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37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他随孙坚征战多年,应该比孙策更有威信。”

冯方一听,连忙说道:“桥将军,此言差矣。孙策虽然年轻,却是孙坚嫡长子,比孙贲更适合接替孙坚。况且孙策虽然年轻,却善于用兵,他一战全歼夏侯渊部三千人,这样的战绩别说是孙贲,就连孙坚本人也未必能做到。由他来统领孙坚的人马最合适了。”

“真的假的?”袁术将信将疑。

“千真万确。”冯方虽然不怎么喜欢孙策,也知道孙策背地里对袁术不敬,可是事已至此,他只能昧着良心替孙策说好话,要不然袁术失去了信心,不知道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。

希望周瑜能够信守承诺,催促孙策统兵来援。

“孙坚是个好手,可惜天不假其命,这是上苍要灭我啊。”袁术恨得咬牙切齿。“若是孙坚在,我怎么可能被曹操这个阉竖逼得如此狼狈。唉,孙策能有孙坚的一半本事,我也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
桥蕤等人无地自容。

这时,城外响起了刺耳的铜锣声,正在蚁附攻城的士卒像潮水般的退了下去。袁术扑到城墙边,举目远眺,只见曹操的中军旌旗摇动,却不是准备进攻,而是下令撤退,而且神色匆忙。袁术大喜,看向远处,天边隐约一道尘埃冲天而起,有大军接近。

“哈哈……”袁术扔了手中长刀,转身抱住桥蕤,放声大笑:“援军来啦,援军来啦,乃公有救啦。”他又扑到城墙边,双手拢着嘴,大声叫道:“曹操,有种你别走,看乃公不踩烂你那张丑脸。”

袁术的心病

孙坚用了两天时间,从襄阳赶到了新野。曹操见势不妙,主动撤退,新野之围立解。

袁术大喜,不顾桥蕤等人劝阻,亲自出城迎接。他一心想看看被冯方夸得上了天的孙策是什么样的人,但他看到的却是孙坚,顿时一头雾水。

“文台,这是怎么回事?”他扭头看着跟过来的冯方,眉毛扬起。“你不是说……”

冯方也一脸懵逼。

孙坚滚鞍下马,连连致意。“将军,这不关冯君的事,事情是这样的。”他转身把周瑜叫了过来。“公瑾,这是你设的计策,就由你来向后将军说明吧。”

周瑜向袁术躬身施礼,一揖到底。袁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,笑了。“冯子正,你说得没错,周伯奇生了个好儿子。这身材,这相貌,可比周伯奇强多了,颇有我当年的风采啊。”

冯方尴尬不已。你几个意思,一见面就要抢人家儿子吗?不过他也知道袁术的脾气,抢周异的儿子未必,但欣赏周瑜却是事实。周瑜要才有才,要貌有貌,又正值青春年少,正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。他立刻凑趣道:“将军,不仅周伯奇生了个好儿子,孙将军也生了个好儿子呢,他和公瑾站在一起,丝毫不逊色。”

“是吗?”袁术哈哈大笑,用力拍拍孙坚的肩膀。“这么说,你也有得意的资本。文台,真没受伤?听说你遇刺身亡,可把我吓坏了。你说,该怎么补偿我?”

“多谢将军关心。”孙坚笑道:“将军要什么补偿,坚无不从命。不过现在还是请将军先听公瑾说说计划吧。曹操还在南阳境内,战事尚未结束,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。”

“有道理,有道理。”袁术连连点头。一想起曹操,他就恨得牙痒痒。从小到大,他就没正眼看过曹操,没想到这次丢了个大脸,险些被曹操干掉。此仇不报,以后还怎么见人?

孙坚也没进城,就在城外席地而坐,由周瑜讲解方略。昨天夜里,他们已经收到了孙策派快马送来的消息,蒯越被杀,襄阳易手,孙策正在抓紧时间敲诈襄阳豪强,随后就会带着粮草赶来。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追击曹操,如果可能的话——按照孙策的意思——最好能将曹操干掉。

当着袁术等人的面,周瑜侃侃而谈。

“南阳是天下之中,北仰洛阳,南俯荆襄,左控巴蜀,右握豫扬。当年高皇帝由南阳入关,立大汉四百年基业。光武帝由南阳起兵,收拾旧河山。如今明将军欲扶大汉于将倾之际,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,不可不争南阳。”

袁术点点头,却不置可否。这些大面上的道理,他早就知道,没什么新鲜的。

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欲争南阳,必据襄阳。荆州七郡,户口百万,百姓殷实,乃明将军倚以争天下之关中。明将军派孙将军取襄阳,可谓高瞻远瞩,明于大势,深解用兵之妙。”

袁术得意地扬了扬眉。

“如今襄阳已经入手,孙校尉正带着收集的物资钱粮北上,将军可以放心一战。”周瑜顿了顿,对袁术微微欠身施礼。“不过,于后将军而言,当前最重要的却不是曹操。”

袁术一愣。“不是曹操?那会是谁?”

桥蕤等人也愣住了,面面相觑。周瑜说南阳很重要,而曹操侵入南阳就是要夺袁术的基业,还险些将他们一网打尽。曹操不重要,谁重要?

“明将军,曹操兵不满万,一时得逞,不过是趁明将军不备,偷袭得手。如今孙将军至,曹操不战而走,眼下以逃命为要,又能成什么气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