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340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“千里奔袭,是我骑兵所长,你一个步卒凑什么热闹?”马超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,与董袭并肩而立,拱拱手。“将军,依我看,不用那么费事,什么亲卫营、义从营,都不用带,带上骑兵就够了。步卒太慢,跟不上,只会拖后腿。”

“骑兵了不起啊?”鲁肃站了起来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步卒只是不骑马而已,要是有了马,未必就比骑兵差。将军,鲁肃不才,略通骑射,愿为将军亲随。”

全柔也不甘示弱,站了起来。“就是,骑兵了不起吗?某亦能骑射,虽然不如马将军骁勇,充任一介骑士还是绰绰有余的。”

“噫——”马超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,眉毛挑起。“你们是故意的吧?这是去救人,别开玩笑行不行?”

孙策摆摆手,示意众人稍安勿躁。“孟起不是这个意思,你们不要太敏感了。千里奔袭,骑兵的确更适合。这样吧,我率骑兵先行,伺机夺粮。奉孝,你赶往沛县,居中调度,准备好粮食、军械,随时等我通知。伯仁(全柔),你随祭酒行动,以保证他的安全为第一要务。子敬,元代,你们率部赶鲁国,伺机进入任城,切断曹昂的退路。如果有机会,我们吃掉曹昂部。”

鲁肃与董袭会心一笑,躬身领命。蒲姑陂之战有功,他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单独行动的机会。全柔看在眼里,暗自叹惜。机会又一次从手边溜走了。

孙策最后对韩当说道:“义公叔,你还要辛苦一趟,你回去告诉家父,请他做好反击的准备,让袁谭领教一下我们父子的手段。”

韩当大喜,连声答应。

“诸位,还有没有不清楚的?如果没有,现在回营准备,骑兵明天一早出发,其他人按照部署,依次出击。”

众将轰然应诺。

无计之计

孙策随即派人请来陶应。

事出意外,他不能帮陶应攻取下邳了。他建议陶应退守武原、傅阳,或者退回襄贲也行,先维持住东海战线。至于下邳和广陵,只能暂时让给刘和了。

陶应很遗憾,却也只能表示理解。他对孙策说,虽然战事还没有结果,但承县、阴平四县就算给孙策了,不管是人口还是粮赋,随时可以调用。鲁国原本就是豫州的,自然不用交待。如果还不够,只要孙策一纸书来,他会尽可能提供帮助。

孙策感激不尽。他随即从辎重营调拨了一批备用军械给陶应,供他装备亲卫营。亲卫营是将领的嫡系,其战斗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将领的生死存亡。有了这批军械,陶应的安全又多了几分保障。

两人握手告别,陶应带着新得的军械,欢天喜地的走了。

送走了陶应,孙策随即安排出征的事宜。等他忙完,回到大帐,郭嘉还在帐里等着,一见面就说道:“将军,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”

“这件事,我没得选。人无完人,如果我连父亲都以利害为转移,以后谁还能和我推心置腹?”

孙策也不掩饰,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他知道郭嘉的意思,单纯从理性考虑,孙坚是一个尴尬的存在。他不具备统帅全局的能力,但他的名份又在那儿摆着,不能当普通将领对待。如果就此牺牲,未尝不是一件不错的选择。掩人耳目并不难,只要孙策愿意,只要稍微放点水,拖一下时间,孙坚基本上就死定了。就算不死,损失太大,以孙坚的性格,以后也很难再抬起头来,大概会找个理由就此退居二线。

郭嘉没有再说什么。“将军,虽说这次是虎口夺食,但千里奔袭,意外在所难免。你要面对的不仅是袁谭,还有辛毗,此人可不是什么迂腐君子,他非常务实,为了胜利,除了袁谭,他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。”

“那我就盯着袁谭打。”

“有示之以无,无示之以有。”郭嘉说着,拉开地图。“张网捕鱼,总会留一个缺口,好让鱼儿进入。从韩义公所言的方位,辛毗所留的缺口应该在这片沼泽地,但这是明的,还可能有一个暗的,就是湖陆。沼泽地很凶险,但并非无路可通,雨季尚未来临,沼泽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危险,而且我军斥候来往此地多时,早就打听得明白,只要小心一些,还是可以通过的。”

孙策倚在案边。“可是辛毗也知道我们能,所以他一定会安排伏兵。”

“对。”郭嘉一拍手掌,笑道:“有备无患,此等要害,不需要伏太多人,甚至不需要交战,到时候四处放火,战马受惊,冲入沼泽,就有可能损失大半。届时不管将军是进是退,都必败无疑。”

“那暗的呢,辛毗会有什么安排?”

“从湖陆进攻,看似比较稳妥,但难度也不小。不用辛毗做什么安排,曹昂自然会全面阻击。将军不能攻城,不能补给粮食,就算与征东将军会合也无济于事,反而会加剧粮食短缺的困难。两军合战,袁谭以逸待劳,将军依然是必败之局。区别只在于阵而后战,袁谭赢得更加光明正大。”

孙策目不转睛地看着地图,嘴角微挑。辛毗这个局的确布得好,围住了孙坚,就牢牢的掌握了主动权,不管他怎么应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