可能的变化都考虑在内。

徐盛等人还好说,马超很快就不耐烦了,找了个理由,到一旁和骑士比武去了。孙策也没说什么,马超天性如此,他同样是凭天赋作战的,勉强不来。

“将军是担心损失太大吗?”徐盛在孙策面对蹲下,压低了声音说道。

孙策瞅瞅他,嘿嘿一笑。“就这么点家当,输不起啊。”

徐盛转着眼珠。孙策说道:“有什么话就说,别思前想后的。”

“喏。将军,你知道战马和普通的驮马有什么区别吗?”

孙策愣了一下。他还真没注意过这个问题,因为他从来没有机会拥有大量的驮马,就算有,也不需要他去照顾。他重新打量着徐盛,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。徐盛在历史上以勇气著称,但他并不是匹夫之勇。他善于用计,而且多次以少胜多,是个智勇双全的角色。作为一个琅琊籍将领,他能在以江淮、吴会为主的孙吴政权中能熬出头,靠的不是人脉,而是真本事。

他倒是和诸葛瑾同郡,但诸葛瑾是个明哲保身的人,又一直向江淮系靠拢,未必会替他说话。

“文向,你说说看。”

“驮马喂养不如战马精细,体力有所不足。训练也没有战马那么严格,无法像战马一样做到令行禁止,在高速冲锋的时候常常会受惊。我听说骑兵冲锋作战时,为了防止驮马受惊干扰阵势,通常都会将驮马单独放在一边,由专人看守。不过我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骑兵大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