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101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妻应为夫服丧,丧期比照子为父母服丧,为期三年。普通人家一般要求没这么严,可是蔡邕是个守礼之人,所以三年是一天也不能少。不过听蔡邕刚才这句话,他似乎对卫家很不爽。

“公瑾,你觉得这位蔡夫人怎么样?”

周瑜瞅瞅孙策,半天才说道:“蔡夫人才貌双全,自是极好的。只是她在丧期……”

“你懂个屁!”孙策低声说道:“河东卫家枉为大族,其实很不是东西,蔡夫人都被他们赶回家了,还守个毛的孝?不跟他们家翻脸就不错了。”

周瑜很惊讶。“有这事?”

孙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他怀疑周瑜到底有没有和蔡琰说过话。“你连这都不知道?”

周瑜胀红了脸。“她……她为亡夫守丧,我……我……”

孙策叹了一口气,心里平衡多了。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原来周瑜也不是什么都很强啊。那就让我来开导开导你吧,谁让你是我好兄弟呢。看你们这么般配,连我都舍不得拆散。

“那你跟我说实话,喜欢不喜欢她?”孙策指着周瑜,很严肃。周瑜吓了一跳,不敢大意,很慎重地想了想,用力点点头,声音却很小,孙策不注意听都听不清楚。

“喜……喜欢。”

“有多喜欢?”

“呃……一见之后,寤寐思服。”

“说人话。”

周瑜的俊脸憋得通红,咬咬牙。“我想娶她为妻。”想了想,又加了一句:“非她不娶。”

“对嘛,这才像个男子汉。”孙策拍拍周瑜的肩膀。“搞定她,别被人抢了去。”

周瑜结结巴巴地说道:“我……想去一趟洛阳,请家父来提亲。”见孙策一脸鄙视地看着他,又连忙说道:“这是终生大事,必须有父母之命,媒灼之言,要不然……是对她的不敬。”

夫人

孙策眨眨眼睛,觉得有理。周瑜不是他,蔡琰也不是尹姁,不能明抢。不过周异远在洛阳,远水解不了近渴,就算婚礼暂时没法办,这意思也得很定下来。要不然蔡邕和他去汝南,然后就要去襄阳,会不会再到宛城来都说不定,不知道又得拖到什么时候。

当然这也没什么大问题,周瑜相中了蔡琰,蔡邕也相中了周瑜,别人想插脚也不容易。

说起来多少有些伤自尊,敢和周瑜抢老婆的没几个,敢和他孙策抢老婆的却一大把,不主动点还行吗?孙家这家风必须发扬光大啊。

“行了,既然你有主意,我就不多嘴了。回城吧,等会儿有事跟你说。”

周瑜点头,心里松了一口气,多了几分感激。得知孙坚让他回来接手孙策的兵权,他是有些担心的。关系再好,这也是很敏感的事,如果孙策因此怀疑他,他一点也不觉得奇怪。不料孙策不仅毫无芥蒂,还这么热心的鼓动他去追蔡琰,堪称坦荡。相比之下,他倒是有些戚戚了。

和来迎接的人聊了一阵,一起回城。阎象、杜袭等人聚集一堂,向孙策汇报情况。按照孙策的要求,周瑜一直在旁边听着。在他去汝阳奔丧的时候,宛城的大小事务都要由周瑜负责,他自然要了解情况。

徐荣没有攻城,宛城幸免于难。内城已经修复完毕,城里的废墟也基本清理干净。因为大量豪强被杜畿绳之以法,剩下的人有的主动献出土地,谋求与孙策合作,有的则交纳了大量赎金,卖房卖屋,濒临破产。虽说一时间人心惶惶,但形势一直控制在阎象等人手中。

该处理的已经处理完毕,现在该施恩了。这件事自然只有孙策能做决定,其他人都没这权力。

孙策带着庞统,一人抱着一坛菊潭水来到木学堂后院的小屋。黄月英正坐在那张又宽又大的书案前发呆,冯宛等人刚刚回家,和家人团聚,这里只有黄月英一人,颇有些冷清。她的小脸瘦了一圈,眼睛显得更大,却又黑又亮。

孙策推门而入,将菊潭水放在案上,挥手示意庞统去请黄承彦。黄月英瞪着眼睛,茫然地看着门口,一动不动。孙策有些意外,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,却被她“啪”的一下子打开。孙策吃痛,以为黄月英又犯了小性子,正想开个玩笑缓和缓和气氛,黄月英举起手。

“别说话!”

孙策立刻变成木头人,一动不动,生怕打扰黄月英。黄月英站了起来,四处看了看,从一堆简帛中找出一幅空白的素帛,拿起笔,伸到砚台里去蘸墨。屋子里比较暖和,时间可能有点长,砚台里的墨已经干了。黄月英蘸了几下也没墨,干脆把笔伸到嘴里舔了舔,迅速在帛书上勾画起来。

孙策忍着笑,打开陶坛,在砚台里倒了点水,又拈了一小块墨放进去,用研子压住磨了起来。黄月英头也不抬,奋笔急书,片刻功夫,一副草图绘就。她扔了笔,一跃而起,勾着孙策的脖子,就在他脸上亲了一口,放声大笑。

“哈哈,成了,成了。”

“什么成了?”孙策一脸茫然。

“四轮车啊,你要的四轮车啊。”黄月英拿起草图用力抖动着,双眸如星。“我想了这么久,突然想出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