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18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“我遇到他们了,领头是辛毗,护送袁耀回来的。”

郭嘉哦了一声,什么也没说,似乎早有预料。孙策把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,最后问道:“以你之见,我们该如何处置袁耀?”

“袁耀暂时对将军没什么威胁,将军的处理很妥当。不过,等他尽完孝道,还是要带在身边,以免为人所趁。将来若挟之以攻战,亦是一助力。眼下长安形势不明,将军不宜轻举妄动,授人以柄。将军,大战一时无法断定,刺客却在所难免,将军以后不能再像这样轻行了。汝阳向北不远就是西华,令尊曾在此遇险,将军宜引以为戒。”

孙策点头答应。遇到辛毗的那一刻,他也很紧张。亏得辛毗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他来,否则一拥而上,就算他骁勇善战,陈到等人精锐,也难保万全。

“你觉得陈到怎么样?”

“忠勇不亚典韦,周密犹胜之。”郭嘉把自己进亭的经过说了一遍。陈到虽然不在孙策眼前,但他却没有睡,十名骑士两人一组,守着院子四周,人不解甲,马不解鞍,是随时准备脱围的架势。他本人就坐在院子中门处,不管是谁,想进这个院子,都要经过他那一关。“可是外敌易拒,家贼难防,将军还是小心些的好。”

孙策笑笑,幽幽地说道:“有时候,冒点险还是值得的。”他想了想,又道:“奉孝,你说袁绍会向长安臣服吗?”

郭嘉轻声笑了起来,正打算说话,有人敲门,卫士王津将酒菜送了进来,摆在案上,又退了出去。孙策给郭嘉倒了一杯酒,自己却没喝,盛了一碗热汤,慢慢地呷着。郭嘉一饮而尽,伸手去取酒壶,却被孙策按住了。

“限三杯,不准多饮。”

“三杯怎么够?”郭嘉有些急。“你干脆别让我喝算了。”

“酒适量可以助谈性,喝多了却伤身体。”孙策取过酒壶,又给郭嘉倒了一杯。“你身体不好,更要注意。是不是一受凉就容易咳嗽?”

“没事的,小时候落下的毛病,很久不发了。”郭嘉说着,又将杯中酒干掉,伸手过来欲取酒壶。孙策又给他倒了一杯,然后将酒壶收了起来,盛了一碗汤推到郭嘉面前。“如果是小时候落下的毛病,那就是肺或气管出了问题,不能受凉,也不宜去太潮湿的地方。按我的建议,最好不要过江,酒更不能多喝。多喝汤,少喝酒,药散更是碰都不准碰。”

郭嘉怔怔地看着孙策。“将军……懂医术?”

孙策笑而不语。这是常识好不好?小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,在七八岁的时候最容易感冒咳嗽,如果护理得当,一般不会有问题,但古人在这方面知识不够,加上营养不足,很容易留下后遗症。空气太冷或者太潮湿都会加得病情,历史上郭嘉病死就是在去征柳城的时候。他自己说过不宜去南方,说是南方多疫,其实是南方的潮湿气候对他身体不利。

东吴很多名将早夭,和南方的气候有很大关系,特别是江北人,周瑜、鲁肃、吕蒙和太史慈概不例外。本地人相对来说好得多,像陆逊就活得挺长的,如果不是被孙权逼死,七十岁不成问题,以他的性格,甚至可能活到八十以上。

“这事不用商量,听我的,回头我再从本草堂给你找两个护士,专业照顾你。你至少要再活五十年,少一年都不行。”孙策夹起一筷子蔬菜,放在郭嘉面前。“说正事。”

郭嘉回过神来,将酒杯推到一旁,吸了吸鼻子,笑道:“唉,唉,不喝了,从今天起戒酒。将军,昨天我和你说了那么多,有两件事,你可能没往心里去,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。”

人弃我取

孙策仔细想了一会儿。“你是说袁氏经营百年?这事儿我记得呢,就是不太清楚,正想有机会再问你。还有一件是什么?”

“河北世家与朝廷有世仇。”

孙策愣住了。河北世家与朝廷有世仇?这可从来没听说过,史书上也从来没有类似的记载。

郭嘉有些得意的笑了,吃了一大口菜,伸手习惯性去拿酒杯,半路又反应过来,端起汤碗喝了一口。“光武皇帝起于南阳,后来因刘縯之事被赶到河北。能取更始而代之,是因为他得到了河北人的帮助,真定郭家就是其中一个。光武皇帝娶郭后的时候,刚刚娶阴后不到一年,伉俪情深,娶郭后纯属不得已,阴郭两家相争,也埋下了后来废后、废太子的引子。”

“郭后和太子被废,河北世家的希望落空,自然不满。建武二十八年,郭后薨,更始帝之子寿光侯刘鲤谋反的案子爆发,牵连郭后另一子刘辅,光武皇帝大怒,捕诸王宾客,牵连数千人,甚至有一家三口伏尸郭后灵堂,郭后四子皆被赶出洛阳就国。

数年后,光武帝崩,孝明帝即位,楚王英谋反案暴发,牵涉数万人。楚王英的母亲许氏无宠,楚国弱小,楚王从小又和明帝交好,他怎么会谋反,又怎么能闹出那么大的声势?这么一件很明白的案子,为什么最后牵连几万人,天子却没有严厉处置楚王英本人,为什么案件却拖了那么多年?

因为有河北集团在背后撑腰。孝明帝要打击的也是河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