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策行三国 第31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把长刀就是这样的钢刀,粗粗估计,应该是三十炼。

可铁戟没办法叠打,只能铸造,强度、韧性都要差不少。

典韦以力量称雄,戟刃可以不用太锋利,但戟枝韧性不足却是致命缺陷。与普通人交手,他优势明显,不会有这样的担心,可是与力气相近的人交手,这些差距却会有很大的影响。

细节决定成败,即使只是比试,孙策也不敢掉以轻心。

典韦不会知道孙策有这么多心思,他被孙策的气势吸引住了。孙策不像他见过的那些游侠儿杀气外露,配上他俊朗的相貌,看起来甚至太过精致,但他那看似文弱的气势却藏着强大的力量,就像高山一样让人仰视,像深渊一样让人心生寒意。再想到他那诡异的武功,典韦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。

典韦举起双戟,再次轻轻敲击,绕着孙策转起了圈。孙策一动不动,连眼皮都垂下了。

典韦转到孙策左侧,突然迈步上前,身体微侧,左手戟捣向孙策耳朵,右手戟抡圆,带着风声劈向孙策的腰。一对沉重的铁戟在他手中轻若无物,挥洒如意。一明一暗,一横一顺,看似简单,却配合得天衣无缝。戟未到,气势已经弥漫开来,将孙策笼罩在其中。

北斗枫眼睛一亮,连连点头。“这莽汉,厉害!”

林风瞪圆了眼睛,屏住了呼吸。

话音未落,只见孙策突然转身,手中长刀划出一首弧光,转向典韦左手的铁戟。他的身形并不快,却恰到好处的避开了典韦左手的铁戟,又跳出了典韦右手铁戟的攻击范围。典韦一见,立刻抽手变招,拧腰转身,准备利用身体旋转带来的力量,用右手铁戟砸向孙策后背。

但是他慢了一点,孙策手中的长刀贴着他的左手戟滑了刀来,顺着他的肩膀滑了上去,在他的咽喉处停下,冰凉的刀锋贴着他的脖子,刀尖直指典韦的右臂。如果典韦不收手,没等他的右手戟砸中孙策,右臂先要被刀尖戳穿。

典韦吓出一身冷汗,硬生生停住了右手铁戟,眼神惊恐地看着孙策。

“校……校尉,你……你这是什么刀法?”

孙策收刀,沉思片刻,嘴角微微挑起,轻轻吐出两个字:“太极!”

名将的

孙策想借典韦的强大搞清楚自己的武功究竟算什么档次,结果并不如意。他是胜了典韦,但此刻的典韦并不是战场上的典韦。他的杀气还在,但情况不同,他的反应判若两人,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。如果在战场上,是不可能有空间让典韦绕到他的侧面发起攻击的,看似很细微的区别却决定了战场和游场的性质不同。

所以虽然典韦对孙策的武功佩服得五体投地,完美的履行了烘托孙策光辉形象的任务,但孙策还是很怨念。他逼着典韦一战再战,直到用典韦的刀将典韦的一对铁戟砍成了柴火棍才罢休。

典韦再一次对孙策的眼光表示臣服。孙策一开始说他这对戟不行时,他还不服,现在算是服了。刀和戟都是一个铁匠打的,但戟被刀砍得七零八落,刀却只是崩了几个口子,足以证明孙策在辨别兵器的眼力比他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。

辨器是一门很神奇的学问,只有那些学问渊博、见多识广的智者才会。典韦只是听说过,却没亲眼见过来。如今终于见到了,而且是一个年方十六七的少年,更兼武功超群,这让他不能不表示一下崇拜。

对典韦的崇拜,孙策表示很无语。他懂个屁的辨器,他只是对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而已。

典韦的出现让孙策对神奇武功的幻想进一步破灭,却不代表典韦没有价值。作为很小就在江湖上讨生活的游侠儿,无数次的生死搏杀决定了他的武功不会有任何花哨,全都是最实用的招法,而他的个人天赋也真是好。力气大固然难得,但能将双戟、长刀用得这么好却不仅仅是力气大就能实现的。俗话说得好,单刀看手,双刀看走,双手持兵而斗比单手持兵难得多,典韦没有拜过名师,全凭自己悟,这足以说明他在武功一道上天赋过人。

他的短板是家境带来的,没学问,理论空白,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去拜访有传承的武者。

孙策也不是名师,但他可以提供理论,还有一个武功同样精湛,经验却更加丰富的老爹,把各方面的条件集合起来,他有可能让典韦的武功提升一个境界。

“给我三年时间,让你脱胎换骨,成为一代宗师。”孙策拍着典韦的肩膀,一本正经的说道。神情很牛逼,但姿势有些尬。他身高近八尺,已经比普通人高不少,典韦却比他还要高半头,足足有八尺七寸,这拍肩膀的姿势就有点费力。

“喏。”典韦躬身领命,弯腰九十度,好让孙策拍得顺手些。

“你们……”孙策指指林风和北斗枫。“和他交手,打赢了,继续做你们的队长,打输了,他做队长。”

林风和北斗枫互相看了一眼,不约而同的翻了个白眼。他们在战场已经和典韦交过手,北斗枫撑了两招,林风好一点,撑了三招。行家一伸手,就知有没有,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典韦的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