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260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这两营与前锋营、后卫营的两翼汇合,两面阻击,形成一个两百步见方的阵地,从山坡下一直延伸到祖郎的阵地前。四面都是战士,中间却是一大片空地。

孙策让典韦和一些义从留守,自己带着郭武回到主阵。郭嘉坐在将台上,不时地看一眼远处,他在身后两侧的山顶上都安排了瞭望的人。孙策上了将台,还没说话,郭嘉便说道。

“祖郎可能想跑了。”

“何以见得?”

“我们已经压了上去,只剩下一千人待命,祖郎却还是三千人,其他七千人按兵不动。如果双方战力相近,他们待机而动还有情可原,现在双方的战力差距这么大,如不增兵,祖郎必败,这三千人很可能折损过半。除非他就是想拖一下时间,掩护那些人先撤。”

孙策明白郭嘉的意思。撤退并不是一窝蜂的往前跑,那叫溃败。祖郎拖住他,让其他人先走,寻找有利地形布置阻击阵地,然后再掩护祖郎撤退。如此互相掩护,梯次撤退,一直到他不追为止。但他总觉得祖郎不会这么轻易离开。两万人,走了两百多里,打了一仗,损失几百人就走?

如果这么没追求,祖郎还能成为丹阳著名的山贼大帅吗?

“会不会是想诱我们追击,汇合了另外一万人后,再把包围我们?”

“有这个可能,但可能性不大,毕竟我们只要小心,不给他包围的机会就行了。”郭嘉摇着羽扇,思索了片刻。“我觉得他可以更主动一点,反客为主,去夺石城。”

孙策想了想,觉得有可能。进了石城,有城池保护,祖郎可以整军再战。有了祖郎这两万人,石城也很难攻克。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我们就不能让他如愿了。进了石城,这场战事拖的时间太长,在他们吃完粮食之前,我们只能望城兴叹。”

郭嘉摇摇头。“将军,我倒希望他进城。既然祖郎能喊出杀贪官、求太平这样的话,他和周昕之间的关系恐怕不会太好。他如果想进石城,就让他进吧,我们以静制动,从容布局,一次性解决他,比让他逃回泾县好。这次打疼了,下次他躲在山里不出来,我们就只能深入山地,耗的时间会更长。”

他看看孙策,笑道:“我知道,这和之前的计划有些不同。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,用兵就是这样,随机应变嘛。”

孙策笑了。“行,就按你的办法来,如果祖郎敢进城的话。”

“不,我们应该赶他进去。”

分歧

孙策斟酌良久,还是摇摇头。“以少驭多,将士过于劳累,一旦被祖郎抓住机会反击,很可能前功尽弃。还是顺其自然吧,他要是进了城,就按你的计划办,他不进城,我们就不断追击,一直到他崩溃为止。”

郭嘉急了,声音也大了起来。“将军,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全歼祖郎就在今日,怎么能怜惜士卒体力?当此之时,不应该全力以赴,以竟全功吗?”

孙策笑了,轻按郭嘉的肩膀。“奉孝,我知道你的心情,我也想一口气灭了祖郎,但这太冒险了。一旦失手,后果不堪设想。我还是愿意留三分力以备不测。”

郭嘉的眉毛耸起,慢慢又放平,眉头微蹙。他看着孙策。“将军,你再考虑考虑啊,机会难得啊。”

庞统也说道:“将军,我觉得祭酒的方案可行。山贼已经被将军震破胆心,崩溃在即,我军有骑士数百,如虎驱羊,并无难处。”

孙策摇摇头。“人也好,马也罢,再强壮也会有疲惫的时候。你们别说了,我主意已定。”说完,他翻身上马,从郭武手中接过霸王杀,勒着马缰,来回转了两圈,又道:“按原计划准备,给祖郎最后一击,然后开始追击。”

孙策踢马奔驰而去。阎行、陈到跟了上去,两百骑士紧随其后。

郭嘉与庞统交换了一个眼神,摊摊手。郭嘉看着孙策快到阵前,举起手,发出反击的命令。传令兵摇动手中的旌旗,向各部传递命令,鼓手用力敲响战鼓,发出急促有力的鼓声,预示着最后反击的开始。

正面阻击的亲卫营将士齐声大喝,刀盾手与长矛手开始向前挤压,弓弩手加快速快,全力射击,尤其是弓手,手不停挥,箭似流星,前一箭刚刚射出,弦声未息,又搭上了新箭,连续射击,几乎看不出明显的停顿。

“上箭,上箭!”弓手们一边射击,一边连声大呼。

十几辆辎重大车推了过来,每辆车有两人合作,一人推车,一人提起一只只箭囊,放在每个弓手面前,又将空的箭囊扔回车上,一圈跑下来,他们都累得呼哧呼哧直喘,却没时间休息,又赶回后阵。

箭雨突然密集,立刻打了祖郎等人一闷棍,连祖郎本人都挨了两箭。箭矢深入铁甲,刺破了皮肉,一动就疼得钻心。祖郎咬着牙,举刀大呼,喝令部下顶住,为其他各部争取更多的时间。山贼们怒吼着,举起手中的藤盾、竹盾遮蔽箭雨,拼命的向前挤。

双方搅杀在一起,谁也不肯让。

孙策策马赶来,阎行踢马与他齐头并进,大声说道:“将军,我来破阵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