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220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复核对,蔡家侵占良田、隐匿人口的事实清晰,证据确凿。只不过为了照顾蔡衍的名声,他们把责任全部推到了蔡阳的身上。孙策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下令将蔡阳收监,等待秋后处决。蔡家家产被抄没,充为军用,家人被没为官奴婢。

比起抄没曹家,抄没蔡家的收获虽然不及曹家一成,但工作之细致却有过之而无不及,在刘成和刘备的双重监督下,武周等人不敢大意,将各种材料准备得非常充分,又写了一份结案文书。孙策与孙坚过目后,命人抄写了很多份,一份送往长安朝廷,其他的则分发到各郡国,要让全州的人都知道孙家父子做这件事不是为了中饱私囊,而是职责所在。

一时间,豫州震动,世家惶惶不安。

趁着这阵风,张昭以汝南太守的名义下达命令,在汝南郡恢复盐铁专卖。各县乡里以所报人口领取相应数量的盐,这些盐按正常价格供给,任何人不得多吃多占。在此之外,市场上也可以出售盐,但价格奇高,而且按照孙策的建议,采用分级盐价,买得越多,加价越离谱,直到正常盐价的百倍。

消息一出,那些世家豪强立刻明白了,气得破口大骂。这道命令是会专门针对他们的。普通百姓根本不需要额外买盐,只有隐匿了大量人口的他们才需要到市场上买盐,而且冬季来临,新年将至,他们需要更多的盐来腌制食物。张昭这时候恢复盐铁专卖,就是对他们不配合的报复。

在世家豪强的愤怒中,孙策很低调的纳袁权、冯宛为妾。

几家欢喜几家愁

许虔在院中练习导引,一招一式,不急不徐。

许劭拱着手站在一旁,低着头,耷拉着眉梢,眉心皱成了川字。他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,许虔却没有停的意思,虽然脸上看不出一点神色变化,但他自己心里清楚,这位从小一直很关照他的兄长生气了。

但他不敢有任何不服。事实证明了兄长的判断是正确的,他错过了和孙策和解的机会,给许家带来了灾难。这时候就算按照兄长之前关照的补交十年缺额也不行了,许家倾家荡产都未必能逃过这一劫。院角的梅花上点点露珠,透明晶莹,在晨风中轻轻颤动,随时可能落地,摔成碎片。许劭的心情比那些露珠还在紧张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地,又会摔成什么模样。

许虔不知不觉的收式,吐纳几次,转过身,一边搓着手,一边向堂上走去。许劭连忙跟上,亦步亦趋。许虔上了台阶,在廊下站定,回头看了许劭一眼。

“家里收拾好了?”

许劭愣了一下,随即咧了咧嘴,露出央求的苦笑。他拱拱手,正要说话,却被许虔的眼神逼住了,悄悄地咽了口唾沫,没敢吭声。许虔哼了一声。“跟我来吧。”转身向后室走去。许劭跟着他进了内室,一眼就看到了墙根的几个樟木箱子,不由得心中一紧。他们兄弟没有分家,但父亲辞世的时候,将家里的贵重物品给了他们兄弟,就是用这样的箱子装的。他迅速又扫了一遍,发现屋里陈设的几件名贵器物都不见了,四壁空空,特别刺眼。

“出门在外,粗重之物携带不便,你把这些东西带走吧。先去豫章,观望形势,如果豫州稳定了,你就回来。如果形势不妙,你就去交州避一避。”

“兄长,我……”

“行了,这也不是你的错。”许虔叹了一口气。“盛极必衰,这是世间至道,只可惜识者少,能行者更少。子将,两次党锢为何而起,你还不明白吗?这只是开始,更大的劫难没有来,你赶紧走吧,给许家留一线生机。”

“那兄长呢?”

许虔淡淡地说道:“我不会有事的。孙策不是孙坚,不到万不得已,他不会赶尽杀绝的,大不了过几天苦日子罢了。以我的能力,不失下曹从事,犹能温饱有余。”

许劭不忍的转过了头,不让许虔看到他眼中的悔恨和泪水。不出他所料,许虔这是准备散尽家财以全性命了,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犹豫,没能当机立断。

“子将,事不宜迟,别耽搁了,我去太守府,你回去准备,拿到路传就出城,越快越好,出了汝南,你就安全了。”

“喏。”许劭拱拱手,深施一礼,转身离去。还没走下台阶,他已经泪流满面。

许虔坐在室中,一动不动。过了一会儿,他的妻子陈氏出现在门口,瞥了一眼墙角的箱子,视线一掠而过,最后落在许虔的脸上。

“夫君,我准备好了,随时可以出门。”

许虔抬起头,打量着布裙荆钗的妻子,眼神中露出一丝惭愧。“夫人,委屈你了。”

陈氏平静地笑笑。“无妨,我陈家比这严重十倍的苦都受过,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。倒是夫君要小心些,张府君虽然是读书人,却立功心切,又与子将结怨,少不得会说两句难听的。”

“我乡野之人,被郡将说几句有什么关系,倒是你出身名门,现在却要向孙家低头,我怕九泉之下没法向故太傅交待。”

提起陈蕃,陈氏也叹了一口气,神色黯然,默默地坐在许虔身边,握着许虔的手,久久未语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