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65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孙策没有立刻回答庞统。他将酱倒进粥里,搅了搅,全部喝完,放下碗,抹了嘴,这才说道:“人生于天地之间,自然要受天地的影响,可是这个影响是潜在的,微弱的,不可能立竿见影。朝政有得失,上天立刻以天象示警,这个我不信。”

庞统目光闪烁。自从董仲舒上天人三策,儒家独尊于官学以来,天人合一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,即使不是读书人也对此深信不疑,他自然也在其列。昨天听孙策和蔡邕论天道时感觉到孙策对天人合一不以为然,他还将信将疑,此刻从孙策口中得到证实,他有些反应不过来。但是隐隐之中,他又觉得孙策说的好像有些道理,蔡邕的表现已经能够说明问题。

见庞统出神,孙策没有打扰他,起身走出了大帐,准备让人去请周瑜。他明天就要赶往武关,袁术如何安排周瑜,他还不清楚,要找周瑜问个明白。他叫来了当值的典韦,还没来得及吩咐,周瑜匆匆走来,快步走到孙策面前,抓住他的胳膊,将他拽到大帐里。

“伯符,出事了。”

孙策莫名其妙。“出什么事?”

“后将军带着亲卫骑追曹操去了。”

天要塌了

孙策愣住了,半天没反应过来。

“我去,这下子天要塌了。”

独子袁耀不见了,袁术不疯才怪。他只带着亲卫营追上去,就算曹操没有伏兵,要灭他也是分分钟的事。这货还有没有常识,这是行军作战,不是你在洛阳街头拦路抢劫,带几个狗腿子就行。

这不会是曹操算好的吧?如果是,那曹操也太阴险了。

一时间,孙策想了很多。周瑜扯扯他的袖子,低声说道:“伯符,这天可真要塌了。”

“可不是么。”孙策喃喃的跟了一去,忽然意识到周瑜语里有话。“公瑾,你究竟想说什么?”

周瑜看着他,不说话。孙策脑子一激零,忽然明白了周瑜的意思。可不是么,袁术如果死了,遮在他头顶上的天就塌了,从此之后,除了老爹孙坚,没人能压着他。

“你们说什么?”行军榻忽然响了一下,黄月英打着哈欠,坐起身来。

周瑜背对着行军榻,一直没注意行军榻上有人,听到声音,这才意识到不对,脸上的神情变得极其精彩。不等孙策回答,他一个箭步窜了出去,动如脱兔,连孙策都没反应过来。

孙策正准备转身出帐,黄月英突然叫了一声:“唉哟!”却是忘了手臂已折,碰到了伤处,疼得钻心,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。孙策连忙折了回去,半跪在行军榻上,托着黄月英的手臂。

“怎么了,是不是特别疼?”

黄月英含着泪,看着孙策关切的眼神,又不禁“扑嗤”一声笑了起来。她眼珠一转,刚要说话,突然又想起了什么,翻身倒在塌上,扯过被子盖住头。孙策不明其意,正待要问,黄月英又掀开被子,坐了起来,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另一张行军榻,又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,松了一口气,翻身下床,穿起鞋子,匆匆走了出去,一溜烟的跑了。等孙策追出帐来,她已经跑得连影子都不见了。

孙策莫名其妙,周瑜看看他,也忍不住笑了。

“我还以为你……”

“你以为我什么?”孙策伸手圈住周瑜的脖子,将他拖到帐里。“在你眼里,我就这么不堪?”

周瑜尴尬不已,伸手按住孙策。“说正事,你打算怎么办?”

孙策也收起了笑容,坐在另一张行军榻上,沉吟了很久。这的确是最好的机会,假曹操之手,而且是袁术自己送上去的,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。可问题是如果袁术死了,就凭他和周瑜两个人的实力,恐怕控制不住这么多人,而且宛城刚下,有不少袁术的部属对他没什么印象,突然间要他们向他效忠,难度不小。

还有宛城的那些豪强,能接受他吗?想想都觉得不可能。

如果摆不平这些关系,南阳必须大乱,哪里还有精力去对付徐荣、牛辅等西凉兵。一旦消息传到贾诩的耳朵里,他要不利用一下那才叫怪。

“你有什么建议?”孙策想了半天,还是觉得难度不小,转而向周瑜问计。

“袁耀生死不明,后将军此去生死难料,阎主簿派人来找我们,是因为他知道其他人都不足倚靠。要控制住眼下的形势,甚至救回后将军,必须你我出手。伯符,这是一个机会,收拾人心的好机会。”

“你的意思是说……去救后将军?”

“是的,不管能不能救回来,你至少可以获得阎主簿、杨长史等人的信任。还有,后将军有两个女儿,一个女儿已经嫁人,还有一个女儿待嫁,如果……”

孙策看着周瑜,突然觉得一阵心寒。他知道周瑜说得没错,主动去救袁术,但不出全力,等袁术死在曹操手中,他娶袁术的小女儿,接收袁术的遗产,水到渠成,名正言顺。从谋士的角度来说,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,可他却觉得总缺点什么,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。

“好吧,就按你的意见办。我现在就出发。”孙策站起身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