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326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甘心。”

孙策笑笑。郭嘉总是这么直接,一语道破。正如郭嘉所说,他清楚这时候应该示弱,助长袁绍的自信,然后在放松警惕,继续四面出击。可是让三千乌桓骑兵就这样走了,他总觉得不太妥当。

“我担心袁绍当我好欺负,食髓知味,纠缠不清,反而会弄巧成拙。”

“将军所言也有道理。强者示之以弱,弱者示之以强。打痛袁绍,让他不敢轻举妄动,未尝不是一个办法,只是比起以静制动来风险要大得多。须运筹得当,不仅要胜,而且要大胜,这样才能起到震慑袁绍的目的,让他短期内不敢再对豫州出手。若是杀敌一千,自伤八百,不如不战。”

郭嘉摇摇羽扇,神态轻松。“是示强还是示弱,全看将军怎么选。我顺便提一句,如果将军打算示强,那关羽可用。这人虽然用兵全无方略可言,冲锋陷阵却是一员难得的猛将。”

孙策同意。论用兵能力,关羽不算上乘,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展示出过人之处。论乱军之中斩将,关羽绝对是一把好手。诛文丑虚实难辨,斩颜良可是货真价实的战绩。就之前的战绩而言,他也的确擅长这种单刀赴会的战斗模式。

这么一把快刀,不用一下太浪费了。

孙策随即让人去请关羽来,表达了他的意思,希望关羽能助自己一臂之力。关羽正为无用武之地而失落,听了孙策这个提议,正中下怀,当即一口答应。

孙策随即召集众将,部署反击事宜。

关羽和马超不打不相识,孙策安排他俩北上,到淮水附近侦察敌情。考虑到对方全是骑兵,步卒能发挥的作用有限,孙策命令麋芳、阎行做好准备,随时准备脱离主力作战。程普守舒城,他自己则率部北上,摆出准备渡过淮水,进入汝南作战的姿态。

第二天一早,孙策拔营,离开舒城,率领一万五千步骑向北进发。

孙策一出城,潜伏在灊山一带的许昭就得到了消息。

世家之势

灊山,太平堂。

许昭坐在客席上,向坐在主席上的郑宝拱手施礼。“大帅,孙策已经起程,再不出击,我们就没有机会了。请大帅看在我族兄往日的交情上,出兵截击孙策,为我许家数百口冤死的亡魂报仇。”

郑宝揪着乱糟糟的胡须,转着眼珠,很为难的咂着嘴。

许昭连连恳求,百般劝说,几乎磨破了嘴皮子。

许昭是阳羡许氏子弟,原本过得很自在,在宗帅和豪强之间自如切换。烦了就到山里隐居,闷了就到阳羡或者姑苏城里耍耍,或是游山,或是玩水,偶尔还找有道之士切磋一下神仙术。

这么好的日子,当然希望能活得久一点。

只可惜,他没能盼来神仙,却盼来了恶魔。孙策到阳羡,将阳羡许家连根拔起,数十口人死于刀下,无声无息。产业被霸占,田地被瓜分,奴婢也成了官产。城里的产业没了,还有山寨,他躲进老虎山,想从此老老实实做个宗帅,还没定神,族兄许乾就中了祖郎的计,和石坚火拼一场,当场阵亡。

一切都没有了。愤怒之极的许昭只剩下一个念头:报仇。接到许劭的邀请,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立刻赶到了灊山。

就像世家之间会有联络一样,宗帅之间同样有联络。许氏兄弟和九江、庐江的山贼关系常有往来,得知许家被孙策灭门,他们都很义愤。有扬州刺史刘繇在背后支持,他们当然愿意助许昭一臂之力,借此机会与刘繇拉上关系,将来也许有机会招安。

但山贼们也不傻。对每天都要防着被人吞并的他们来说,正确评估对手的实力是一件关乎生死的大事。孙策入境后,看到孙策部下一万多人整齐的军容,他们知道遇到了强劲的对手,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击败的乌合之众。围攻程普都没能得手,更何况孙策?所以郑宝等人嘴上喊得凶,真让他们出兵的时候,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,就是没人敢动真格的。别说出山主动攻击,就连斥候接近都会让他们紧张万分,生怕孙策会进山征剿。

好在孙策一直没有什么动静,双方相安无事了半个月。眼看着孙策要走了,他们总算松了一口气,筹备着过新年,谁愿意这时候去找孙策的麻烦啊。

面对许昭的哀求,郑宝既尴尬又厌烦。曾经多么有风度的一个人,怎么就变成了这副模样?若不是他背后有许劭和刘繇,真想把他赶出去。

“许兄不必如此。”郑宝离席,将许昭扶起来。“我也想出兵,为你家报仇,可是你也知道的,孙策善战,非等闲之辈。连祖郎都被他降伏了,我们这点人马哪里是他的对手。”

“大帅……”

“许兄,若是他来攻,我有地利可用,还可以与他周旋一番,说不定能抓住机会,为你家报仇。可是他不来,我也没办法啊。这样吧,孙策北上,必然要经过芍陂,你去联络张多。他是芍陂实力最强的大帅,一定有办法。”

许昭抬起头,看着郑宝堆满假笑的脸,一声长叹。“久闻大帅胸有大志,豪气过人,我才在刘使君面前夸下海口,大力举荐,没想到大帅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